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债券通”上线后,为香港地区提供了哪些发展机会?
岳毅:国家先后推出“沪港通”“深港通”及“债券通”,标志着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全面升级。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人民币成功加入
SDR
货币篮子,“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逐步落实,海外人民币使用比例将逐步增加,为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持续推进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债券通适时推出,不仅为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提供更多便利和选择,进一步带动内地债券市场开放和国际化;同时也将为香港的债券市场和人民币业务发展增添新动力,是一项互惠互利、香港与内地共赢的重要政策,影响深远。
《中国经营报》:“债券通”有助于中国债券市场开放和国际化,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你认为,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香港地区有哪些意义和机遇?
岳毅:
“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及大湾区规划都会为人民币业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支持香港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显示了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特殊重要地位。
人民币加入
SDR
货币篮子后,从国际支付货币、外汇交易货币演变为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货币功能进一步完善,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能以更多成熟人民币产品及业务支持人民币的国际使用。
“一带一路”倡议在聚焦关键通道、关键城市和关键项目的同时,在金融层面,也应聚焦关键货币。加快推动“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有机契合,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使之成为区域关键货币,以有效弥补“一带一路”沿线普遍存在的流动性不足,为丝路沿线各国提供流动性支持。中国资本大量涌入“一带一路”沿线,为推动人民币在当地市场使用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目前,人民币主要用于基建项目贷款以及清算、结算等服务。预计随着沿线经济增长及财富积累,各类机构、企业和个人持有多元化人民币资产并进行人民币资产管理的需求将陆续涌现,对人民币的需求将转向离岸市场拆借、离岸债券、汇兑交易和理财产品与套保工具衍生品等财资业务。“一带一路”项目的逐步展开及内地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也必然会给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带来更多业务。
《中国经营报》:中银香港是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唯一清算行,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中银香港有哪些作为?
岳毅:自
2003
年起,中银香港担任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唯一清算行,一直致力于加强人民币清算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中银香港目前为
200
多家本地及海外参加行提供服务,香港地区人民币支付清算量占境外人民币清算总量高达
70%
(按照
SWIFT
公布数字)。
2016
年,全年经香港处理的人民币清算金额超逾人民币
201
万亿元,清算量超过
440
万笔。
2016
年内,中银香港获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以直接参与者身份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CIPS
),进一步提升香港人民币清算网络的覆盖和效率,便利人民币的跨境和海外使用,有助强化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