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今日闵行
发现闵行、共享闵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今日闵行

闵行如何让人越住越喜欢?家门口有良医,教育均衡有特色,九星崛起一座城……

今日闵行  · 公众号  · 上海  · 2017-11-07 14:0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闵行报记者 陈美玲丨文并图



这里是 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 ,TA怎样变成创业创新的宝地?

这里是 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TA凭什么又将做些什么?

这里是 上海医改前沿 ,TA如何实现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

这里是 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区 ,TA怎么做到均衡和特色兼具?

这里有 中国市场第一村 ,TA怎样破茧成蝶,重塑昔日辉煌?


日前,区委书记朱芝松做客东方广播中心 《市民与社会 节目,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对话,为大家呈现了一个 “越住越喜欢” 的闵行



搞好公共服务,企业不请自来


南部科创中心已经写入闵行区“十三五”的规划。未来,闵行的经济发展,尤其是科技发展,怎么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到这里来?

朱芝松: 上海有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东张江、西紫竹 ,遥相呼应。 紫竹位于闵行南部,拥有 7公里 长岸线,周边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还有众多的科研院所,也是非常接近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闵开发) 区域位置非常好


前段时间,区政府和申能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立申能集团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共同推进闵行的 环境保护工 ,比如说水环境的监测、大气监测布点、分布式能源建设等。闵行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推进环保技术的运用,实现 绿色的发展


提到紫竹创新创业走廊,区委、区政府也有一个整体部署。比如交通, 虹梅南路高架通车了,15号轨交正在建设中,未来还有23号线,今年底开始实施S4辅道建设 ,增加南北通行的能力。 又如教育, 那里有 华师大紫竹基础教育基地 ,从幼儿园到高中再到上大学, 都没有问题。再如 医疗, 吴泾医院正在改成三级医院,吴泾地区医院也在改造中 还有, 滨江公园 也会为紫竹创新创业提供优美的环境。


我们 把社会环境搞好,把生态搞好了,闵行就成为香饽饽了 ,企业不请它,也会自己来。



军民融合发展,不仅仅为闵行


军民融合并入不容易,比如最早互联网是军工产品,现在已经变成民用产品了,它跨越的时间段很长。闵行要打造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有什么优势?又有什么布局?闵行又有哪些可能是市民也用得上的高精尖科技产品?

朱芝松: 无论是军用技术、民用技术发展到什么状况, 两者融合发展可以更好地提高生产力 。军民融合非常适合闵行的实际情况,闵行军民融合要素也相当具备。


2016年8月 ,闵行挂牌了 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上海军民融合产业联盟 两块牌子,正在代表上海市创建国家级的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努力打造一个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金融服务为突破、以人才育用为支撑的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闵行军民融合的布局是 “一体多翼一基地” “一体”就是打造一个 服务中心 ,比如军民技术的展示、交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多翼”是正在打造的 航天“双创”中心 ,也就是探索军民融合,或者说军民技术、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中心。“一基地”是在浦江镇原有的航天产业基地划出1平方公里来,作为军民融合产业的 产业承载基地 。总而言之,就是要把体制机制创新工作、金融服务工作、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出来,产业承载基地布局好。上海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不仅为闵行服务,还要带动其他区域军民融合工作的推进。


至于 军转民技术,月球 车降落到地面时,如何让它缓慢下降,这里面有一个雷达系统,这个系统通过研发用在汽车上,可以变成 防撞雷达 ,就能控制急刹车。当然,最大一个应用是 气象卫星 ,这是航天技术,但是要说气象卫星到底是军用还是民用,可能两者兼具。



医疗资源下沉,家门口的便利


闵行有家庭医生刘玮被94岁老人信任的典型,但一个好的制度怎么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这可能才是闵行的目标。今后,闵行如何做到医疗资源的均衡化?

