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予心之乐
码字是一场修行,让我们共同提高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全国人大代表海国勇:以耕地保护“小切口” ... ·  2 天前  
Kevin在纽约  ·  Kevin在纽约的微博视频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予心之乐

2025年怎么干?海南19个市(县)委书记、市(县)长畅谈发展思路(务虚会发言、分组研讨发言参考)

予心之乐  · 公众号  ·  · 2025-01-24 08:41

正文

近期 ,海南日报推出专版,刊登 19个市县委书记、市县长畅谈如何按照今年省两会的工作部署,结合自身实际,谋划新一年市县发展的新举措、新思路。 具体如下:

海口市委副书记、市长丁晖:

加快建设海南自贸港核心引领区

海口将认真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坚决扛起 “走在前、作表率”的省会担当,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引领区,当好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一是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 全力攻坚封关运作,加快完成项目、任务、压力测试 “三张清单”各项工作。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二是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作表率。 持续打造 “国际演艺之都”,深入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发挥江东新区等四个重点园区经济发展主阵地作用,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贸易加工、数字经济等优质产业集群,深化“产、城、人”融合,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三是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走在前、作表率。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加速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发展国际数据服务产业,聚力 “向数图强”。

四是在提升城乡发展能级上走在前、作表率。 推动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强化海口经济圈协同共治,全面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增强综合承载能力,稳步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增进人民福祉。

三亚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希:

三亚全力推进自贸港建设和城市高质量发展

今年,三亚市将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目标任务,全力推进自贸港建设和三亚高质量发展。

一是做好封关运作各项准备工作, 推动自贸港核心政策加快落地,奋力开创自贸港建设新局面。 二是持续推进经济回升向好, 大力激发消费潜能,全面提升项目投资质量效益,大力引进一批标志性项目。 三是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推动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四大主导产业提质升级,构建具有三亚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四是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做好 “外资、外贸、外国人”三篇文章,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吸引全世界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三亚集聚。 五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交通体系,深入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 六是学习运用 “千万工程”经验, 提升农村建设水平,筑牢农村经济基础,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七是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加快绿色转型发展。 八是坚持 “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积极预防和化解各领域风险隐患,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九是坚持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抓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领域民生工作,让民生幸福更加可感可及。

三沙市委书记葛国科:

坚决扛起 “守好祖国南大门”的使命担当

省政府工作报告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摆在突出位置,体现出高度的政治自觉,总结成绩全面客观、谋划发展路径清晰,绘就了令人期待的发展蓝图,是一份高举旗帜、求真务实、提振信心的好报告。 三沙市将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省两会最新安排,锚定目标、振奋精神,全力以赴抓好落实。

要始终胸怀 “国之大者”, 完善服务保障类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升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能力,义不容辞扛起 “耕耘祖宗海,守好南大门”的职责使命。

要聚焦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常态化开展珊瑚礁生态系统修复、旗舰生物保护、岛礁环境综合整治,为中华民族守护好这一汪湛蓝海水和这一片海上绿洲。

要夯实民生工作根基, 构建更加完备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岛礁群众后顾之忧,增进辖区居民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要完善与自贸港封关运作政策衔接机制, 做好风险隐患防范化解,加强对港口、码头的管理,确保三沙与海南本岛人员、货物安全有序流动。

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在 岛礁基层一线、关键吃劲岗位打造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干部队伍。

儋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阳:

扛起海南自贸港 “样板间”的使命担当

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 2025年全省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具体路径 。儋州将全面抓好落实,擦亮自贸港 “样板间”金字招牌,主动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挑大梁。

聚焦封关运作, 开展全要素、全流程实战演练,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承担先行先试任务,在肩负起引领新时代对外开放使命上走在前。

聚焦产业发展, 牢牢把握主攻方向,推动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低空经济 “五箭齐发”,不断强链补链延链,努力形成若干生态型、创新型、外向型世界级产业集群,在构建具有海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走在前。

聚焦港航物流, “双向双枢纽港”战略引领下,加快推动港航重大项目竣工投用,不断织密航线、加密班次,扩大国际“朋友圈”,大力发展保税油加注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在构建“两个枢纽”上走在前。

聚焦融合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优质化均衡化水平,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在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百姓增收上走在前。

聚焦发展环境 ,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为企业提供 “全生命周期”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让优质发展环境成为核心竞争力。

琼海市委书记周长强:

加快构建具有琼海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省政府工作报告系统描绘了 2025年全省发展蓝图,让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琼海将深入学习领会省两会精神,以深化能力作风建设破题开路,进一步鼓舞全市党员干部斗志,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全力推动 “七个紧盯”“十个着力”的工作部署在琼海落地落实。重点聚焦加快构建具有琼海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博鳌、乐城、潭门三大平台优势,用好琼海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在推动医疗健康、会展、旅游、热带高效农业等特色产业强基增势的同时,培育壮大智能网联汽车、医药制造、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进一步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根基,力争实现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琼海贡献。

