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国经济正在持续为大选风暴,通胀危机,以及美联储是否在9月即将进入降息通道而喋喋不休之际,全球去美元中心化又有了最新进展。8月19日,多家媒体援引俄媒消息称,
俄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已表示,159个国家已经准备好使用一种名为BRICS Pay的数字支付平台,这一金砖国家支付系统是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的替代系统。
据悉,该系统允许在不使用美元的情况下进行单边结算,可能在今年10月份推出。而159个国家已经相当于全球主权国家总数的约80%。换言之,全球大约8成的国家都开始用到这一种方法寻求去美元中心化。
众所周知,尽管SWIFT的总部位于欧洲的比利时,但多年以来,其一直被美元货币主导交易。这就导致美国货币当局可以通过限制等方式从主观上切断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对外经贸结算。这一系统也成为美元霸权的重要工具之一。例如,伊朗等多个石油国的经贸多年来都饱受这一美元支付系统的桎梏。
因此,当159个国家一旦正式开启全新支付系统时,则意味着,他们的经贸可以不再受到美元的制约,而直接实现去美元中心化。避免美元从中收取利差“过路费”的同时,还进一步掌握了在经贸货币领域的主动权,无论是参与国际经贸的商家们,还是这159个国家的货币当局都将成功绕开美元的种种不确定性,实现经贸货币利润的最大化。
事实上,目前全球去美元中心化的国家已不仅仅是159国,让美元体系意外的是,美国的多个传统盟友都在持续布局去美元化的举措。最直接的佐证是,
日本,英国,加拿大,瑞士的央行,以及欧洲央行数周前就已经共同组建了一个联合开发加密货币的小组,并希望以此绕开美元结算,而在区域间开展非美元货币的经贸,甚至试图以此来购买伊朗石油类商品。
这表明,日本,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等美国的多个传统盟友,以及瑞士“中立国”都开始进入共同去美元化的时间周期。此外,截至今年7月,日本财务省、日本央行及金融厅已联合日本的几家大银行开展了持续多月的,为期多轮的建立一个与美元主导的SWIFT支付体系对冲的全新跨境支付体系预案。预计日本的货币支付体系将直接规避掉美元主导的SWIFT,并可以参与到更多全球贸易。
令美元更加措手不及的是,继7月底
日本央行突然宣布加息25个基点,
并且日本8月再次制造了涉及
至少约4万亿美元(约合596万亿日元)的高杠杆资金,杠杆率高达 300:1的美元/日本套利交易,使华尔街在8月5日上演“黑色星期一”后,美国财政部上周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6月,日本的美债持仓连降三月,共减持701亿美元。
目前公开的日本的美债总持仓降至1.1177万亿美元,创2023年10月以来8个月新低,继续跌离3月所创下的2022年8月日本央行干预汇市之前以来的高位。
这些现象叠加在一起表明,日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割美国国债和美元利差的同时,正在引领发达国家去美元化。
与此同时,面对大选风暴,以及通胀危机之争,预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即将于本周五明确降息的态度。而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8月19日最新预测,9月美联储降息50基点的概率已经上升至28.5%,这比三天前的25%有所增加。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71.5%。这意味着,美联储即将开启降息印钞模式或已板上钉钉。基于此,未来美债收益率将比目前的水平有所下降,这可能将剥离部分美债持有国的关注度。
而事情的最新变化是,截至8月19日发稿,
美元周一全线下跌,尤其是兑日元大幅下跌,美元兑日元下跌逾1%,至 146.01,此前曾跌破146日元的水平。而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本周五也将出席会议,并讨论加息相关事宜。
德意志银行宏观分析师Tim Baker日前指出,日本机构投资者的套利交易几乎仍在全力进行。作为手握巨额海外资产的重量级玩家,日本机构投资者的举动无疑让华尔街错乱。研示,包括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在内的日本机构投资者已经建立了庞大的外国资产敞口,现在占其总资产的30%,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这一巨大敞口也使日本在大型经济体中拥有最大的净国际投资头寸。
分析师预计,当日本岸田内阁9月退出后,日本央行存在更加鹰派的可能性,日本与美国之间的货币政策或将进一步分化。换言之,基于日本是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日本央行或将加大背刺美联储货币政策和美国国债的进程,反其道行之,当美联储降息时,日本反而要通过加息,使此前流向华尔街的日元资产回流至日本,进而实现收割美国的目的。
这对于高度依赖美元和美国国债面向全球输出,进而轻松获得全球宝贵物质财富,习惯性通过美元收割全球货币利差,而又负债累累的美国经济来说,将带来沉重打击。截至8月19日,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经高达35.2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是美国GDP的123%。多年以来,凭借掌握了美元通用货币的铸币权,美国经济早已沉溺于欠世界债的“理所当然”状态。
经济学家迪伦·马修斯(
Dylan Matthews
)8月16日更是发出警告称,
美国比其他国家富裕得多,其债务在世界金融体系中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美国控制着“储备货币”:全球各国央行约五分之三的资产以美元计价,这意味着全世界都依赖美元来做生意。美元在世界各地的贷款和交易中都使用,甚至在与美国无关的交易中也是如此。
这意味着全世界很多人都想购买美国国债,从而压低利率。也意味着美国总是可以用本国货币出售债券,这是许多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能力。对于这一不公平的货币现象,早在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法国财长、后来的总统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 (Valéry Giscard d'Estaing) 曾将此称为美国的“过度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