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启动“301调查”
对中美经贸影响几何?
来源:新华社,记者于佳欣、李萌
美国时间18日下午,美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发表声明称,将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在涉及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领域对中国正式启动贸易调查。
从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行政令,到正式展开“301调查”,前后一周时间。美方此举意欲何为?将给中美经贸关系带来什么影响?中国应如何应对?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意欲何为?
“301”制度自面世以来,就具有浓厚的单边主义色彩,一直为其他国家所反对。美方已经向国际社会作过承诺,以符合世贸规则的方式执行该制度。
业内人士分析,美国内政治因素是推动特朗普此次行动的主要原因。特朗普欲借此兑现“美国优先”的竞选承诺,安抚国内情绪,解决所谓的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也有观点认为,这是美国利用调查长达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作为缓冲,为自己增加谈判的筹码。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指出,美国希望中国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比如在服务业、高附加值制造业等领域进一步放开。
要看到,中国在开放市场方面一直积极努力并成效明显。目前,中美实施了百日计划,并明确了未来一年经济合作的方向。而且,中方还努力改善外商投资营商环境,目前外商投资限制性措施仅剩63条,降幅高达65%。中国在加强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力度方面的努力和成绩也有目共睹。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问题是两国经济结构决定的,也是长期以来全球化分工的结果,美国不应急于求成,期待一夜之间就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有个过程。”张建平说。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王直指出,中美贸易数字上的不平衡只是表象,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角度看,绝大部分利润最终还是流向美国。美国对中国贸易的指责是站不住脚的。
影响几何?
美国发动“301调查”,将会对哪些方面、在多大程度上产生影响?是否会导致中美贸易战的爆发?
“调查涉及的具体产品和手段还不确定,而且时间往往持续半年到一年,影响范围还需详细评估。”王直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调查的产品在整个中美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有限。而且,鉴于两国之间经济上的深度依赖,爆发贸易战的可能性较小。
业内人士指出,对华启动“301调查”不会带来任何积极的结果,一旦引发贸易报复措施,美国企业利益也将受损。国际金融协会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一旦美国和中国之间发生贸易战,不仅会损害中国企业利益,而且会损害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分销商,如美国零售商的利益。
美国的举动也不会利好美国消费者。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曾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商品出口到美国,使美国物价水平降低了1至1.5个百分点。2015年,中美贸易可帮助一般美国家庭一年平均节省850美元以上。
“美方发动贸易战,将对全球贸易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张建平说,这是一个全球价值链合作的时代,一件产品的原材料和组装往往在不同国家完成,中国会从很多国家进口中间品和原材料,若发生贸易战,这些关联国家也会受到影响。
专家还提醒,要警惕美国“301调查”带来的连带效应,谨防其他国家参照美国提出相应法案,让中国陷入更大的被动。
如何应对?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目前并不确定美方调查的手段、进展和结论,后续可能还有更多的系列政策措施跟进,中方应密切关注,充分利用国际规则,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中方有关部门此前已经表态。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若美方不顾事实采取举动,中方将采取所有适当措施,坚决捍卫中方合法权益。中国外交部方面也表示,在中美利益相互交融日深,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格局下,打贸易战没有前途,没有赢家,只会双输。
张建平指出,如果美国对调查继续进行下去,一方面,中国会诉诸WTO规则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可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市场很大,涉及大豆、汽车到飞机等产品,中国可以考虑反调查或使用替代进口等。“美国应该认识到贸易战的后果只会两败俱伤。”
专家还提醒,对于涉及调查的中国企业,应该及时做好应对准备,尽快完成贸易订单,对于正在进行的或今后要做的订单,要采取多种方式规避风险。
王直认为,除了利用国际规则外,还应关注国内出台的关于支持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政策如何更好地落地、产生实际效果。同时,中国也要努力从“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总部”,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球化布局,才会尽可能降低“301调查”等类似手段带来的影响。
