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广电媒体人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类问题,如何解决,看看中国新闻奖的获奖者们是怎样处理的。
跟拍对象“没的说”?让镜头说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大国工匠》跟拍的很多师傅,专注地工作时不说话,不干活的时候又因为第一次接受采访不善言谈,一个挺感人的故事他自己说起来就好像一杯白开水一样平淡,采访身边的人时,身边的人又表示“没的说”。
“除了睡觉、上厕所,记者们几乎所有时间都是和工匠们待在一起,每时每刻观察他们的神态、动作、表情和语气,他们休息时,记者就和他们一起吃饭聊天,让他们慢慢打开心扉。”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副制片人岳群说。
此外,“记者在用光、拍摄角度上下了大量的功夫,为了抓拍师傅工作时的手部细节,摄像师还将GPRO镜头绑在师傅的手腕上进行抓拍,为了能反映出师傅技艺的精度水平,摄像师采用了100微距的摄像头。”
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由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团队完成的历史题材纪录片《要塞作证》,也让镜头成为有生命力的语言。
在该纪录片中,有的采访对象已经90多岁,曾经的慰安妇、幸存的中国劳工已卧在病榻之上,但他们点点滴滴的讲述,再和片中切换的镜头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出观众心底的情感共鸣。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纪录片部制片人姚冬梅说:“我们全片大量使用了定点、延时等拍摄手法,片中短短几秒钟的画面,需要数个小时或是不同季节几次固定角度的拍摄才能最终完成。这些场景的变换,体现着时光流转的历史况味,这些镜头本身就有强大的张力,直抵内容核心。”
话题同质化?让数字说
广东广播电视台的《为劳动者计步》以计步器这个载体切入,让劳动变成实实在在可量化的数字民生新闻,计步中既采访了在工作岗位上步数非常多的环卫工、护士等群体,也采访了公交车司机、银行柜员等步数几乎为零的劳动者,但他们都同样辛苦,同样令人动容。
“民生新闻通常是以报料热线的线索为主,经常是被线索牵着鼻子走,这样容易被新闻同质化吞没,为了解决这个困境,我们开始琢磨一些新的报道形式,‘计步’就是其中一种新的尝试。”参与制作的记者兼主编刘冬。
刘冬觉得,通常的电视新闻是以拍摄的镜头为主,但《为劳动者计步》用计步器作为另外一个视角,与记者的采访相辅相成,直观的数字也增强了说服力。
《大国工匠》也善于让数字说话:38万公里,是“嫦娥三号”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时间允许的误差。
突发情况频发?真实记录
《请你替我活下去》是北京卫视《生命缘》栏目第二季中的一期代表作,北京电视台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邵晶说,拍摄中的任何突发情况都是拍摄的机会,而不是拍摄的障碍。每一次意外、每一次突发情况,都帮助我们最终完成一部部作品。
邵晶举了节目里的另外一个例子:医生对患者家属“怒吼”了。
邵晶说:“这激烈的矛盾冲突出乎了我们对拍摄的预期,声音记录得也并不完美,杂音很大。但我们现场的编导摄像却坚持记录了下来,并且在事后完成了补采。这个片段未做任何剪辑,在《生命缘》第一期中播出,一炮打响,这位医生也被观众誉为业界良心。”
同样秉承真实记录、各种突发激烈交锋也不躲避的还有很多节目,湖北广播电视台推出的电视访谈在曝光黄冈地税局违规修建豪华办公室、来凤县违规征地等问题时,现场的主持人、嘉宾、群众与相关责任人意见不一出现了激烈交锋,节目组真实地将其记录下来。
湖北广播电视台湖北媒体问政节目总导演屠赟涛说:“问政访谈要有震慑力,必须真实客观。我们除了真实记录现场,还要讲好讲准每一个作为发问铺垫的故事。在节目直播中的每一条短片,都要真实、客观、理性。只有真实记录,当面对质疑以及现场的各种突然提问时,才能经得起考验。”
怎么调动参与感?用“包袱”
对于广播的现场直播来说,节目推进应该是随着听众心理流动而动,不断与听众形成心灵互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新闻广播新闻节目部副主任杨洪在《冰雪五环、聚焦冬奥》的现场直播中,就先将自己还原为听众,以听众的未知作为结构的起点。
“我们以鸟巢、水立方、延庆、张家口这几个和冬奥关系密切的地点为主线层层推进,每一个地点除了连线现场记者回应听众对现场情况的关切之外,还同时融入了冬季奥运会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就成了要抖的‘包袱’,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在“抖包袱”过程中,主持人也随时把控着节奏,随机应变。在申奥成功之后第一时间与直播现场连线,原本每一路记者连线前后都安排了当地与奥运相关的知识介绍,文案设计的是一个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但是在直播过程中,杨洪和搭档发现之前设计的文案并不能够跟上申办成功之后听众喜悦心情的节奏,他们马上调整结构,把之前涉及的连线大范围提前,集中通过连线描述现场民众的欢腾场面。
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宁波广播电视集团的《寻找方大曾》更是从一开始就抖了个“大包袱”:“方大曾是谁?他做了什么?他为什么消失?”随着节目的推进,“包袱”依旧一个接着一个。
宁波广电集团音乐广播专题部主任叶赵明提到,《寻找方大曾》第一个版本本是一个颇具广播特色的文学专题《最长的选题》,但其文学性大于史实的陈述,极大地限制了主题的高度和深度。
随后,他们决定发挥广播优势,确定了以访谈的形式,通过对话展开冯雪松寻找的经过。在一个个“包袱”的对话解答中,节目慢慢梳理了方大曾的一生,以独特视角挖掘并记录了他抗战中的一段历史。
怎么起承转合?用音响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心副主任高岩认为,音频作品的创作需要一种音响思维,通过音响来架构作品的起承转合,通过典型音响的呈现和辅助音响的烘托,都可以让听众听起来既顺理成章又跌宕起伏。
获得一等奖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闻歌识中国》,也是通过大量第一手现场采制的音响来吸引人,比如在《前门情思大碗茶》里铛铛车的声音,《山歌好比春江水》里鱼鹰的叫声,还有《敖包相会》里羊群的叫声,都为作品的展开营造了特殊的意境,大大增强了现场感。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欧拉美地区广播中心葡萄牙语部广播节目制作人国丹说:“节目里的音响丰富,这个节目就好听,就能让听众不打瞌睡。”
“短短8分钟的节目里音响可不少,《前门情思大碗茶》有13个音响,《敖包相会》有15个,《山歌好比春江水》有17个。”
国丹说,外语配音中间会停顿,会让音响出一点儿,然后配音继续,再出一点儿音响,配音再继续,再伴随着歌声,给人回味的空间。高岩也提到,这种以音响为核心的含蓄表达,不着痕迹地传递着思想,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深度透视影视产业规律,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新版微信长按二维码图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