专栏名称: 体外诊断网
体外诊断网是检验医学和体外诊断行业专业媒体平台、分享学习平台,在这里可以:1、了解IVD行业即时资讯、知识、产品;2、认识众多中国检验医学行业;3、认识超过10万IVD行业成功人士;4、扩大企业影响力,提升企业知名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体外诊断网

突发!IVD上市公司取消年终奖!!

体外诊断网  · 公众号  ·  · 2024-12-04 12:11

正文

作者: 丁蓓欣 本文为体外诊断网原创,24小时后先留言申请后方可转载,并需完整标注来源和作者,否则严究!

近日,小编获悉,一家IVD上市企业宣布了一个令员工震惊的消息: 取消今年的年终奖!


这一决定不仅在公司内部引发了轩然大波,也在整个IVD行业内掀起了波澜。这一现象的背后,也折射出整个IVD行业目前所处的变革与调整。


回看 近两年IVD行业现状,裁员、降价、业绩下滑,呈现一片低迷。不少人直呼IVD迎来寒冬,纷纷转行寻找新的出路,企业也在为减少经营成本“节衣缩食”,并寻找新的发展窗口。


0 1
疫情透支的高速增长与人才泡沫















新冠疫情的爆发,无疑为IVD行业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机遇。许多IVD企业抓住这一契机,迅速扩大产能,并积极招聘新员工以满足市场需求。




比如宝太生物,2021年1月,4天就招到1200人!


2021年4月,小编看到康华生物在朋友圈转发的招工宣传: 因业务发展需要诚聘生产人员3000名! 月薪5000+!



根据证券时报·e公司2022年1月消息,仅是当时, IVD上市企业就疯狂招揽上万名临时工!


然而,这种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短期效应,并非行业长期发展的自然结果。


随着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控制,IVD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回归正常水平,之前为了应对疫情而招聘的大量员工也显得冗余。 为了控制成本,有一些企业不得不开始裁员。


0 2
IVD产品集采的落地与行业洗牌















疫情的爆发不仅推动了IVD行业的快速增长,还加速了相关部门对IVD产品的集采进程。 近两年,为了保障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相关部门开始对IVD产品进行大规模集中采购,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这一政策的实施,也对IVD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近期为例,2024年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的通知,明确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江西牵头开展生化类体外诊断试剂联盟采购;安徽牵头开展肿瘤标志物等体外诊断试剂联盟采购。



11月28日,江西省医保局发布消息,关于糖代谢等生化类检测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的公示。 最低3分钱!


12月2日,安徽省医保局发布文件,关于开展2024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带量采购数据填报工作的通知, 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27省集采!一刀下去,100亿市场将消失


可见,曾经靠人口红利不注重产品质量的企业,将会在这种大趋势下慢慢的日落西山,气息奄奄,若不思进取,不图创新将会很快倒闭!


0 3
医疗反腐加剧了行业的规范营销

















近年来,医疗领域的反腐斗争日益深入,对IVD行业的营销行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过去,一些IVD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常常采用回扣、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进行营销。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还损害了患者的利益。随着医疗反腐斗争的深入,这些不正当的营销手段逐渐被查处和打击。IVD人发现, 老式粗暴的营销不好用了,没有真正技术和质量的企业立刻玩不转了 。从大量的医疗反腐新闻来看,各大代理商想通过灰色手段将产品送进医院,已经行不通了。医疗反腐把很多收受贿赂、吃回扣的医生“拉下马”,如果产品技术不过硬、性价比不够高,就只能被市场淘汰掉。




今年以来,医药反腐高压态势不减。根据公开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2月2日,今年至少已有超320名医药卫生系统“关键少数”被查,其中有超160名医院院长或书记。11月以来,至少有21名医院院长、书记官宣被查,其中,10人为三甲医院管理层。


0 4
检验收费下调与企业降本增效需求

















为了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相关部门近年来不断下调检验项目的收费标准。这一政策的实施,对IVD企业的盈利空间产生了进一步的影响。随着检验收费的下调,IVD产品的入院价格也随之下降。为了保持盈利能力,IVD企业不得不开始寻求降本增效的途径。


为了快速降低成本, 企业对于降本增效的需求空前高涨, 一些企业不得不选择裁员和取消年终奖等更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




据雪球网统计,2023年,62家IVD上市企业中,有41家企业进行了裁员,总裁员人数超过1.8万人。其中,迪安诊断、金域医学和达安基因的裁员人数分别达到了2985人、2825人和1612人,成为裁员幅度最大的三家企业。迪安诊断作为国内领先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此次裁员人数高达2985人,占其员工总数的近10%。金域医学和达安基因紧随其后,分别裁员2825人和1612人。


由此可见, IVD上市大企取消年终奖的现象或许并非偶然。 面对疫情透支的行业高速增长、IVD产品集采的落地、医疗反腐对行业的影响,以及检验收费下调带来的连锁反应等多重挑战,IVD企业需要积极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