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保监微课堂
中国保监会保险教育公众平台,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法规解读、有关保险消费风险提示,开展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者教育有关活动,普及保险知识、经验与技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xcel之家ExcelHome  ·  年少不识透视表,错把函数当成宝 ·  2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VBA常用小代码:在批注中批量插入图片 ·  5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WPS表格中的这些特色函数,爱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银保监微课堂

个人金融信息泄露风险,你关注了吗?

银保监微课堂  · 公众号  ·  · 2019-04-18 07:08

正文





风险

案例

老王今年拿到了一笔很高的年终奖。过年回家路上他也兴致勃勃地向亲朋好友晒出了他的收获,并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买了一款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


但不料,两个月后老王突然接到自称是检察院来的电话,称该互联网金融平台已经“暴雷”,并准确地说出了老王在该平台的帐号和交易记录。然后告诉老王要提供验证码证明身份后才可为其登记损失以便后续补偿。


老王按对方要求提供了材料后,才发现对方是骗子,将自己账户的全部利益盗取走了。


在公安机关的帮助下,老王最终坠毁了损失,并被告知是老王购买理财产品时通过了犯罪分子的木马WiFi,信息被泄露导致的诈骗。


老王这才意识到原来不止要关注账户安全,还要关注个人金融信息安全。



个人金融信息的范围


个人金融信息,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开展业务或者其他渠道获取、加工和保存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财产信息、账户信息、信用信息、金融交易信息及其他反映特定个人某些情况的信息。

1.个人身份信息,包括个人姓名、性别、国籍、民族、身份证件种类号码及有效期限、职业、联系方式、婚姻状况、家庭状况、住所或工作单位地址及照片等;
2.个人财产信息,包括个人收入状况、拥有的不动产状况、拥有的车辆状况、纳税额、公积金缴存金额等;
3.个人账户信息,包括账号、账户开立时间、开户行、账户余额、账户交易情况等;
4.个人信用信息,包括信用卡还款情况、贷款偿还情况以及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反映其信用状况的其他信息;
5.个人金融交易信息,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付结算、理财、保险箱等中间业务过程中获取、保存、留存的个人信息和客户在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第三方机构发生业务关系时产生的个人信息等;
6.衍生信息,包括个人消费习惯、投资意愿等对原始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所形成的反映特定个人某些情况的信息;
7.金融机构在与个人建立业务关系过程中获取、保存的其他个人信息。


防范个人金融信息泄露对策


1.更换手机及时删除个人信息。存储有个人账户资料的手机,出售转让前,务必做好彻底清理或恢复出厂设置。

2.谨慎使用公共WIFI无密免费WIFI安全防护功能相对较弱,黑客只要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的用户名和密码。

3.朋友圈不随意晒信息。不要随意在社交软件上晒一些含有个人信息的照片,如护照、火车票、机票、登机牌、车票、位置等。

4.不轻易填写调查问卷。网络上填写调查问卷、玩测试小游戏、购物抽奖、申请会员卡等活动,一般要求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不可信。

5.谨防冒充客服诈骗。诈骗分子模拟“9××××”银行官方客服来电,骗走用户信用卡卡号、有效期、卡片背面CVD码等信息。

6.及时更改密码。个人信息一旦泄露,涉及面会非常广。个人信息往往和银行账号、密码等重要信息联系在一起。应该立即更改重要密码,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7.及时提醒亲友。个人信心泄露后,犯罪分子可能会利用这些信息骗你身边的亲友。一旦发生信息泄露,应当在第一时间通知你的亲朋好友,以防他们上当受骗。



晓保提醒


人为倒卖信息、PC电脑感染、网站漏洞、手机漏洞是个人金融信息泄露的四大途径。


对于消费者来说,除了加强对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的重视,还要加强对电信诈骗的警惕。一旦遇到他人索要验证码、密码的行为,务必通过多种渠道确认对方身份是否真实,才能更好地避免受到损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