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蓝柿
蓝,齐海天一色,涤荡风尘,颜色方呈纯净; 柿,受褪皮捏挤,日照风寒, 味道才显甘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蓝柿

怀念饱醉豚的日更“时代”

蓝柿  · 简书  ·  · 2018-03-16 03:48

正文

1、

一切还得从首页说起。

2016年12月,我在简书首页上看到一篇文章:《写什么样的文章能挣钱?》。我不知道为什么这篇内容平平的文章阅读量竟然很高,直到我点开该作者的其他文章。从此,我知道了这个叫饱醉豚的作者是个网文大腕,并在简书刚日更不久。

以后就开始看他发文。

和我一样翘首跟读的,还有他的众多粉丝,包括从知乎和新浪微博一路跟踪而来的铁粉。

2、

在他日更期间,饱写了很多抨击时事和社会热点的长文,也有大量关于经济、生活、电子、音响、温州语言和饮食、文化教育、写作等方面的杂文,还有一些风花雪月和梦中呓语之类的随笔和诗,当然也包括后来那篇脍炙人口的关于程序员出轨一文。

五光十色,像万花筒一样多姿多彩。

这些文章,有独立的思想,独特的思维,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沉的情感,很多文章内容含金量高,有汁有味。

3、

那时侯,根据话题的不同,评论区有许多就文章内容所表达的想法和观点,或赞同,或反对,或感慨,或引申,大家各抒己见,有时还引发激烈的争论。日更文每每在午夜发出,阅读量就蹭蹭上升,评论区就开始风生水起。

一个坛子这样繁华热闹,有些意思。

那时侯,饱毫不懈怠,认真更文。写出的文章要内容有内容,要逻辑有逻辑,要情感有情感。那时的他即使再忙,总能挤出时间写文;那时的他,无论日常情绪如何,总能找到一份雅致的心情落笔。

4、

那个时侯,应该是他和简书的蜜月期。

虽然他和简叔认识以久,但以简书CEO和一名作者用户的身份在赏识和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契约,哪一方都勇气可嘉,令人佩服。

饱开始日更时,简叔写了一篇《 饱醉豚在简书的日更计划 》,作为隆重推出。一年后,2017年11月21日,饱日更圆满结束,简叔又郑重写了一篇《 饱醉豚对简书的意义 》,作为简书对饱完成日更之约的致谢和标记。

虽然后一篇文章在接下来的程序员风波中被误解成为饱站台,但经过那次事件,文章并没有删,还原封不动放在那里。今日翻看,竟让人有些感动。那些对饱文字客观而中肯的评价,现在读来,依旧站得住脚。

5、

这个日更契约的最大意义,是促成饱美丽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感落成文字。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件有益于读者耳目的一件事。

叮叮当当366天,饱写了四百多篇文章,六七十万字。

科普了读者,娱乐了读者,开启了读者心智,激发了无数女粉丝的浪漫情怀。

饱醉豚的日更,是简书发展史上浓重的一笔。

6、

而今,俱往矣。

后来的简书和饱,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发生了沸沸扬扬的程序员事件,于是饱被禁文半月,批评首页标准和筛选机制的声音也开始出现。

解禁后,饱再发文开始走朋友圈的“不正经”风格和自娱路线。

简叔说,老饱,帖子别删。

但那个长长的目录突然就不见了。

于是,昔日颇为热闹的饱醉豚文坛里,是掉粉,是阅读量的下降,是越来越水的评论。

终于像静静的顿河。

顿河的黎明静悄悄。

7、

这些说饱风光不再以及文风改变的话,仅仅是我对他那段低谷时期的一时感受。我无意也不希望我的这些言论干扰他的任何心境,毕竟,他现在依旧在写文,毕竟,他的写作实力不是谁一句两句能抹杀的,毕竟,有何样的呈现只在于他是否愿意。

我写这篇文,只是因为,作为一个和简书相伴一年半的用户(写者兼读者),我怀念那个“时代”。

在我的简书阅读体验里,那是最好的“时代”。

那段时期,写字的认真写字,读的人安静读文,评论里没有下三滥的谩骂,交流里寻得见几分真诚。

我怀念那一年。在我眼中,那一年有一个美丽的文字世界。

8、

每一天都悄然变化着:时代、社会、年龄、你我,以及你我的生活。

你我的心境。

你我的简书。

无论怎样变化,但愿写的人总有一份闲情逸致,读的人总有一份闲情逸致,评论的人总有一份闲情逸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