朱芝松: 闵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市民比较满意,说明医疗卫生改革取得了成效。 闵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应该说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闵行非常注重基层百姓的看病问题,现在正在和大学附属三甲医院打造闵行医联体,就是 医教研协同型健康服务体系 目前已有 8个 医联体,目 的是让老百姓 家门 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


就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来讲,闵行区实施得比较早,区里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对全科医生实施 目标责任薪酬管理制度 ,保证全科医生多劳多得;又如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 不限户籍, 直接进入事业编制,其他全科医生也不限户籍,同时把学历、学位、年龄门槛进一步降低, 使闵行的全科医生队伍能够壮大起来 ,更好地为大家提供家庭医生服务。


家庭医生一个片区一个片区跑非常辛苦,所以 闵行以一公里为半径的小区建设了 邻里中心 ,区委、区政府对邻里中心建设的要求是 有家庭医生、为老服务和文体服务 ,使家庭医生为老人、签约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有病到邻里中心,顺便活动活动。


闵行医联体建设成效也很明显 。一是三级医院的专家团队还有特制的药品、优良的药品都 下沉 ,老百姓在家附近就可以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资源。二是信息共享可以实现 远程会诊 。三是通过 专家带教 ,提升闵行医院水平。


资源的均衡化,要做的就是 优质资源下沉,公共服务均等 。我们也非常感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对闵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九星不再是市场,而是一座城


以前,九星在大家印象中是一个大建材城或者一个建材市场。现在,九星正在转型改造,这是怎样一个项目?今后又将是怎样一个地方?

朱芝松: 九星的转型改造问题,实质上是闵行的一个 城市更新 未来,这里要打造一个 国际家居建材贸易中心


今年2月,九星市场关闭,清退了商户10080户,这个量是极其巨大的。九星出去的商户对这里依依不舍。现在,新九星还没有开建,已经有 3500户商户 签约了。当然,九星也会根据商户经营的 品牌、业绩、诚信 进行选择,不能什么业态都进来。原来九星都是现场钢锯、现场打磨、现场切割,不会有了。


今后,九宫格地块打造国际家具建材贸易中心,南面建设商品住宅、绿地、学校,还会建一所医疗设施。 新九星有几个特点:第一, 规模更大 ,新规划的九星,建筑面积有176万平方公里,比原来的面积大一倍;第二, 业态更新 ,不光只有建材市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第三, 服务更优 ,线上、线下进行互动;第四, 布局更合理 ,所有的建筑也都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


今后, 九星不再是市场,而是九星城 现在还有一些村民没有签约的,希望能尽快签约。市政府 已经把规划批下来了,我们 力争年底开工 ,早一天开工,早一天建设好国际家具建材贸易中心“城”。



均衡特色兼具,孩子快乐成


闵行这么大的一个区,教育发展要均衡,但均衡之后是不是就没有特色了?均衡和特色、优质之间,要怎么平衡?

朱芝松: 闵行教育规模大,有 22万学生、近2万名老师 ,幼儿园、中小学总共 40 0 ,这在全市是比较大的体量。这几年,闵行教育发展速度非常快, 教育质量和水平提高的速度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 ,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源增多,市民对教育需求的标准也在提高。


闵行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先行试点区,我们的核心理念是 让闵行的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 ,坚持 科教、体教、艺教、医教 相结合的策略。针对闵行区的不同特点,我们以 学区化、集团化办 为主要抓手,实施教育国际化、信息化、优质化发展路径。现在,闵行已经初步建成四大教育集团,另外,今年和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就是想 利用大学的优势带动中学的一些特色发展。


我们通过纵向的集团化办学和横向的学区化办学,用 信息化手段 打造教学的互相切磋,进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素质。


体制机制改革设计在前,只有不断推动 体制机制改革, 才能更好地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现实。



猜你喜欢


七宝中学迎来70岁生日,校庆成了一场奥斯卡般的嘉年华……


“光棍节”TA们等候“有缘人”, 2000多个岗位等你挑。


今明两天“动手”,找一个最爱的深爱的想爱的亲爱的人  来告别单身……


藤架、树阵、白鹭……苏州河生态廊道一期建成段抢先看!明年4.9公里建成


这条“心堵路”即将成为历史,鑫都路本月底要打通了!


(本期编辑 袁玮 崔松鸽 陈春兰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