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
参与、沟通、记录时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10910米!重大突破 ·  16 小时前  
扬子晚报  ·  39岁男歌手突然去世,警惕这病越来越年轻化 ·  17 小时前  
中国新闻周刊  ·  突发!6人死亡 ·  昨天  
新华社  ·  高考时间,定了! ·  昨天  
人民网  ·  2025年高考时间公布!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

【提醒】106名学生身染艾滋!何以高校成为艾滋病重灾区?

人民日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27 12:55

正文

近日,一则消息迅速在朋友圈传播,数据让人触目惊心。长沙市岳麓区通报有106名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


「艾滋」与「象牙塔」两个看似毫无瓜葛的词,如今却被一串串急剧攀升的数字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4月24日,长沙市岳麓区疾控中心举行了“高校疫情通报和骨干成员培训”会议。会议指出,高校云集的岳麓区疫情严重:


● 截止到2017年4月6日,报告现居地为岳麓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到 603人


● 而岳麓区辖区内云集了众多高校,青年学生人口密集, 至2017年4月21日,已发现报告为学生的感染者106人。


大学生正成为受艾滋病影响的重点人群。近几年,学生“染艾”人数迅速增加……



先来看一组让人细思极恐的数字:


● 南昌:2016年9月,南昌市疾控中心公布数据显示,至2016年8月底,南昌全市已有37所高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共报告存活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35例,死亡7例, 近5年来,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年增长率为43.16%。


● 北京:2015年1月至10月新增艾滋病病例3000余例,青年学生感染人数上升较快。 近两年,北京市大学生感染艾滋病每年新增100多例,以同性性行为传播为主


● 上海: 2015年共报告发现青年学生感染者92例 ,较去年同期上升31.4%。


● 广州:从2002年开始发现学生感染艾滋病病例, 截至2013年底已累计117例 ,九成都是经同性的性传播感染。


在北上广等大城市高校艾滋病情上涨的同时,一些中部省份高校学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正如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吴尊友表示:


“2011年到2015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扣除检测增加的因素),且65%的学生感染发生在18~22岁的大学期间。可谓是触目惊心,如此发展下去,后果不可想象。”


高校本为学习的乐土、创新的乐园,为何成为艾滋病重灾区?艾滋病又是如何入侵“象牙塔”的?


业内人士分析,高校学生感染艾滋病的原因:


● 一是有些大学生性观念开放、随意。


● 二是性安全知识缺乏,不知如何保护自己。 当时觉得自己离这个病很远,完全不知道自己感染了。

● 三是高校性教育滞后。 高校性教育普遍滞后,大学生防艾形势变得更为严峻。


染艾者八成为同性


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性传播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而在青年学生中 通过男男性传播感染已达81.6% ,形势非常严峻。


以广东为例,2002年至2015年,广东累计学生艾滋病病例为630例,其中男男同性性传播占比70%。


在江西南昌2011—2015年新发学生病例中,男男同性性传播占83.61%。


湖南省从2007—2015年累计报告536例当中,这些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学生主要是男性,占90%以上,传播途径以男性同性性传播为主,占69.6%。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分析,大学生男男同性传播感染者上升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两个。


● 一是早期对这部分人群不够重视,监测不到感染情况。


● 二是大学生刚从高中学业压力释放出来,对男男同性性行为感到新鲜,就想“尝试一下”,但他们并不知道其中的风险。

性观念开放 性知 识滞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性话题及性行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2015年,某平台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西安等34个城市的高校本科生,分男女、年级进行摸底调查研究显示: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60.5%接受性解放、性自由;67.1%接受婚前性行为,近七成大学生接受未婚同居行为。



大学生的性观念、性心理、性行为虽然趋于开放化,可是对于性病知识的缺乏及预防能力却令人堪忧。



西安南郊某高校22岁男研究生小东(化名)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感染艾滋病。


“一直不敢也不想检查,总觉得距离我很遥远。”外表斯文的小东说。


他在读研前就比较喜欢男性,“男友”都是经网络认识的,通过QQ聊天,等聊得投缘后就约会。“有四五个,长的交往几个月,短的就一次,大家在一起不问名字,也不用安全套。”他自己也不知道是被哪位“男友”感染的,是否还有人因为自己而感染。


以广州10所高校600名在读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小组座谈等形式进行对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性病的了解甚少。


50%的学生表示“有所了解”,23%的学生表示“不了解”;在处理性病的问题上,54%的受访学生选择“自行去看医生”,少数学生选择“默默忍受”。


甚至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离艾滋病很远,不会被感染。广州高校大学生防艾公益组织介绍,大学生“男男”之间没有避孕需要,大多不会采用防护措施,导致“男男”成为大学生艾滋感染最高危的群体。

教育宣传缺位



连年高速度增长的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病例对于学校、社会、家庭都将是一场噩耗。


国内某权威情趣电商对该公司APP的3000万的用户(其中包括36%以上大学生用户)发放了20000份网络调查,并对一些高校大学生进行了电话采访。


调查显示,互联网、书本、杂志和跟同龄朋友交流是获取性知识的主要途径。其中,不少男生通过互联网、色情材料了解性知识。



大学基本都忽视了人生的“必修科目”:性安全教育。


陕西某高校教师表示,自己也是一位艾滋感染者,他说校领导往往对性教育闻之色变、避而不谈。如果谈的话,可能社会上会认为,是不是这个学校有问题,会影响影响学校招生。


有些高校即使开展性教育,也仅限于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那一天。 有的公益组织曾在高校开展过讲座,但效果不甚理想。该组织成员表示:“那些学生都不是自己来的,是学校团委下发的通知,每个班必须要有多少同学参加个人。”



如果大学防艾知识课堂持续“失语”,学生们得不到健康、正确的教育,很可能误入歧途甚至给他人带来伤害。正如我们看到的结果,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上升明显,这些被感染孩子的人生悲剧已经无法再弥补。

较低的自检率和自知率


南昌疾控每年主要对暗娼、吸毒人员、“男男”、性病门诊、肾透析、无偿献血、青年学生进行检测。专家介绍,疾控部门主动对这些高危人群检测外,市民还可以享受免费自检,但居民自检率很不理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新华社  ·  10910米!重大突破
16 小时前
中国新闻周刊  ·  突发!6人死亡
昨天
新华社  ·  高考时间,定了!
昨天
人民网  ·  2025年高考时间公布!
昨天
数据分析与开发  ·  PostgreSQL 中统计信息计算
7 年前
人民日报评论  ·  【聊友汇】买房or租房,你怎么看?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