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球知识局
人文+地理+设计,全球视野新三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保险一哥  ·  AI会取代百万保险代理人吗?请看deepse ... ·  2 天前  
掌上长春  ·  突发,这家保险公司解散 ·  2 天前  
掌上长春  ·  突发,这家保险公司解散 ·  2 天前  
保险一哥  ·  中国寿险公司如何应对低利率挑战,deepse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球知识局

南方人的苦,北方人不理解!

地球知识局  · 公众号  ·  · 2024-11-15 20:00

正文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南北比冷大赛


文字:赵百灵

校稿:朝乾 / 编辑:果栗乘


一到冬天, 一年一度的比冷大赛 又开始了。一条截图,大家就能吵起来。


南方或者北方的朋友们

你们觉得哪里更冷?▼


南北寒冷的差异,本质上争论的是 绝对温度与体感温度 ,从温度计读取的绝对温度,北方普遍低于南方。而南方的冷,是综合了各种因素的 体感寒冷 。尤其是湿冷,简直是彻骨的寒冷。


最近火热的一部《南方忠告》

把南方人冬天的痛苦描述得淋漓尽致▼


也是因此,相近地理区域的人们,往往在冬天穿着搭配也极为相似,这几年出名的 “省服”热梗 就是真实写照。



北方“省服”,对抗干冷


到了冬季,我国北方直面 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潮 。冷空气来自大陆腹地,又冷又干,一旦过境,就会导致气温和湿度同时下降。


再加上北方冬季降水量较少,空气中的水分难以得到补充。所以一到冬天, 北方人面临的往往是干冷。


而且北方风大,风一吹冷空气嗷嗷有劲

(2023年寒潮从中西伯利亚向南推进)▼


山东“省服”—— 花布棉衣 ,申请出战!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平原,气候与土壤适合种植棉花。同时,花布棉衣的流行也与 山东丰富的民间艺术 传统密切相关。


花布棉衣的用布,据印染艺人说, 手工织的白布最好 。布要经过水湿,不白净的要漂白,晾干后即可刷印。


定制花布棉衣才最高级▼


一套工序下来,花布棉衣体感舒适,久而久之就成了山东人冬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山东一海之隔的东北, 是中国温度最低的区域之一 。大东北自然也有着独特的“省服”(当然是三个省的省服)—— 大!花!袄!


大花袄的材质主要是棉布,这种材质不仅耐用,还适合东北严寒的气候。


配上红色或绿色的头巾,那味对了▼


乍一看,东北大花袄的图案上常带有龙凤、牡丹、鸳鸯等传统吉祥图案,是典型的东北民俗文化。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大花袄并非起源于东北本土,而是来自1952年的上海。


在解放之初,为了满足国人对服饰色彩的需求,上海华东纺管局的设计师们设计出了符合中国审美的花布图样,其中就包括了后来被称为“东北大花布”经典图案的 “牡丹凤凰”。


当时上海华东纺管局设计的几种花布图样

(图:网络)▼


巧合的是,这些样式恰好与东北地区的气候和文化相近。东北老铁一瞅,唉呀妈呀,东北那冬天贼冷贼长, 鲜艳的色彩往雪地里一杵 ,透着那么暖和,这不挺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花袄逐渐成为了东北文化的一部分。



南方“省服”,打败湿冷


南方的冬天,如果只靠北方的防干冷模式,明显是不够的。在阴雨连绵的冬日。 湿冷的空气能迅速带走人体的热量 ,即便还没到零下,也已经寒冷彻骨了。


这是因为,空气中大量的水汽, 加速了热量传导,人体散热很快 ,加剧了体感寒冷。


另外一点,就是南方人民经常吐槽的供暖问题。 北方再冷好歹还有暖气 ,而南方基本上没有供暖系统,更加剧了冬季的难捱。


北方过冬靠暖气

南方过冬靠一身正气

(图:图虫创意)▼


所以南方的“省服”,更倾向于选择多层衣物,以同时保持身体的干燥和温暖,避免“湿+冷”。


在湖南,无论男女老少,一到冬天,几乎人手一件 “防湿冷利器” ,这就是棉睡衣,它们成为了湖南人冬日里的“半永久套装”。


湖南棉睡衣,为什么流行?这是因为湖南是不折不扣的冬季湿冷省份。而成人棉睡衣平均每件含棉量重达3斤, 相当于裹上了3层空调被,抗冻能力极强。


放眼望去,街上全是▼


判断是不是湖南人,只要看他穿不穿棉睡衣就行了。


而江苏的省服就是棉衣。或许部分江苏人对自己“省服”不太赞同,至少也得分 13个“市服” 吧,或更多?毕竟江苏横跨淮河,一半南方,一半北方。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散装”江苏竟然实现了穿衣统一。棉衣的流行,与当地的纺织业发展密不可分。从历史上的纺织业到现代的棉纺工业,无论是苏北还是苏南, 一直都走在纺织工业的前沿。


苏州博物馆织布机

(图:图虫创意)▼


由于纺织业过于发达,江苏棉衣的用料,不只是棉布,包括 涤棉、羽绒、羊毛 等等,都可以作为棉衣的面料。


再加上棉衣多样设计,又不失温暖,自然成为了当地人冬季的必备之选。



羽绒服,南方战场的MVP

虽然棉睡衣和棉衣形象鲜明。但南方的冬天,另一种服饰却不可或缺——这就是羽绒服。在湿冷条件下,羽绒服的保暖性尤为重要,因为它能 有效地锁住体温,抵御寒冷。


蓬松的羽绒中,拥有大量气孔,能够固定空气,而空气是一种较差的热导体,这意味着它 不容易传递热量 。因此,这些固定的空气层能够减少热量的对流和传导,从而保持身体的温暖。


近距离看一下羽绒的结构 (图:wiki)▼


同时,羽绒服的外层面料通常具有 防风和防水功能 ,这可以防止寒风直接吹透衣物,减少水汽渗透,进一步增强保暖效果。


另外,羽绒服内充羽绒填料,还具有重量轻、质地软的特点。这种轻便化服饰,使得羽绒服 不仅适合户外活动,也适合都市日常穿着 ,满足了南方人对运动和保暖的双重需求。


羽绒服都是南方人在穿吗?这就大错特错了。从购买量上看,只是整体南方人买的比北方人多一点,所以给人们造成了误解。实际上,在广大的北方,冬天也有很多人穿羽绒服。毕竟,谁不想拥有一件能够在冬季抗冻的“暖宝宝”呢?


再者说,未来有一天,湿冷或许不再是南方的专利。在一篇颇有影响的论文《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淮河地区亚热带北界变化》中,作者得出了一个惊人结论—— 中国的亚热带北界正在不断北移。


(图:climatechange)▼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北京、沈阳、兰州等地的人们也能 “体验”到湿冷。


面对气候变化,选一件称心的羽绒服就是一件重要的事。但是在穿着羽绒服的过程中,总有一件事很让人糟心,这就是 衣服意外遇到水,羽绒结在一起,不再蓬松 ,不能锁住空气,既不保暖、又不防湿了。



利郎近期发布了拒水羽绒3.0 ,便把这个“世界级”困难,完美解决了。对于一般的羽绒服而言,如果防水,往往只是面料拒水。


但在利郎拒水羽绒3.0,不止面料拒水,而且 里料填充绒子还做了拒水处理 。它可以在羽绒震荡10000分钟依然保持5级干燥,此项性能荣获了WRCA“拒水性能最高的羽绒服”的世界纪录认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