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分
1. 刘起:7分
电影学博士,电影杂志编辑。
原作的哲学思考以及押井守作品所具备的人性深度,对于好莱坞商业片受众来说,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作为一部以视觉效果为卖点的好莱坞大片,舍弃这些简直是一定的。主要的戏剧冲突被设置为传统的个人英雄与大公司的对抗,这样,也就将少佐的个体迷思具象化为被灌输的虚假记忆和被丢失的身份,科技伦理和存在主义哲学命题于是被转化为简单的正邪二元对立。少佐母亲这一情节的设置,也体现了好莱坞类型电影最重视的家庭价值观,最后与母亲的拥抱是英雄回归家庭的典型书写方式。
未来城市空间的赛博朋克感实在太迷人,机械冷冰的都市与阴暗杂乱的底层空间的异质感也很棒。动作场面的节奏感把控一般,毕竟导演鲁伯特•桑德斯拍过超级大烂片《白雪公主与猎人》,选择他来导《攻壳》简直是莫名其妙,还好原作足够强大到没有被他彻底毁掉。
2. 秦婉:7分
凤凰电影策划。
从非日漫粉的眼光来看,前作的著名场景还原得还不错,在香港取景的空间造型感也很有风味,不愧是赛博朋克的概念圣地。片尾改编后的配乐音效也是个亮点。这个版本说到底包裹了西方科幻片的外壳,又杂耍式地夹杂了东方元素,点到即止,却又平衡拿捏,比如北野武的存在总是有着影迷才懂的乐趣,又比如比诺什的文艺性质也令影片显得更柔和。至于是Shell在先还是Ghost在先,就是导演的境界问题了。
3. 大奇特:7分
欧美老电影爱好者,DVD收藏发烧友。
精气神儿忠于95剧场版,利用真人演出的优势,设法增添情感维度。除了维系视觉高保真外,有几场戏与95版如出一辙。也在探讨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和差异,但为了迎合西方观众做了减法,一些东方哲思也是偏西方思维了,这是商业上的妥协。但在好莱坞的日本改编作品中,仍是一个值得鼓励的惊喜之作。
4. 韩松落:7分
作家,影评人。
在我的感觉里,《攻壳机动队》里的那个世界,是一个阴森可怖的世界,每一个念头,每一个人都活在钢丝绳上和刀尖上,都活在花马上要离枝的那一个瞬间。而斯嘉丽·约翰逊版里的那个世界却过于积极,过于有依傍。电影是结实的,经得起推敲的,但是就少那么一点心慌慌、暧昧不明的脆弱。
5. 西帕克:7分
影评人,电影网站主编。
非常好莱坞式的改编,和漫画宇宙完全不同,而是一种自成一格的华丽视觉风格。原版的哲学思辨被改为阴谋论悬疑风,适配了更多数观众。亚洲元素非常亮眼,对于素子变白人也有了合理的解释。
6. 开寅:6分
法国巴黎索邦大学电影学博士,电影理论学者。
合格的商业科幻作品,不庸俗也没有太多美国电影中尴尬流俗的拗情时刻。很多人对少佐凭空多了个妈感到泄气,但其实这段处理得生活化而有节制,又给了她不多的机会展示相对平和内敛的一面。不过和95版神作比依然有三大缺陷。
首先,美国人理解不了少佐坚硬外壳下其实有着某种柔软的内心情绪,它和影片中由身份认知错位而产生的困惑、失落、迷惘和愤怒都不一样,是一种性格特征设置(在95版中这一点才是傀儡王意图在少佐身上获取的)。正因为抓不住这一核心,真人版少佐才会一味强硬冷酷导致人物层次感尽失。而也正是要突出这种反差,95版才会在影片中塑造一个外在肢体无比强悍的女性形象,无坚不摧,而最后坦克决战中她的肉体崩溃才会如此悲剧性动人心魄。真人版完全打乱了95版这种灵魂与肉体的内外反差关系设计,在影片中让少佐不断被击倒控制,使得结尾的肉体断裂失去了意义。
其次,95版中对手的网络无形化是对少佐渴望克服内心柔弱而获得强大心理支撑的启示,让她意识到无形的灵魂强大远比有形的肢体坚硬更加坚不可摧,这正是ghost
in the
shell的原意。真人版拆掉了这实质上原作的心理基石,赋予少佐对手一个有形外壳,其思想深度立即下调了几个档次不止,无法同日而语。
最后,真人版动作场面节奏韵律感实在太差,一味子弹横飞拳脚相加的乱打,与95版原作动静结合、以静制动的动作设计思路完全背道而驰,是外在观感上最大的败笔。
