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同时推出弹性退休制度。从2025年1月1日起,男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将逐渐延迟,男职工将延迟至63周岁,女职工将延迟至55周岁或58周岁。弹性退休制度允许职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提前或延迟退休,但提前或延迟时间均有上限,且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才能领取基本养老金。该制度的实施旨在保障职工的个人权益,优化社保经办服务。
从2025年开始,男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将逐渐延迟,男职工延迟至63周岁,女职工延迟至55周岁或58周岁。
职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提前或延迟退休,提前或延迟时间均有上限。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才能领取基本养老金。
弹性退休制度实施后,单位与职工劳动关系或人事关系延续,应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预先指导或提前受理等服务,以保障职工的个人权益。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从
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组织部、财政部等三部门1月1日发布《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暂行办法》,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
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
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50周岁、55周岁及男职工6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
职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的,
至少在本
人选择的退休时间前3个月以书面形式告知所在单位。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所在单位与职工应提前1个月,以书面形式明确延迟退休时间等事项。
弹性退休怎么“弹”?
如何办理?
一组问答带你了解!
1、“退休年龄”变在哪儿?
弹性退休制度的实施,让退休年龄从过去的刚性节点变成了一个弹性区间。
劳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区间里的年龄退休。但是基准点就是“法定退休年龄”。
什么是法定退休年龄?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过去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和55周岁。
《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提出,从2025年1月1日起,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55周岁的女职工,每4个月延迟1个月,分别逐步延迟至63周岁和58周岁;原法定退休年龄50周岁的女职工,每2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迟至55周岁。
延迟的法定退休年龄怎么算?来看→
详解延迟退休办法!(含退休年龄查询器)
2、弹性退休如何体现?
法定退休年龄发生变化之后,弹性退休是如何体现的呢?
按照规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
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
举个例子🌰如何“往后弹”?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张熠表示,这段时间里,
相对返聘等非正式的雇佣,职工仍然享有比较全面劳动权益保护。
按照规定,实行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后,
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可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距法定退休年龄最长不超过3年,且不低于女职工50、55周岁和男职工60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
举个例子🌰如何“往前弹”?
3、如何办理弹性退休?
从上面的解读中,不难看出弹性退休最大的特点就是自主、灵活。弹性提前退休怎么办理呢?个人又该如何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
举个例子🌰
一个男职工2031年达到改革后的法定退休年龄,当年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6年。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秘书长鲁全指出,
从总体上而言,是一个从低的原则。
对于参保者或者对于养老金领取者而言,
有利于达到最低法定缴费年限。
4、
弹性退休的权益如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