2025年,全省“三极一带一区”能级将进一步提升,琼海作为“一带”的重要成员,将锚定争当滨海城市带建设“优等生”目标,一体推进嘉积、博鳌主城区组团发展,促进与乐城实现深度产城融合。持续完善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稳步推进城市更新,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和优化公共服务布局,做大分好“发展蛋糕”,加快补齐民生事业短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昌市委书记龙卫东:

做到 “五个聚焦” 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各项任务

省政府工作报告立意 “高”、内容“实”、思路“新”,文昌将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工作安排,做到“五个聚焦”,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各项任务。

一是聚焦做贡献, 锚定世界一流国际航天城目标,围绕 “3+1+N”航天产业体系壮大、航天旅游之都建设,心无旁骛拼经济、抓项目、扩有效投资,为全省经济做出更多贡献。

二是聚焦促开放, 围绕 “一号工程”实施,统筹封关运作前后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完善国家I类对外开放口岸清澜港软硬件,发挥侨乡资源优势,助力“两个基地”建设。

三是聚焦补短板 ,全力推动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优化重点河湖水质,创新做好砂质岸线整治,加快推进台风损毁林业恢复,厚植生态文明底色。

四是聚焦创文明, 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常态化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传承运用好本土红色文化、航天文化、华侨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努力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提升。

五是聚焦强引领, 不断优化市镇村三级党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推动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省两会部署安排落地生根,在努力打造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生动实践中展现文昌担当。

万宁市委书记盖文启:

聚焦四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推动万宁高质量发展

省政府工作报告工作部署精准有力,催人奋进。 今年,万宁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融入滨海城市带建设新格局,聚焦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新型工业、旅游服务业、海洋经济等四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具有万宁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聚焦 “一片叶、两棵树、两条鱼”, 积极扩大东星斑养殖和黄鰤鱼鱼苗出口规模,做精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业,做大做强新型工业。

二是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 。加力扩围实施 “两新”政策;积极引入世界级、高水平的专业体育赛事活动,努力打造日月湾世界级冲浪胜地,加快推动文体旅商融合发展,依托王府井免税港做大免税消费回流文章,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重要增长点。

三是持续深化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 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引导群众作为文明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共享者,大力弘扬新时代文明风尚,积极推进移风易俗。

四是全面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完善全市 “15分钟”急救圈网络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东方市委副书记、市长卢胜:

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东方力量

今年,东方将深入贯彻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设定 GDP增长8%左右。以系统思维谋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发展实际,制定“5+3”大突破行动方案,全面争先创优。

一是全面推进工业经济大突破。 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 4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30%、增速排名全省前3名。 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突破。 力争 202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48.49亿元以上,同比增长7.6%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 三是全面推进现代服务业大突破 。奋力实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 40.7亿元、增长12%。 四是全面推进城市能级大突破。 完成城市更新项目用地规划和城市公共空间提升专项规划编制,启动岛西林场片区更新建设。 五是全面推进作风建设大突破。 强化 “5+3”大突破、高质量发展等工作考核结果运用。 六是全面推进为民服务提质增效。 实施民生实事项目 125项以上。 七是全面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推动政务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营商环境评价等指标保持全省优秀水平。推动湘琼产业园打造成为合作共建产业园示范标杆项目。 八是全面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知名品牌高端景区、游乐园和星级酒店等重大项目。

五指山市委书记朱宏凌:

全力推动七大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工作路径清晰,是一份站位高远、振奋人心、引领发展的报告。 五指山将认真按照省委八届六次全会部署和省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锚定 “1867发展战略”,聚焦“生态美、经济强、百姓富”目标,全力推动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七大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加快推动茶叶、雪茄烟叶、野菜叶 “三片黄金叶”成型起势,做特做强雨林酸奶,创新发展雨林微生物发酵应用。 二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围绕生态精品园组团、州府组团等主题组团,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 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加快推进黎锦版权化、时尚化、国际化、数字化、产业化,谋划发展红色培训研学、雨林科普研学等产业。 四是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做优做特自行车产业,做大做强冬训夏训产业。 五是大力发展康养产业, 建好用好胡大一心脏中心、凌锋脑神经康复中心,积极引进国内著名专家团队和知名医院,打造雨林特色康养品牌。 六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推进百岁山天然矿泉水基地等水产业类项目,谋划茶饮料等下游产业链项目。 七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探索发展数字游民服务业务。

乐东黎族自治县委书记孙世文:

围绕 “五向图强”,推动现代农业和海洋渔业提质增效

新的一年,乐东将深入学习贯彻省两会精神,落实 “十个方面”任务,聚焦乐东“三区”发展定位和“两个领跑、一个跟跑”“争创现代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目标,奋力谱写海南自贸港建设乐东新篇章。

一是全力推进封关运作 。落实好 “三张清单”任务,推动自贸港核心政策落地,推进乐东港扩建与临港产业规划布局,探索港产一体化发展,科学编制好“十五五”规划。

二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陆海统筹、山海联动、资源融通,按照 “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要求,加快融入三亚经济圈,统筹做好乐东沿海和山区融合互补发展,建设滨海城市带。

