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潇宇 陶川
随着开年债券利率续创新低,四季度降准的缺席并未打消市场对于货币宽松的预期。
今年1月还会有降准降息吗?鉴于经济在外部不确定性下仍有开门红的诉求,
我们认为货币宽松的大方向一直没变,在落地的节奏上仍兼顾银行息差、人民币汇率、债券发行这三点因素
,这三者的变化也构成了观察开年货币宽松的三条线索。
首先,降息在利率下行方面,仍需总体保持银行的资产端和负债端利率相匹配
,简而言之就是维护银行息差,为货币宽松创造空间。2024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继续收窄至1.53%,进一步地看,近期息差的压力似乎并未明显缓解:
一方面,2024年末以来资产端利率的节奏有所超调
,国债利率的下行速度快于负债端同业存单成本的下行速度,导致金融机构的息差持续压缩。
另一方面,存款利率相对刚性
:一是2019年以来存、贷款降息节奏并不对称,2022年9月以来存款利率才加速补降,二是从历史上看,银行实际存款成本的下行节奏滞后于存款降息一年左右。
新一轮降息降准需待资产负债端利率匹配,息差趋稳。
我们认为2024年二季度治理银行“手工补息”,以及12月强化同业存款利率自律均是这一思路的体现。
其次,降准和降息仍有赖于人民币汇率的调整迎来“窗口期”。
近期的汇率压力不小,
体现为在岸偏强的中间价(人民币中间价在新年开盘首日调升5个基点),和离岸收紧的资金利率。
最为直观的是中美利差角度
,美联储释放暂停降息的信号,叠加国内债市提前定价货币宽松预期,使得近期中美利差来到2002年以来的新低。
以史为鉴,汇率压力下央行曾推迟降息,替换降准:
一是
2023年四季度,化债初期降准的落空,代之以价格更贵的MLF和离岸市场的主动管理(3M-Hibor抬升、外汇交易量收紧);
二是
2024年4月政治局会议提及“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后,央行待完善国债买卖工具,美联储预期转向后才于7月降息、9月降息并降准;
再如
2024年11-12月,央行并未降准,而是通过MLF缩量续作+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对冲化债高峰期以及大额MLF到期量带来的长端流动性压力(图7)。
再次,开年财政发力更为关键,货币宽松需要与之配合。
春节前后,以及三季度两个传统的发债高峰期,可能有降准的配合落地。同时降息将进一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利率,配合化债。
同时,稳定预期也是降息降准落地的考量因素。
如2024年1月市场连续调整后的降准,再如2018年6月末美国正式公布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清单的降准。在后续形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货币政策需要留好应对的操作空间,发挥好“后手棋”的作用。
往后看,降准或不会等待太久,下一个窗口可能在1月。
一是
配合1月可能提前发力的化债专项债,以及春节较大资金需求;
二是
特朗普1月正式就职后,择机对冲关税政策方面的潜在冲击。
而降息可能晚于降准
,待至汇率的“容忍度”“重新校准”,以及息差稳定,打开货币宽松的空间。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力度与节奏超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
证券研究报
告:央行动态点评:开年货币宽松的三条线索
报告撰写:
陶川 SAC编号 S0100524060005
民生证券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访问学者。历任东吴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方正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中信证券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高级宏观分析师,在《金融研究》等学术刊物上独立发表论文数十篇,专注于构建宏观经济和资产配置分析框架,著有《全球宏观经济与大类资产研究》。2022年Wind金牌分析师宏观研究第一名。
波士顿大学金融学硕士,东南大学经济学学士,曾就职于东吴证券研究所,聚焦国内货币政策、流动性、消费方向。
分析师承诺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登记为注册分析师,基于认真审慎的工作态度、专业严谨的研究方法与分析逻辑得出研究结论,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并对本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研究人员的研究观点,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研究人员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本账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民生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民生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民生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本账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本账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本账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预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且预测方法及结果存在一定程度局限性。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刊载的意见、预测不一致的报告,但本公司没有义务和责任及时更新本报告所涉及的内容并通知客户。
本报告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客户做参考之用,并不构成对客户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所载的内容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公司也不对因客户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任何可能的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本公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参与、投资或持有本报告涉及的证券或参与本报告所提及的公司的金融交易,亦可向有关公司提供或获取服务。本公司的一位或多位董事、高级职员或/和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及的公司的董事。
本公司及公司员工在当地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向本报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以及顾问、咨询业务在内的服务或业务支持。本公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之间存在业务关系,并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若本公司以外的金融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金融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该机构的客户应联系该机构以交易本报告提及的证券或要求获悉更详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