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球老虎财经
环球老虎财经,全球财经资讯的中文分析平台,汇聚国内外主流机构投资者提供原创投资分析,致力于成为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环球老虎财经

红牛中国遭遇“生死劫”

环球老虎财经  · 公众号  ·  · 2018-10-01 11:33

正文


合理分配权利义务,应该是任何领域达成合作的根本,尤其是在商业世界中。在国内饮料市场上畅行20年的红牛生产经营方华彬集团,近年便因利益问题,与早年的亲密伙伴反目成仇,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商标争夺战。如今,一场关于经营期限的争论,揭开了争夺战的新帷幕。


“红牛”争夺战迎来第二季。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显示,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牛中国”) 1998 9 30 日在北京注册,其营业期限于 2018 9 29 日到期。

相关消息一出,关于红牛中国或将无法继续经营的猜测迅速传开。

9月 29 日当天,红牛中国就此在官网发布声明。

来源:红牛中国官方网站

红牛中国表示,目前工商登记的营业期限为 20 年,系为满足公司设立时的相关外资注册审批对登记年限的特别要求, 不代表经营期限也仅为 20

红牛中国称,依据各合营各方早已形成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其 经营期限为 50 ,在该期限内,红牛中国是唯一有权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红牛饮料产品的公司。同时,红牛中国称已依法向相关主管部门递交了营业期限延长申请, 营业期限的延长正在办理过程中

很快,红牛中国 “各合营方”中合计持股达 95% 的红牛维他命饮料(泰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牛泰国”)和英特生物制药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声明,称 红牛中国经营期限为业已届满 ,各方股东从未达成任何关于延长红牛中国经营期限的协议,并认为 红牛中国应当立即清算,并停止与清算无关的一切经营行为

不过, 9 3 0 日,红牛中国的运营方 华彬集团就红牛泰国的 “清算”一说发声,称泰国天丝有关清算红牛的说法并未得到红牛泰国股东会批准,不能单方面代表红牛泰国的意愿。

双方你来我往又截然相反的表态,为红牛在中国市场上的命运再度画上了一个问号。


从协作到对抗

每个反目成仇的故事总有一个温馨的开始。

“红牛”这一产品,由祖籍海南的泰籍华人许书标于 1975 年发明,因其提神功能而迅速风靡。 1984 年,许书标与奥利地人 Mateschitz 共同创建了红牛集团,并将红牛推向全世界。

中国在许氏家族的版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早在 1993 年,许氏便在海南成立了海南红牛饮料有限公司 ,希望可以进军中国。但限于对市场的了解,红牛在中国的发展遇到了诸如政策、渠道等各方面的问题,扩张之路无奈受阻。

1995年,在泰国打拼多年的严彬与许书标结识,并很快选定为红牛在中国市场的合作伙伴。当年 12 月,红牛中国注册成立,其中许氏家族和严彬的持股比例为 54.24 %和 45.76 %。

1998年 9 30 日,红牛中国在北京重新注册。


来源:企查查

据企查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红牛中国拥有四家股东,分别为 红牛维他命饮料(泰国)有限公司、英特生物制药控股有限公司、环球市场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市怀柔区乡镇企业总公司,分别持股 88% 7% 4% 1%

其中, 英特生物为许氏家族独资公司,环球市场控股为严彬旗下独资公司 红牛泰国则由许氏家族与严彬共同持有 。据财经杂志报道,许氏家族与严彬在红牛泰国早期的持股比例为 68% 32%

值得一提的是, 许氏家族控股的泰国天丝持有红牛( Red Bull )商标的所有权。

此后,许书标与严彬,一方提供品牌授权、生产工艺、产品配方等技术支持,一方负责生产销售。很快,在严彬的广告攻势及渠道建设下,红牛打开了中国市场,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数据显示, 20 多年来, 红牛在中国累计产量超 800 万吨,累计销售额 1453 亿元,上缴税金总额 210 亿元, 2016 年销售额超过 200 亿。

2012年,伴随着许书标的过世,其子许馨雄的继任,许氏家族给予严彬的绝对信任也逐步走向瓦解。

据财经杂志此前的报道显示,许馨雄称红牛中国在 2015 年之前、长达 20 年时间内从未开过一次董事会,同时 许氏家族也未拿到过任何分红 ,基于早期对严彬的支持和信任,许家也从未对此进行追究。

2014年,许馨雄开始对红牛中国进行调查,由此发现许多红牛商标和外观专利早已被严彬方面抢先注册。

于是,双方在 2014 年底的一次会议上,商议决定将严彬方面持有的红牛商标以及外观专利转让给泰国天丝。此后不久, 严彬在红牛泰国所持股权比例也从 32% 提高至 49%

至此, 许氏家族与严彬在红牛中国的持股比例变动为 51.88 %、 47.12 %。

事实上,除了商标问题,严彬还分别在广东、湖北、江苏等地成立公司,负责红牛的生产和销售业务,而新建的生产销售渠道都掌握在严彬手中,与泰国天丝并无利益往来。这也致使许氏家族参与的合资公司变成了 “一个很小的加工基地”。

2016年,红牛的商标授权到期,但双方并未就续约达成一致。不过,红牛中国并不理睬,而是继续生产销售红牛。泰国天丝认为这一行为侵犯了泰国天丝对于红牛的商标,就此起诉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北京红牛饮料有限公司等诸多子公司。

由此,藏在红牛背后两方的利益纠葛浮现在公众视野中。

“霸道总裁”


造成这些利益纠葛的一个关键因素,或许是严彬霸道强势的性格,他有着一段经常在香港电影中可以看到的发家史。

在经历了上个世纪70年代的贫困之后,出生于 1954 年的严彬体验到了“穷怕了”的感觉,他从中国逃难到泰国。当时尚不满 20 岁的他,初到泰国,为了果腹甚至曾卖血度日。

在陌生国度的贫穷年代,“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大概是一件最容易得到验证的真理。

据财经杂志报道,在曼谷唐人街打工时,严彬曾将自己的手作为老板的烟灰缸,即便被尚未熄灭的烟烫出了水泡,他也不曾有怨言;每天早上5点,他都会十分关注老板的动静,一旦听到咳嗽声,便在 1 分钟之内将痰盂放到老板面前。

这样的毅力和韧性,让严彬很快得到赏识。而这大概也是他能在 1984 年,年满 30 岁时,便能 在泰国创办华彬集团 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概正是这样的经历,造就了严彬霸道强势的性格,对待下属说骂就骂,甚至曾将文件摔在下属脸上。即便是华彬集团的总裁郭杰,在讲述严彬的经历时,言语间也十分谨慎。

这样的执行力和强势的性格,也促成了红牛在中国的成功。严彬曾披露, 最好的时候,红牛一年卖 60 亿罐,有 50 个工厂。

数据显示,红牛在 2017 年的年销售额约为 196 亿元,市场份额近 60% 。事实上,上市公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