7. 王昕:6分
电影研究者。
剧情被改成了典型的好莱坞模式(前半段讲出当代世界的残酷真相,结尾通过枪杀惩戒一个绝对的恶人、大boss将这种批判与揭露安全回收)。控制着武装力量的科技巨头,所处的正是他们为受害者创造的虚假记忆里恐怖分子的位置。杀害/抹除对人机结合持有异议的人的肉身,篡改记忆让他们为公司/政府猎杀「恐怖分子」——这种创造记忆的行径正是今天无处不在的媒体操控,也是全球反恐战争越反越恐的症结。打破雾障、澄清记忆,让复杂的真实涌现,本是尝试寻找新出路的开端,然而影片仅通过杀死一个概念化的恶人,便让主人公重回开头的阶段,继续充当暴力机器的打手。揭露而不反思、记忆不被调用,自由选择又从何而来,空洞的人性正是好莱坞改编版的遮羞布。然而此片的价值也与大多数好莱坞科幻相同,它毕竟提供了技术主义才能达成的众多奇观场景,在那里我们可以抛开剧情安放自己的乌托邦与恶托邦。
8. 迷影兰波:6分
电影从业人员。
这个片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骨子里对人类义体化和人体加强的大趋势是怀疑的、排斥的,这跟动漫原作持开放态度背道而驰,且有意无意故意疏忽电子脑(AI)的真正强大作用,只把它当作一个界面接口使用。这主要是东方文明向来有轮回转世的传统,所以,对「唯灵论」不像以基督教伦理为根基的西方文明那么看重和禁忌吧,所以叙事重心也随之腾挪,对AI觉醒、人机交互、人机一体,及什么是灵魂、什么是进化的哲思价值也含含糊糊,随之下降了一个档位。傀儡师和素子合体对于人类最终由有机界跨入无机界的深刻涵义,这片是缺失的,开场够惊艳,如果只看视觉效果,及穿着「内衣裤」的斯嘉丽打架还是值回票价的。
9. 汽车大师:6分
电影撰稿人。
还是意想中的好莱坞移植,人物、主题全盘庸俗化,素子形而上的存在困惑变成了找妈妈的回归之旅。编剧一边夹入各种原作枝叶讨好粉丝,一边要为白人演少佐安置缘由,未免太累;邪恶公司的反派设置更是落入科幻片最大滥斛。但视觉上的亮点真不少,比《极限特工》、《美女与野兽》之类的庸常大片养眼多了。尤其色彩上几乎每个镜头都有冷暖调性融合,夜灯一起就有了银翼式的妖娆霓虹感,能维持这样的视觉一致性,美术指导干了桩了不起的活。潜水后上船这场戏挺有总结性,前面实景里素子和巴特在做些聊些什么我完全不关心,却饶有兴致想把后景虚焦的未来尖沙咀看个究竟。
10. 胤祥:6分
电影学者。
不明白赛博朋克是嘛玩意儿看这个就行了,妥妥这个类型的视听新标杆。艺术指导和特效都是奥斯卡提名级别的。北野武有点违和(本来期待听他说英语的,哈哈哈哈),所以十分希望再看个日语吹替版。就动漫感而言其实不如《环太平洋》做的好(《环太平洋》那是妥妥儿EVA的既视感啊)。讲真,原作算是邪道漫,改成这么一个标准的美式超级英雄片(选了寡妇姐还有跑儿吗?)那真是走错了路,所以硬往《谍影重重》上面拐……哲学思辨搞丢了还不是最糟心的,意识形态之保守简直令人细思恐极——这才是糟蹋原作的地方。
11. 胡续冬:6分
诗人,译者,随笔作家,执教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无罪》个人认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根本无法超越的,无论是它触及话题的深度还是它令人震颤的画面、音乐,都提前在任何打着「攻壳」旗号的后来者身上狠狠打上「平庸」二字的烙印。这一版好莱坞真人版在《无罪》面前就好比一帮洋混混在中国地方电视台的次要晚会上唱了个《茉莉花》。哲学问题、文学引用就不说了,就是未来都市的画面也远不如押井守的精细且宏阔。
没错,我爱寡姐,然而她壮美敦实的身躯更适合啪啪啪,而不是用来演绎少佐。
12. 徐元:6分
电影媒体人,曾任《电影世界》主编、时光网及《大众电影》副主编,现为《人间电影大炮》制作人。