境外媒体:中国发誓将
反制美“301调查”
来源:参考消息网
核心提示:中国誓言,如果美国采取任何损害经济和贸易关系的措施,中国将进行反击、捍卫本国利益。
参考消息网8月20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美国8月18日根据《1974年贸易法》中的301条款正式对所谓“中国窃取美国知识产权”启动调查。在特朗普总统上周早些时候要求断定是否需要调查后,人们普遍预计美国将有此举。
美方宣称正式启动“301调查”
据路透社8月18日报道称,此次调查是特朗普政府首次对中国的贸易行为采取直接措施。白宫和美国商业团体宣称,中国的所作所为“伤害了美国业界”。
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发布声明称:“在与利益相关方和其他政府机构磋商后,我断定,这些重要问题值得彻底调查。”
报道称,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多次斥责中国的贸易行为,但就任总统后,他一直未采取重大行动,直至近段时间。
报道称,中国曾抵制之前数位美国总统针对其知识产权行为采取行动的行为。
此次调查可能令美国与其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的关系进一步复杂化。
另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8月18日报道,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说,他已于8月18日报告特朗普,将发起可能导致贸易制裁的调查。莱特希泽宣布这一决定离特朗普指令他调查此事仅4天。
白宫助手说,调查可能持续一年,然后就是否施以所谓贸易制裁作出决定。
中方必将采取反制措施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8月18日报道,对中国启动“301调查”是一项范围更广的复杂外交战略的一部分。这一战略试图在华盛顿两个彼此矛盾的对华政策目标间求得平衡,即在对朝方面增强合作以及控制美国的3470亿美元对华贸易逆差。
报道称,中国誓言,如果美国采取任何损害经济和贸易关系的措施,中国将进行反击、捍卫本国利益。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该部网站15日登载的一份声明中称:“中方绝不会坐视,必将采取所有适当措施,坚决捍卫中方合法权益。”
另据台湾联合新闻网8月19日报道,针对美方的举动,中国大陆日前警告两大经济体若展开贸易战争“所有人都会输”。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台湾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心副执行长李淳表示,“301调查”结果出炉后,要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程序至少两年,届时特朗普任期或许已到,因此此案关键是美国调查后,会不会“自己来”。
李淳说,若美国自行决定而不诉诸WTO机制,最坏状况可能引发中美贸易战,中国大陆也可能报复。
据日本广播协会网站8月19日报道,可以预料,如美方调查后所得结果导致其发动制裁措施,中方也有可能采取反制措施,中美贸易摩擦或将趋于激烈。
贸易不应成为政治工具
据德国《青年世界报》8月18日报道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要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之际,他的财政部长给出的数字显示了两国之间的依赖日益增加。
6月以来,中国再度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据观察人士统计,中国目前持有1.147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报道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自上个十年初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猛增,2014年上半年,达到迄今最高的4万亿美元。之后,到2016年年底,缩减到3万亿美元,再往后又略有增加。
在过去几年里,当美国债券更多受到排斥之际,其他币种在中国外汇储备中的比例有所增加。
报道猜测称,当前中国所持的美国国债占美国发行总量的六分之一以上,这让华盛顿极为敏感。一旦北京将其一大部分国债抛向市场的话,美元可能由此崩溃,并且严重损伤依赖进口的美国。当然,另一方面,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也会因此受损。
报道称,不过,由特朗普启动的对华贸易调查可能更多的是对其追随者的一颗定心丸。最终是否会对中国商品实施35%至45%的惩罚性关税,还是未知数。
另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17日报道称,对于美国政府此举,中国已作出强烈反应,指责美国绕开世界贸易组织,对中美之间的贸易纠纷采取单边行动,是“多边规则的破坏者”。
报道称,由于特朗普在上任初期,即把中美贸易纠纷同朝鲜半岛问题挂钩,而近月美国对朝核问题的约束近乎无效,因此美方极有可能妄图通过此“301条款”调查,向北京施压。
报道认为,国际贸易应秉承自由和公平的原则,不应该跟地缘政治、人权等议题挂钩,更不能沦为一个国家打击另一个国家的政治工具。
美国总统特朗普 新华社发
来源:Wind资讯,综合新华社、瞭望微信公众号、券商研报等
当地时间8月1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声明,宣布根据贸易保护法第301条款启动对中国的调查,判断中国有关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的法律或政策是否对美国企业造成歧视。
此前的8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备忘录,授权莱特希泽针对所谓“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发起调查,调查的重点在中国企业是否“涉嫌侵犯美国知识产权和强制美国企业作技术转让,以及美国企业是否被迫与中方合作伙伴分享先进技术”等议题。
从竞选期间叫到现在,特朗普终于扣动了中美贸易战的扳机。首先我们来直观认识下什么是301条款?“301条款”,即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的俗称,由301条款延伸而来的301调查诞生于冷战时期,被视为贸易外交的工具。