三是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大力招商引资,加快乐东 “四大产业聚集区”建设;围绕“五向图强”,推动现代农业和海洋渔业提质增效,巩固拓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探索“旅游+”新业态;狠抓农村集体经济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四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党建引领,狠抓基层基础;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加强效能政府和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从严治党,建设 “清廉乐东”。

澄迈县委书记盛勇军:

压实 “两个高于”目标 主动作为自我加压

此次省两会既是提振信心的总结会,更是决战决胜的动员会。 澄迈将按照 “经济增速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对全省的贡献份额要高于以往”的“两个高于”目标,主动作为、自我加压。

始终坚持 “青年澄迈、文化澄迈、数智澄迈、幸福澄迈”的战略定位 ,以老城科技新城、浙琼合作产业园等为重要平台,以新质生产力 “1345”行动计划为内容,重点推动数字经济、油服油贸、特色农业、智能制造、文旅等产业方向,实现“顶层谋划—平台支撑—项目落地”全链条贯通。

始终坚持 “澄迈是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的格局要求, 积极探索 “聚焦出海、投资澄迈”商业模式,不断系统集成服务企业“出海”的综合能力,持续呈现海南“两个基地”“两个枢纽”“两个网络”丰富应用场景。

始终坚持 “全力拼经济”主旋律, 坚持 “目标向高处争、指标向实处压、招商向外处抢”的工作方法,以打赢“五大攻坚战”为重要抓手,奋力拉起经济运行“上扬线”。

始终坚持 “知事识人 以事择人”工作机制, 坚持行动至上、实干至上,在经济主战场的实践中见高低、在项目推动的实效上论英雄,以 “看得见”的显示度树立鲜明的用人导向,坚定打出澄迈节奏、澄迈章法、澄迈攻势。

临高县委书记唐守兵:

推动五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次省两会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时隔两年多专程来海南,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我们指明了发展路径。 临高将深入学习贯彻省两会部署,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奋力在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中挺膺担当。

一是主动扛起服务自贸港封关运作责任担当 ,着力推动自贸港三张 “零关税”清单以及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在临高落地实施。 二是全力推动 “五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紧紧抓住金牌港开发区这一推动临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 “牛鼻子”,加快完成金牌港开发区临港产业规划及港口布局规划,打造临港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外向型经济,为落实自贸港原产地政策、推动国际大宗物流进出提供有力支撑。做大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加快推进港产城融合现代渔港新城建设。积极打造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区,加速推进海南环岛旅游公路临高段2.0版建设 。三是切实办好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 下大力气解决教育、医疗、就业、交通等民生问题,加速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建设临高垦地融合产业园,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定安县委书记刘峰松:

聚势聚力打造更具活力的海口都市圈卫星城

省政府工作报告结合海南实际,安排部署了 2025年的工作。 新的一年,定安将全力抢抓自贸港封关运作历史性机遇,聚势聚力打造更具活力的海口都市圈卫星城。

一是推动塔岭园区向百亿级园区迈进。 完善园区工作机制和运转机制,聚焦新型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和绿色建材等主导产业,进一步盘活沉量、做强存量、精选增量,持续开展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加快产业集聚集群,推进新型食品加工和绿色建材两个百亿级产业成型。

二是最大化发挥好 “中轴线”的作用。 深入整合沿线优质特色资源,项目化开发利用周边路网水网,串联带动沿线镇村发展,为下一步人流、物流、资金流汇聚做足准备,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三是坚持文旅融合提振消费活力。 发挥好 “海口后花园”的区位交通优势,做好“旅游+”“+旅游”文章,进一步提升“乡咖”体验,盘活南丽湖宝贵资源,丰富 百里百村 等片区旅游产品,加快构建“美景+美食+文化+赛事”的“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

四是努力让老百姓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用好教育医疗帮扶力量,积极推动区域内集团化办学,扎实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 “定安粽娘”“定安护工”等劳务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千方百计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

屯昌县委书记林莉:

抓好 “五提一优”,建设“一园三区两中心”

省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亮点多、举措实, 屯昌将全面落实省两会精神,围绕屯昌 “一园三区两中心”建设,抓实抓好“五提一优”工作举措,更加积极主动融入海南自贸港建设大局。

一是推动自贸港政策在屯昌落地。 探索发展外向型经济,引入一批企业,推动屯昌企业实现境外直接投资零的突破、 EF账户开户应用零的突破、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零的突破。同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二是大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主动融入 “4+3+3”海南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五向图强”,围绕屯昌“一园三区两中心”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加快产业导入,推动石材建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林木精深加工等7大重点产业链建设,构建起具有屯昌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是持续增进和改善民生福祉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服务优质均衡。持续抓好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用好 “小屯妹·大昌叔”志愿服务品牌,拓展“星光课堂”“长者食堂”等特色服务。

四是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围绕营商环境、科创环境、生态环境、安全环境 “四个环境”持续发力,培育一流产业生态。强化干部能力提高,提升干部抓产业、谋项目、促发展的能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