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商品占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总额18%,需求持续上升。
尽管GDP增速放缓,中国快消品市场总体平稳,进口热持续升温。
尽管2019年中国GDP增速有所放缓,但快速消费品市场依然保持了平稳增长。
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者指数今日联合发布的
《2019年中国购物者报告,系列二——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中国消费者购物热情不减》
显示,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在2019年前三季度的销售总额增长了4.9%。
其中,进口商品涨幅尤为明显,占快速消费品总销售额的18%,始终领先于品类增速。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布鲁诺(Bruno Lannes)与现场媒体交流
报告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速放缓至6%,为27年来最低点,但这并不反映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发展状况。
在今年第一、第二和第三季度,中国快速消费品销售总额分别上涨了2.7%、6.9%和5.7%,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同。
正如我们在过去几年的报告中曾指出的,四大消费品领域(包装食品、饮料、个人护理和家庭护理)呈现出“双速增长”现象。
尽管目前快速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增长,这种现象依然存在
。
在今年前三季度,食品和饮料品类仅取得2.3%的增长,而个人护理和家庭护理品类则表现出色,分别增长了11%和7.8%。
报告指出,尽管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快速消费品的销量增长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但却依然无法抵消平均售价增速放缓带来的影响。
报告显示,中国快速消费品的平均售价增速从去年的4.6%降低至3.7%,仅略高于通货膨胀率。
尽管目前国产品牌在各品类中仍处于主导地位,但中国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
这一趋势在那些消费者认为‘进口货’比‘国货’品质更好的品类尤为明显,例如香氛、葡萄酒和奶粉等。
在2019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商品销售额的增速达到10%,为快速消费品整体增速的近2倍。
增长主要来自线上:
进口商品的线上销售额在2019年上半年劲增30%,占线上销售总额的35%。
对于尚未进入中国市场或刚刚起步的品牌来说,想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必须认识到数字化平台作为渠道和品牌建设工具的重要性。
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本次报告的联合作者虞坚
表示,“外资快速消费品公司通过专注线上渠道,越来越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他们不再依赖过去更为复杂的线下实体渠道的市场进入模式。
”
对于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品牌而言,则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这种策略由过去我们提出的“4D”法则演变而来,但不完全一致,因为对进口商品来说,品牌极少会为中国消费者专门定制产品。
但
其中的“3D”法则对大品牌而言是完全适用的
: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消费品业务主席邓旻与现场媒体交流
在与中国本土新生势力品牌的激烈竞争中,上述策略将有效地帮助大品牌应对挑战。
对成熟的跨国公司而言,他们可以借鉴年轻品牌的成功经验,制胜中国消费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