这一条款规定,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确认某贸易伙伴的某项政策违反贸易协定,或被美国单方认定为不公平、不公正或不合理时,即可启动单边性、强制性的报复措施。报复手段包括中止贸易协定、关税等进口限制、取消免税待遇和强迫签订协议等。按照该条款,总统能单方面实施关税或其它贸易限制措施,用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其他国家“不公平”贸易做法的损害。
“301条款”实质上是WTO成立之前的美国贸易执法工具。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以来,这一条款在美国已被渐渐弃用,美国发动单边制裁案例的数量和频率也显著减少。
301条款内容可分为“一般301条款”、“特别301条款”以及“超级301条款”。一般301条款即狭义301条款,提供了基本内容程序框架,指出在美国贸易代表认定不公平贸易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报复措施:(1)终止原贸易协定的适用;(2)对该国商品施加关税或实施其他进口限制;(3)迫使该国订立有约束力的条约。而特别301条框是将其效力延伸至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的条款;超级301条款则主要针对贸易自由化重点国家。
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对中国进行301调查,其中301条款的基本程序包括(1)发起调查;(2)调查发起后的磋商;(3)贸易代表的裁定;(4)措施的实施;(5)对外国的监督;(6)措施的修正与终止;(7)信息的请求;(8)执行等程序。而针对知识产权领域的“特别301调查”,大致程序基本一致:贸易代表应在收到申诉45天内决定是否发起一项调查,并调查发起后6个月(复杂案件可9个月)内做出决定,贸易代表在决定后30天内采取强制报复行动。
国联证券研报中称,中国并不是唯一被美国“301调查”盯上的国家。
1989年美国针对日本的卫星、超级计算机和木材制品启动了“超级301条款”,将其列入重点观察名单。1994年,克林顿总统签署行政命令,再次启用“超级301条款”,对日本产品进入美国征收惩罚性关税,并将贸易制裁措施延长至1997年。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的《2017年特别301报告》把中国、印度等11个国家列入重点观察国家名单。
美国历史上曾对中国动用五次301条款。中美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争端由来已久,在1990年美国就将中国升级列为“重点观察国家名单”,并于分别在1991年4月、1994年6月以及1996年4月三次使用“特别301条款”对中国知识产权实施“特别301调查”(分别历时9、8、2个月),最终通过谈判分别达成了三个知识产权协议。除了知识产权调查外,1991年10月还对中国发起了市场准入的“301调查”,为期12个月,主要针对中国对美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设置不公平壁垒问题,在1992年谈判达成协议。2010年10月,美国针对中国清洁能源政策措施启动“301调查”,最终通过谈判达成合意。
通过对历史中301调查的结果整理来看,调查的结果几乎都是通过与美国磋商和谈判,最终达成协议或妥协,而美国总统最终执行报复性措施较少。而美国也多次利用301条款为自己在谈判博弈中占据优势。
众多迹象表明保护知识产权可能只是美国此次进行贸易调查冠冕堂皇的说法。特朗普执政以来,反复强调中美之间贸易逆差。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16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3470亿美元,占贸易总逆差的比重高达47.26%,在所有美国贸易对象当中排名第一。
Wind资讯统计显示,从美国方面来看,美国对中国一直以进口大于出口为主,其最近一期美国对中国贸易出现的单月顺差还是在1986年4月份,即随后的30多年间,美国对中国贸易没有任何一个月再度出现过顺差。
此外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还在逐年增大。今年上半年美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2891.5亿美元,增长9.8%。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592.4亿美元,增长15.6%;美国自中国进口2299.1亿美元,增长8.4%,占美国进口总额的20.3%。美方贸易逆差高达1706.7亿美元,增长6.1%。单月来看,6月份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再度创年内新高,达325.82亿美元,如下图:
如此大的贸易逆差在特朗普看来显然难以忍受,这与其在竞选时就提出的贸易保护纲领背道而驰。而再联系特朗普上任之后所实行的种种贸易保护政策,此次对中国的贸易调查更像是借知识产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以重振美国经济。具体原因可能有三点:
首先是目前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活跃,特朗普政府希望借此兑现“美国优先”的竞选承诺。自竞选之初特朗普便反复强调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认为美国在中美贸易中持续遭受贸易、就业、制造业损失,以此佐证对中国抬高贸易门槛的紧要性。根据美国商务部单方面数据,2016年来自中国的贸易逆差占美国总贸易逆差的47%,中国因美方这一统计成为美国首要贸易逆差国。特朗普从竞选时就一直强调“美国优先”,尽管中美贸易谈判“百日计划”已有部分早期收获,但中美在一些事项上仍存分歧,特朗普有意运用自己握有主导权的具有威慑力的便捷经济外交工具,来兑现自己的竞选承诺。
第二,国内施政频频受阻,特朗普被迫在对外经贸问题上寻求“突破”,转移国内政治焦点。因美国政治极化和社会分裂,特朗普上任以来实施的退出《巴黎协定》、“禁穆令”等政策屡遭质疑,推行的医改、税改、年度预算等重要立法议程也一再延期。国内政策的屡屡受挫正在压缩白宫的施政空间,削弱白宫的掌控力。特朗普仅执政半年,其36%的民意支持率已达20世纪以来美国总统同期支持率新低,他所遭遇的建制派精英集体抵制程度在美国历史上更是罕见。凡此种种,成为特朗普拿起美国20年弃置不用的“301条款”贸易保护撒手锏的重要背景,针对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特朗普又可以延续竞选时的战斗风格,继续调动选民基本盘的热情了。
