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旗下期刊《肿瘤生物学》宣布一次性撤回107篇来自中国的论文,原因是同行评议造假。如何看待学术造假问题?不妨先换个角度,看看海外如何讨论学术期刊的使命,以及什么样的媒介可以取代期刊更好地传播新知与创见。
最早于17世纪出现的科学期刊曾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如今却跟不上科技进步的步伐。这类期刊已经确立了一系列的出版惯例,例如坚持对所提交论文进行独立的同行匿名评审。此举是为了维护科研过程的可信度,不过近年来却遭到越来越多的攻击。
在顶级刊物发表论文是科研人员奠定事业的基石,而非骗取科研经费、谋取科研名利场进身之阶的垫脚石。一种批评是,既然大多数非商业性科研工作由政府支持,其成果就应免费公布。换句话说,阅读和订阅期刊就不应该花钱。第二种批评是独立同行的匿名评审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耗时过长,这延缓了科学进步。更有一种怀疑是匿名评审过程可能被利用,对手也许会阻挠发表,亲故则可能互为方便。总之,如何让同行和大众最快了解科研新成果,是西方研究者反思期刊的出发点。推动科学进步,第一时间分享最新学术成果,应当是学术期刊存在的唯一理由。
今年1月1日,全球最大的科研工作赞助方、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两年前提出的一项政策正式生效:基金会支持的研究一旦发表成果,必须要让所有人都能自由获取。此举为科研论文发表指出了一种明确的替代方案,也指明了这样一个未来:即使期刊不会被完全取代,学术界至少也将不再是“期刊至上”了。
现代科技和科研赞助方的推动,能否让出版物重新成为科学的仆人,而不是对它发号施令的人?
欢迎登陆《经济学人·商论》App浏览四月刊文章《时间到了》了解更多(一键切换,双语阅读)
互动有礼
学术期刊该被革命了吗?
欢迎在下方“写留言”参与评论
每周点赞数前三名的读者将获得礼品
了解世界,不仅是读懂英文那么简单
读《经济学人·商论》,每天1元钱
一年砌就看世界的高度
现在订阅更可获赠商论全新定制版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