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的表型和迁移
pDC
的表面分子表达谱决定了其细胞定位与功能:
发育标记
:CXCR4(维持骨髓内发育)、CCR2/CCR5(促进骨髓外迁);
归巢受体
:CD62L、PSGL1、β1/β2整合素;
炎症响应分子
:CXCR3、CCR5(趋化至炎症部位),ChemR23(响应组织损伤信号)。
pDCs
主要通过
CXCR4
、
CCR7
、
CCR2
等趋化因子受体以及
CD62L
、
PSGL1
、
β1/β2
整合素等粘附分子在体内进行迁移,主要定位于淋巴组织、肠道和肿瘤微环境。
CXCR4
对于
pDCs
在骨髓基质生态位中的保留及其发育是必需的,
CXCR4
和
CCR7
介导
pDCs
迁移到脾白髓中,
CXCR4
还促进
pDC
向产生
CXCL12
的肿瘤募集;
在炎症期间,
CXCR3
和
CCR5
驱动
pDC
迁移到炎症组织中;
CCR2
驱动
pDCs
向皮肤募集;
pDC
向胸腺和小肠的募集需要
CCR9
,
MAdCAM-1
和β
7
整合素最近被证明可以促进
pDC
运输到肠上皮内室。
-
04
-
1.
先天免疫的核心作用
pDC通过TLR7/9识别病原体核酸后,激活两条信号通路:
MyD88-IRF7通路
:诱导IFN-α/β分泌,直接抑制病毒复制。
MyD88-NF-κB通路
: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如IL-6、TNF-α),招募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此外,pDC分泌的IFN-α可激活自然杀伤(NK)细胞和cDC,形成抗病毒免疫的协同效应。
2.
适应性免疫的调节者
尽管pDC的抗原呈递能力较弱,但其可通过以下方式影响T细胞反应:
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
:在稳态或耐受性环境中,pDC促进FoxP3+ Treg扩增,抑制过度免疫反应。
驱动Th1分化
:在病毒感染中,IFN-α可增强cDC的抗原呈递能力,促进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pDC在
疾病中扮演着矛盾角色: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pDC因识别自身核酸(如核小体DNA)过度激活,导致IFN-α的异常分泌,驱动疾病进展。在肿瘤免疫中,肿瘤微环境中的pDC常呈现功能抑制状态,表现为IFN-α分泌减少,并通过表达IDO(吲哚胺2,3-双加氧酶)或维持Treg扩增,促进免疫逃逸。然而,某些情况下(如TLR9激动剂刺激),pDC可恢复抗肿瘤活性,激活cDC和细胞毒性T细胞。
-
05
-
pDC的TLR7/9反应调控:从分子机制到治疗靶点
1.
TLR7/9的激活与抑制平衡
激活信号
:TLR7识别RNA病毒(如流感病毒)或内源性RNA;
而
TLR9
检测含有非甲基化富含
CpG
的
DNA
序列、内源性
DNA
和合成
CpG
寡核苷酸的
DNA
病毒。
两者均依赖内体定位和Hsp90伴侣蛋白完成信号传导。
负调控机制
:细胞表面受体如BDCA-2(CLEC4C)通过Syk依赖性信号抑制IFN-α产生,成为SLE治疗的潜在靶点;腺苷脱氨酶2(ADA2)通过结合DNA抑制TLR9过度激活,防止自身免疫反应。
2.
靶向TLR7/9的临床策略
激动剂应用
:TLR9激动剂(如CpG ODN)可激活肿瘤微环境中的pDC,增强抗肿瘤免疫。
抑制剂开发
:TLR7/9双重抑制剂在SLE和干燥综合征中显示疗效,通过阻断IFN-α通路减轻炎症。
-
06
-
尽管目前已经描述了
pDCs
的许多免疫功能,但
pDCs
的生物学特性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需要进一步研究来阐明它们在免疫系统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以及它们在人类疾病中的角色。
未来的研究可能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阐明
pDCs
感知病原体和内源性核酸的分子机制;
研究
pDCs
在人类疾病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以及开发针对
pDCs
的治疗方法,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
参考文献:
1.The multifaceted biology of 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 Nat Rev Immunol.2015 Aug;15(8):471-8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