第三,寻求谈判筹码和要价。美国国内的混乱僵局使得政府在寻求公平贸易方面底牌不多,而在谈判前频频释放烟雾弹是特朗普政府的惯用手法,这种要价行为几乎可以视作其特色对话机制的一部分。如美国政府为争取在对中谈判中要价更高,曾接连炒作“对台武器销售”、“WTO经济制裁”等。有分析认为,现阶段美国的期望要价是让中国解除企业对外投资的管理政策,这也是其不断加码、不断升级对中国贸易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特朗普通过“301”贸易调查剑指中国,可以最大化地向美国选民显示其努力开拓海外市场、为美国人争取就业机会的形象,因而不排除政治表演性因素,加之“301调查”时间跨度较长,最终结果充满变数。
不过,鉴于政治支持的流失程度与寻求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支持的内在冲动成正比,特朗普未来的贸易保护主义冲动可能增强,中美经贸关系可能会更多受此影响。
如果特朗普政府要根据“301条款”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美国专家预计制裁选项包括进一步收紧对华敏感军民两用产品出口管制、限制美国公司向中国合作伙伴提供技术许可的自由、限制中国企业对美出口或者在美开展业务。
浙江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刘国柱的判断说,中美目前还没走到贸易战的程度,最多就是一个序曲。美国启动调查的目的就是向中国施压,在外贸上要求中国让步更多,但双方对话机制很多,可能在调查中达成妥协。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鲍恩建议,中美双方就产能过剩、投资关系、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议题展开谈判,争取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定,不一定是双边协定,也可以通过多边渠道来解决关系两国的核心问题。鲍恩表示,谈判的议题越多越广,中美双方越容易妥协和达成一揽子协议。
对于美方的单边主义对华贸易策略,英国《金融时报》日前刊发社论说:“利用此类强硬武器可能被中方视为极端挑衅行为,有引发全面贸易战的风险。”此外,出于对美方单边主义举措可能引发贸易战的担忧,国际金融协会日前呼吁,“两国应进一步发掘各自比较优势和贸易新机会”,而非通过贸易战来解决问题。但在何伟文看来,特朗普政府的目的就是为了和中国谈判,迫使中国做出让步。
中国近些年来不断加强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力度,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和交流,取得的进步和成效有目共睹。中方也呼吁美贸易代表要尊重客观事实,慎重行事。
“中美经贸关系是中美双边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赢的,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
“在中美利益相互交融日深,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格局下,打贸易战没有前途,没有赢家,只会双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
“我们希望美贸易代表要尊重客观事实,慎重行事。如果美方不顾事实、不尊重多边贸易规则而采取损害双方经贸关系的举动,中方绝不会坐视,必将采取所有适当措施,坚决捍卫中方合法权益”——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单方面的贸易制裁,最终受影响的是双方的消费者和企业。更重要的是,中美关系并不只是贸易这一个议题。在全球化时代,中美经济相互依赖,正如中方表态所强调,“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
对于美国发动单边主义贸易保护应保持警醒,做好应对准备:一方面,“301条款”的实施受WTO的制约,一旦美国突破WTO法律底线,中国将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对此,中国应作好各方面的预案和调查,保留反制权利积极应对。另一方面,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大方向上中美两国不存在根本分歧,对中国展开“301条款”调查,既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无助于寻找更为有效的解决之道。
但也要看到,此次贸易调查的重点,被指是针对中国涉嫌违反美国知识产权和强制美国企业做技术转让的指控。美方的行动从短期来看,可能使少部分美国人受益。再联系美国目前的种种贸易保护政策,此次对中国的贸易调查更像是借知识产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以重振美国经济。
美国《华尔街日报》和英国《金融时报》均指出,由于调查时长和地缘政治因素等,中美贸易战开打机会不大。“301条款的最后威胁从未启用,这次也不会。贸易战会使中美两国两败俱伤”,美国迈阿密大学政治系教授金德芳说。
国联证券分析认为,此次启动“301条款”更多是美国国内改革进展不顺背景下的“缓兵之计”。特朗普竞选时的主要承诺中,税改动作缓慢,基建毫无进展,医改陷入死局。尤其是针对贸易的“边境调节税”更是遥遥无期。
我们认为,展开大规模贸易战的概率较低,中方还可以寻求WTO的争端解决。但中美双方局部性的贸易摩擦恐难以避免,双边贸易谈判显得更为重要。对于钢铁、纺织、机电等传统产品,美国可能仍采取以反倾销、反补贴为主导的贸易保护措施。而其他受知识产权影响行业包括信息通信、医疗用具、半导体、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飞机和高科技设备等,可能会改道“306条款”。
中金公司认为,中美就个别领域发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性增加,但出现大规模贸易战的可能性小。
从程序上看,特朗普政府不会立即对中国进行制裁,而是会先发起贸易调查,调查过程可能持续数月。根据美国法律,美国总统在贸易政策上有较大自主权,无需国会批准即可对他国进行贸易调查并采取制裁措施。缩减中美贸易赤字是特朗普总统竞选承诺之一,在医改受挫、税改和基建尚无眉目且难度更大的背景下,特朗普可能将重心转向贸易政策。
