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公的朋友圈很怪,
全部都是发的自己做的菜和每天散步的截图。
婆婆的朋友圈更怪,
每一天发的都是孙子,
多的时候发十几条,少的时候发两条,
一共发了1620条小视频,
全部都是我的儿子,没有其他内容。
他们朋友圈的背后,
藏着各自不同的爱与感情。
其实,他们和众多读者的父母一样,
对家人的爱、对子女的爱,
很单一、很单纯。
▲
2015年6月23日,公公来重庆看孙子。
婆婆在重庆
1620条全是孙子
我丈夫是江苏省扬州市人,
我们大年三十当天赶回家,公公为了让我们可以吃上年夜饭,自己亲自做上了。
我的记忆里,
59岁的公公是大男子主义,婆婆总是说:“结婚几十年,酱油瓶倒了,他都不会扶起来。”
婆婆这两年一直在重庆照顾我们,从2015年5月23日,我的儿子“豌豆”出生后,公公变成了“留守公公”,偌大的江苏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婆婆刚走的那一个月,每晚10点孩子熟睡了后,婆婆总问同样的话:“老伴,你今天去哪里吃饭的?你出去锻炼身体没有,我不陪你散步,你也要自己散步,不然你三高降不下去。”
因为孙子,还没有退休的公公只能留在江苏老家,婆婆到重庆带孙子之前,结婚30年的婆婆和公公很少分开过。
每一天,婆婆都会记录孙子的近况,然后发到朋友圈里,这样远在江苏的公公就可以随时拿出手机看。
“今天去游乐园玩了,快转过来,我给爷爷拍一下。”婆婆每天都会这样念叨,只要是孙子有趣的、新鲜的、让人发笑的,她都会立马拿起手机记录,生怕远在江苏的爷爷错过孙子的一点一滴。
婆婆的微信是2015年5月23日、孙子出生那天申请的,里面1620条微信朋友圈里全部是孙子,再没有其他任何主题。
▲婆婆发的朋友圈和公公发的朋友圈
公公在江苏
只有散步和做饭
公公的朋友圈,每天记录着自己散步的路径和自己做的饭,也没有其他主题了。
“我得让你妈在重庆放心,我在江苏一个人会做饭了,也每天坚持在散步!”
公公是个不爱用手机的人,因为婆婆在重庆,他希望让她放心。
▲公公在家一个人做的饭
2016年12月11日,
公公开始学做饭,这是他第一次做饭,这几十年都是婆婆照顾他,婆婆在重庆看见后高兴地说:“还是孙子改变了他,我跟他说以后要来带孙子,别每天出去吃,身体不健康给儿女添麻烦。
”他每一次做饭都要记录给婆婆看。
▲
公公的朋友圈每天记录着自己散步的路径和自己做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