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 是谁?
在 X-factory 举办的分享会的介绍中,柴火菌是这样描述他的:
这么多才多艺的人,当然要去看看!
于是,Vivi在分享会的现场看到了这一幕:
这个大家都在围观的帅小伙手上拿的是啥?
buling buling的大金链子,shining shining的灯,再配个粉红粉红的音响,看起来像小孩的玩具,又像波普艺术作品有没有?
然而,它的真实身份是——
合音器。
图片:来自Marc工作坊的 8bit 合音器(来源:Hackteria.org)。
就是图上这个东西了。这是一个基于Arduino和ATtiny 84s微控器的、可以通过两个电位旋钮和两个按键对声音波形、频率、音量和节拍进行调节的8bit单行代码合音器。换言之,就是Marc用最简单的硬件和软件自制的一个小型电子乐合成器。
这个合音器的声音效果非常有趣,乍听这种原始的电子风容易让人联想起童年的魂斗罗和坦克大战,再听却感觉越来越迷幻,仿佛来自另一时空的音乐。然而让我遗憾的是,没有动手体验一下DIY电子乐的乐趣。
小小的合音器虽然简单,却委实不易。玩音乐的人往往缺乏软硬件知识,而学电子技术的人对音乐感兴趣的不多,兼具二者,还要有DIY的创造精神,才能捣鼓这么一个“无用之物”出来。此外,又要有“工坊人” 的分享精神,才能组织大家一起体会设计、制作、探索的乐趣。
图片:Marc在日本东京的工作坊,主题为设计制作一个 8bit 合音器 (来源:Hackteria.org)。
相信大家已经对 Marc 的好奇心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下面我们来做些正式的介绍:
Marc 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ETH)的纳米科学的博士,但他不仅具有分子生物、电子硬件、软件编程知识,还跨界做了很多艺术和音乐方面的探索。
Marc读博时的研究的是纳米材料对细胞培养的影响,其间,他开始探索利用新媒体软件制作学术动画,将科学内容可视化,还组织一些促进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进行交流合作的项目。
毕业后,Marc 曾在瑞士西北应用大学教授纳米技术和微技术,同时也在 ETH 从事讲师,而有趣的是,他讲授的课程是传统材料在雕塑和美术中的运用。
和许多中国的小孩一样,Marc 从小被迫学习钢琴,但和很多中国孩子不一样的是,Marc 并没有从此厌恶音乐,他非常喜欢朋克摇滚和爵士,喜欢吉他,喜欢电音,最后还玩起了实验音乐。
图片:Marc和朋友们在西班牙马德里的媒体实验室 (来源:Hackteria.org )。
Marc 自 2007 年开始以自由学者、讲师、艺术家、文化推广者等身份“混迹于”创客圈,他在瑞士、德国、法国、英国、挪威、芬兰、美国、捷克、印度、印尼、台湾、香港、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参与组织了各种主题的工作坊和文化节。Marc 的履历至少要写满两页 A4 纸,我们捡两个重要的说说吧。
Marc 在2008年至2012担任瑞士机电艺术协会 (SGMK) 会长。SGMK 是瑞士的一个由工程师、黑客、科学家和艺术家组成的共同体,它通过探索 DIY技术并组织工作坊、研究营等交流合作活动,倡导技术的创造性和批判性使用,涉及的主题包括电子技术、机器人、物理计算机、生物实验、lofi音乐等。自2005年以来,SGMK 每年都会在苏黎世举办国际性的 DIY 文化节,并与全球各国的各个创客组织有广泛的合作。
图片:瑞士机电艺术协会的小型实验室 (来源:MachArtLab)
图片:瑞士机电艺术协会组织的“家庭夏令营” (来源:Hackteria)
图片:瑞士机电艺术协会举办的第十届文化节 (来源:MachArtLab)
Marc 在全球范围更为人所知的身份是Hackteria的创始人。2009年2月,Marc 与英国艺术家Andy Gracie、印度作曲家Yashas Shetty 共同发起了一个开源生物艺术项目 Hackteria, 该项目旨在为对生物艺术和DIY生物实验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个基于维基网页的开放交流的平台。
图片:Hackteria 的维基主页,图片文字包含关于 hackteria 的理念的介绍 (来源:Hackteria Wiki)。
图片:Hackteria的维基页面上提供了上百个开源的DIY生物工作坊 (来源:Hackteria Wiki)。
图片:实际上,Hackteria 不仅是一个DIY生物相关内容的开源网络平台,也是全球生物创客的实体连接网络。从2009年创建至今,全球已有超过100个Hackteria的据点建立起来 (来源:Hackteria Wiki)。
图片:Hackteria 在全球各地的工作坊、实验室以及流动实验室(来源:Hackteria)。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 hackteria 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在此需要补充一些关于生物创客运动的背景信息:
目前,国内方兴未艾的创客运动的焦点还集中于电子硬件和软件的探索,但生物作为二十一世纪发展最为迅速、最有影响力的领域,约在八、九年前就开始受到西方创客的广泛关注。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基因工程已被成熟应用于改良作物性状,增加粮食产量,生产药品、食品、化妆品等。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然,并将进一步,带来诊断和医疗技术的革新。基因改造的微生物很有可能为解决能源危机提供新方案、为治理污染提供新途径。所以,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定是不可改变的趋势。
生物创客,不是在实验室制造变异物种或生产超级病毒 (那是恐怖分子做的事,而且技术上也没有那么容易),我们要做的是建立生化知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连接,享受动手探索的乐趣,科学地认知那些对我们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技术。
“基因工程不应该只是在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的人才能掌握的学问”,这是西方创客所倡导的“科学民主化”。而我,只是单纯地觉得,当别人在不知所云地讨论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时候,我们却能认真地来捣鼓捣鼓 crispr 试剂盒,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