贸易摩擦可能最先发生在钢铁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中美在这两个领域的争端由来已久。今年2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不锈钢板和钢带征收75%左右的反倾销税,去年5月对来自中国的耐腐蚀扁钢征收最高达450%的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特朗普在竞选时就曾多次指责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不足。
即使贸易摩擦升级
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参考日本80年代后期经验,如果中美发生持续的贸易摩擦,可能拖累中国对美出口增速5个百分点。上世纪70~80年代,日美之间不断发生贸易摩擦,但日本占美国进口比重上升到1986年的22.1%顶峰后才开始下滑。1986~1990年日本占美国进口份额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目前中国占美国进口比重接近日本历史峰值水平,2016年占比21.1%。参考日本经验,如果中美之间贸易摩擦升级,可能导致中国占美国进口比重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按照2016年中国占美国进口份额21%计算,1个百分点的份额下降意味着美国从中国进口(或中国对美国出口)减少5个百分点。
中国对美出口下滑5个百分点对中国GDP约造成0.1个百分点的直接影响。2016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8.2%,相当于中国GDP的3.4%。如果美国从中国进口降低5个百分点,将减少中国出口0.9个百分点,相当于中国GDP的0.17个百分点。再考虑中国出口总额中国内增加值占比约为70%,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5个百分点会对中国GDP造成0.12个百分点左右的拖累。
考虑国际贸易的替代性,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对外贸易总量的影响可能低于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如果美国率先采取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国也有可能采取反制措施,中美双边贸易将受到冲击。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产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中国会增加对其他地区贸易往来。考虑进出口企业更换贸易伙伴需要时间,贸易摩擦在短期内给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从中长期看,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贸易总额的影响将低于双边贸易受到的冲击,对经济增长造成的负面影响将逐步减弱。
遭遇贸易纠纷的商品类别占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额比重不高。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商品类别包括:电话机以及其他电机电器产品、计算机以及其他机械产品、纺织产品、家具寝具等。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调查主要集中在钢铁、化工、轻工等领域。其中,钢铁和化工产品分别占中国对美国出口的 2.5%和 3.1%(并且只有部分品种发生贸易摩擦)。但过去几年,一些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如光伏、轮胎等产品)遭遇的贸易摩擦也有所增加,需要继续关注。
中国在贸易谈判中有较大回旋余地。历史上日本进口占全球份额始终没有超过德国。而中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进口国,2016 年进口占全球 9.9%(美国 13.6%),因此在贸易谈判中拥有更大的主动权。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对象国,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NAFTA 成员国)。而中国占 NAFTA 以外地区出口份额已经超过了美国(2016年中国 10.9%,美国 9.6%)。在全球贸易谈判中,中国有足够大的回旋余地。
中国从美国进口农产品是中美贸易谈判的关注点。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商品类别包括:大豆、飞机、乘用车、集成电路、化工产品、光学设备等。农产品将会成为双方贸易谈判的重要方面:一方面,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美国大豆出口超过60%销往中国;另一方面,中国对美国农产品还有很大的购买潜力,中国占美国其他农产品出口份额不到 10%。
预计中美在个别领域发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性上升,但发生大规模贸易战的可能性小。中美经济紧密相关,中美爆发大规模贸易战会伤及美国自身利益,美国出口企业和美国在华跨国公司都会受损。不排除近期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起贸易调查,提高部分商品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可能。即便如此,对中国经济总的影响不会太大。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
“远望智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着眼科技未来发展,围绕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安全、知识产权等主题,开展情报挖掘、发展战略研究、规划论证、评估评价、项目筛选,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管理决策、产业规划、企业发展、机构投资提供情报、咨询、培训等服务,为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