在这个被美国殖民的未来日本,警察们有击毙罪犯的特殊执法权,到处都弥漫着无法无天的狂欢气氛。此刻,一个拥有完美肉体的女警察发现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她像杰森·伯恩一样,只身对抗体制之恶……剧情梗概非常拉风,但拍得异常稀松,全片除了下工夫的美术置景,其他真是乏善可陈。不过,要是没看过押井守的动画版,还算是标准的、能看的二流好莱坞科幻动作片吧。
13. 电子骑士:6分
影评人,在《科幻世界》开有科幻电影专栏。
原作确实是神作,改编很难企及。不过总体感觉还不错,没有毁掉经典,只是神韵上差了。影片风格性很强,画面颇有赛博朋克风格,延续了《银翼杀手》等作品质感,对原作的画面还原度能有8分了吧。寡姐在片子里美极了,特别是那双眼睛!最遗憾的是傀儡师这条线,改动有点大,使得结尾没有震撼的感觉。喜欢科幻电影的影迷还是值得一看的。
14. 悉尼卡通:6分
影视剧编剧,影评人。
不差,对押井守的第一部剧场版做了不少有效还原,视觉风格上可能还是《银翼杀手》的影响更深。至于深度与广度,确实有相对收缩,除了铁杆攻壳粉之外,也是意料之中的修改。离神作很远,尚可一看。
友情提醒:全片色调偏暗,又是3D,一定要找一家银幕亮度足够的影院观赏。
15. 桃桃林林:6分
影视自媒体人,运营微信公众号「桃桃淘电影」、微博「桃桃淘电影」、优酷视频「桃淘好莱坞」和「本周院线新片」。
更愿意将其看成借用原作设定的一个衍生作品。如果仅是当科幻动作片看,还是挺酷炫的,导演鲁伯特仍然在视觉上保持水准,整体场景设定仍然很带感,多文化混合的设定。同时,一定要放弃攻壳原著,这东西没法比。斯嘉丽·约翰逊仍然很美,无论是发型还是服装。
16. 亲切的柚子:5分
影迷,微信公众号「柚子年华」。
视觉还原度较高,故事做了通俗化的改编,显然是为了争取更多观众。但原作的精髓在这部电影里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编剧也没有更多的想法。除了几场动作戏外,整体的表现还是令人失望的。现在的好莱坞越来越习惯于用经典电影的美学基础视觉元素来包装一个庸俗的故事。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显然《攻壳机动队》属于后者。
17. 独孤岛主:5分
电影文化研究者,选片人。
改编版完全成了美式身份认同套路,除了城市环境的表现力还可以,其他都比较平庸。
18. tyger tyger:5分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文系硕士导师,电影学者。
把动漫作品改编成真人版,我一向不以为然,是为了证明二维的事情咱三维也能做吧。
19. 风间隼:4分
影评人。
美国人只能抄来攻壳的「满」,却抄不来攻壳的「空」。素子之所以是女金刚,并不在于她的义体有多强,那是她最不爱惜的部分,而是她对待生命的前卫态度。这种彻底无私的主体性与西方一神教传统截然不同,而是既属于未来,又属于东方,正如《庄子·大宗师》所言「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剧场版「傀儡师」的故事正是讲述她如何走向觉醒的最精彩部分。美国人焚琴煮鹤,把它改编成了《超脑24小时》之类大路货的姐妹篇。「米拉」、「久世」、街头叛逆儿,还有个老妈,这都是什么鬼?主创一门心思讨好美国青少年观众,完全无视原著的深邃主旨。从形到神都充斥着一股浓浓的红脖国山寨味儿。
最后,我要写长评的话,题目就叫《论发型师决定电影成败》。
20. 妖灵妖:4分
电影文化工作者。
影片所有好的地方都来自于之前的动画剧场版,其余的就显得多余,特别是东西双母设置,直接改动了原著最重要的设定,让这次东为西用走向了无趣的俗套。
往期精彩内容
影向标 | 范伟的演技救了这部时空穿梭的电影
影向标 | 有人赞美《嫌疑人X的献身》,有人则不
影向标 | 《绑架者》除了尊重男主角,其他都是瞎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