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保哥和八姐
瞎说什么保险大实话,欠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好风雅!唐风宋韵,尽在杯中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火焰也能作画??艺术家用火焰和剃须刀,在木头 ...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前战地记者回国搞“吃播”,1400万粉丝看他 ... ·  昨天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你见过最脑残的设计是什么?我先来10个! ·  2 天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贵州斥资8600万,打造世界第一女神像!竟免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保哥和八姐

降息0.25%

保哥和八姐  · 公众号  ·  · 2024-11-08 17:30

正文

昨晚,美联储降息0.25%,今天一看A股,没涨还跌了。

不过,这也很正常。

市场原本的预期,就是降0.25%,没有给惊喜。


炒股,炒的就是一个“预期”。

只有超预期的消息,市场才会给出正反馈。

加息虽然利空,但预期加1%,实际只加0.25%,也是极大的利好;

预期降息1%,实际只降0.25%,不及预期,降息也能逆转成为利空。

这次降息的力度,虽然符合市场预期,但鲍威尔的话我还挺意外的。

他说“如果特朗普要求我辞职,我也不辞,总统也无权解雇我”。


昨天,不只美联储降息了,咱们和英国也降息了。

英国降的是基准利率,降了0.25%(符合预期);

咱们降的是储蓄国债利率,也降了0.25%(符合预期)。

这已经是储蓄国债, 今年内的第四次降息了

过去五年,储蓄国债利率,直接腰斩了↓


如果你想买国债,这个月可以冲。

首先,这次是电子式国债,每年付息,拿到利息可以再投资;

其次,未来的国债利率,一定会更低。

只要还有拯救地产的动作,市场利率就得继续下行;

特朗普上台后,出口一定受影响,转内需就得刺激消费,降低利率。


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担心未来利率更低。

可以把一些钱,提前去做长期稳健的配置。

我觉得分红性质的储蓄险,是目前不错的去处。

比如 福满佳2.0@中英


分红险的收益和风险,都介于权益资产和现金资产中间。

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存在



1、首先,安全性上,分红险和存款类似

只要你能拿得住,就不用担心亏损,本金安全绝对有保障。

口说无凭,看个真实利益演示↓


小八今年30岁,选择5万*5年的方式,入手了 福满佳2.0

第7年,不考虑分红,现金价值也已经超过已交保费,回本了。

这个时间,只比咱们买储蓄国债,长了2年,完全可以接受。

换成其他任何缴费方案,回本时间都不长。


2、收益上,分红险抗打,远超存款和国债


分红险的收益,由两部分组成:保证部分+分红部分。

2.1先说保证收益部分:


这部分,是以现金价值的形式,写进合同里的。

每一年,你能拿回来多少钱,是 确定不变 的。

并且这笔钱,是你 随时可以拿回来使用的 ,相当于现金。

但这个“现金”,同时还锁定了一个最基本的收益。

像前面小八的例子,长期利率大概是 2%-3.71% 单利。

这个水平,肯定是比存款、国债都要高很多。

2.2再来说分红部分

购买分红险的保费,会有一小部分,去投资权益资产,博取高收益。

由于权益类具有波动性,分红也会有不确定性。

前面小八的案例, 假设能实现100%分红:

10年可以达到单利2.5%,14年突破3%;

23年突破4%,60岁到4.7%,80岁突破7%。


你说,万一实现不了100%的分红率呢?


我也有这个担心,不确定的事,谁都不放心。


于是我把不同分红实现率,都算了一下,这会彻底放心了。


就算分红实现率只有50%,超过10年,收益都在2%-2.5%之间。



2.3分红险的本质,是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


分红险的最终收益,完全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


在这个领取,我更偏爱中外合资的大公司。


既有中字的资源背景,又有外资百年险企穿越牛熊的投资能力。


中英人寿,就是这样的代表。


中方大股东是中粮集团,跟新中国同龄的中央直属大型国企。


外方股东是有300多年保险经验的英杰华集团。



过去5年,综合投资收益率,一直名列前茅


今年前3季度综合投资收益率10.35%,近3年是5.46%。


偿付能力数据和风险评级,都绝对值得放心。



去年红利实现率都在100%及以上。


今年监管对保险公司统一做了限制,多数在30%-50%。


中英人寿这个优等生额外做了申请,平均实现率达到了77%。


客户收益率达到了3.5%。


不是我能力不行,我被迫只能给这么多了。



3、用途上,可以匹配全生命周期


投资的目的是赚钱,赚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作为分红险的 福满佳2.0@中英, 可以匹配很多具体的生活场景。

30岁买完 福满佳2.0

50岁左右,账户里的钱几乎翻倍了。

这时候可以取出来,可以作为孩子大学的生活费。

60岁左右,想提前退休,可以每个月取几千块钱,作为退休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