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两种方法,然而经临床研究发现,即使在接受了上述治疗的患者中,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不明显。以丁苯酞为代表的神经保护药物通过多种途径减少缺血损伤,改善患者功能预后,可作为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已有动物试验证明其有效性,如能准确复制动物实验中缺血再灌注后治疗的起始时间,尽早借助闭塞血管的开通使药物到达病变部位发生作用,或可优化AIS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在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点专项资助下,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发起 “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关键技术与流程改进研究”课题。旨在评估丁苯酞改善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治疗患者的临床预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在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或血管内治疗患者中评价丁苯酞与安慰剂相比是否可以提高患者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
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全国约15家中心;500例受试者。
1、年龄18岁以上;
2、急性缺血性卒中;
3、发病6小时内;
4、入组时NIHSS评分为4-25;
5、计划进行rt-PA静脉溶栓或包括动脉溶栓、机械取栓等在内的血管内治疗或桥接治疗;
6、患者或患者的法定代理人能够并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主要疗效终点:患者3个月时与基线时NIHSS评分的差值;
2、主要安全终点:治疗3个月内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的比例。
2017年07月-2019年06月
第1、2、15、30、60和90天随访
1、有独立的神经科病房,能够规范地保管、存放及发放药物;有药物临床试验经验的分中心优先;
2、科室能够同时开展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取栓,每年完成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20例以上,静脉溶栓治疗20例以上;
3、能够指定1-2名医生为研究协调员(CRC)具体负责此课题的入组及临床资料收集,按项目要求完成电子CRF填报、血样及影像资料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