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金融行业网
,金融大拿、业内人士都在这里
今日微信号力荐
理财头条
licaitt
(长按红色字复制)
来源:米筐投资(mikuangtouzi)
作者: A先生
前言:
信用是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
当我们越来越远离过去的那种村/乡/镇小范围的熟人圈农耕社会,进而步入社会化分工的大循环陌生人社会,信用就显得愈发重要。信用不仅仅是欠债还钱、说话算数、承诺必达……信用的关键是如何证明你有信用,并让别人信任你。
信任发展出了信用,信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陌生人社会的扩大,陌生人社会的扩大又反过来促进了信用的完善和扩张,并以此形成反馈正循环,人类社会由此裂变发展向前。
农业社会之前的社会是熟人社会,原始社会里的人们过得是群居生活,一生基本局限于本部族群落。进入农耕社会后,大多数人的生活还是局限于村/乡/镇(当然不同的时代,对基层组织单位有不同的称呼),即使走南闯北的商人或外出做官的官员也大多以同乡/同僚/同族等来建立人脉社交圈及信任合作伙伴。
这种熟人圈在当下中国仍在沿袭:一个村/乡/镇/县的人以同乡关系为纽带几乎垄断了某个大城市/某个区域的早餐点、废品收购站、建筑工人、保姆市场……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莆田帮——当年以游医行走江湖,而今近乎垄断了全中国的民营医院(人流/不孕不育/产子/美容等)。
农业社会只有信任——对某个人/某个组织的信任,但没有信用。
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慢慢产生了信用——人们因信任某个人/某个组织,在没有当面等价支付的情况下,而愿意交付商品或服务,也就是产生了延期支付,如赊账、欠款,以及提前预支未来的钱,如借贷、债务等。
到了工业革命后的工业社会,信用规模更大——因为可以贷款,就能拉动投资和扩大生产,而个人/组织愿意对外放贷,是因为信任贷款人能按时归还本息、信用形成更完善——尤其是钱庄/银行出现后,它们成了信用创造的最重要部门。
由信任到信用,由小圈子小范围的熟人社会到社会化大生产的陌生人社会,信用和陌生人社会及社会经济发展彼此促进、互为完善、正反馈后加速发展。
那具体到微小个体,信用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财富和生活呢?
三十余年来,这样的真实故事轮番上演:曾经同村出来的发小或玩伴,一个去了城市读书上学(哪怕是大专),一个去了工厂打工或跟随同乡外出闯世界,十年后二者就拉开了阶层的差距——上学的会融入城市并有稳定的收入和生活,而另外一个却成了城市的过客,转了一圈又回到农村的熟人社会,很大的可能是将在狭小的范围内终此一生。
当然你会举出不少打工闯世界衣锦还乡,甚至不少读书毕业即失业的例子加以反驳,但你要看各自占群体总量的比列,
我们看的是大概率——你不能拿特例当整体,否则会出现幸存者偏差。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差距呢?我当然不否认二者智力、勤奋、运气、代际积累的差异,
但
更重要的是外出读书的建立并积累出了信用,而另一人则没有信用——在陌生人社会里,无法证明其有信用。
陌生人社会里,人之间互不相识缺乏熟人社会里的知根知底,于是也就发展出了相应的信用系统——以学历/技能/工作/资产/档案/数据记录为依据的信用体系。
上学的那位因有档案/学历等记录建立了信用体系,若再找份工作(之前的记录成了他就业的敲门砖)缴纳了社保更是积累了信用,因有了信用就能获得别人的信任,进而可以贷款买房/生产经意并增加自己的资产,有了资产后又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信用,从而步入良性循环。
而那位外出打工闯世界的伙伴却只能横冲直撞,无法在陌生人社会里建立自己的信用,而只能在狭小的熟人圈里建立起信任,凭借同乡关系获取资源和工作/生意机会,因圈子狭小,所能获取的资源也就有限。
现代社会就是一个陌生人社会,而在这样的社会里,
信用则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财富和阶层,问题的关键不是你没有信用、别人信不信任你,而是如何证明你的信用,如何让别人信任你。
信用是稀缺资源,信用也是一种生产力
——它能透支未来、提前消费/投资、拉动刺激经济,起到杠杆撬动的作用。
陌生人社会需要信用带来信任——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供应商对生产商的信任、贷款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对借款人的信任,甚至老板对下属的信任,与之对应的就是百城万店无假货的评选、生产商的注册资金和研发创新能力(如专利技术)、借款人资产和还款记录、工作经历/经验等。
若无法体现信用或信用不足,就通过外力来增信——名人/明星代言站台、广告宣传、企业/个人担保、就职推荐书……
目前能证明一个人有信用的维度有:资产(房子/车子/存款/股份基金债券等金融资产)、工作收入、文化学历、名人威望、大数据记录(贷款记录/消费记录等)、甚至缴纳五险一金都能提高自己的信用(代表着稳定和较强的还款意愿)。
这也是我们现实所面对的:富人更易从银行获取贷款、知识分子更让人信赖、名人/明星还可以为别人信任背书、国企/央企/上市公司的员工更易获得信用贷款……体制能让体制内的人获得信用倍增的溢价。
每个人都知道信用的重要,但往往通过浮光掠影的表面去判断信用,于是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骗子公司为增加信用骗取信任,往往置办豪华办公楼、购买豪车/豪宅、高档装修顺带红木家具装点门面、再雇两个貌美亲热的前台美女、甚至请些专家站台(宋鸿兵站台泛亚/郎咸平站台快鹿等)……
信用信用,有信任才有用处,一旦信用崩溃也就带来了巨大的损害
——从感情生意的角度看,信用崩溃的后果是信任被辜负或金钱受损;从宏观的经济角度看信用崩溃的结果是债务违约和经济危机——是的,农业社会是没有经济危机的,因为那时只有信任没有信用,只有进入商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后才有信用,也伴随着有了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