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政国关分析
本公众平台主要推送国关经典文章,国关考研,国关人物,青年学者原创文章,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时政国关分析

凌胜利论特朗普权势个性

时政国关分析  · 公众号  ·  · 2025-02-05 09:3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凌胜利(中评社 海涵摄)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凌胜利不久前参加由中评智库基金会、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论坛主办的第四届“双C论坛:特朗普回归白宫与中美关系未来四年展望”并进行了发言。凌胜利表示,特朗普回归白宫,对于中美关系而言有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包括经贸、科技、台湾问题,以及中美在全球领域的合作。美国大选中,关于特朗普为何能大赢的原因分析五花八门,不过最突出的优势主要有两点。一是胜在经验,也就是说和哈里斯相比,特朗普更有经验,这可以给美国选民更多的安全感。另外一个是胜在经济,现在美国的经济民生问题堪忧,包括通胀居高不下,使得选民更倾向于“特朗普搞经济还是有两把刷子”。所以,美国大选反映美国选民是务实的,国内经济问题更多主导美国选民的投票偏好。

凌胜利指出:对我们来说,白宫易主对于中美关系有什么影响?和特朗普第一任期相比,可能我们对他的行为风格会更加瞭解,特朗普也会更加强势,当前的他是有权有势有个性。 一是有权 ,无论是总统大选的选票,还是国会选举,共和党都是一边倒的胜利,也就意味着将来特朗普在政策的推行和立法方面可能会更加的顺畅,基本很少会遇到国会的阻力。

二是有势 ,这和特朗普的行为风格有很大关系,他是一个比较专权的人,或者说比较重视权力,不太愿意放权的人,而且他对于敢挑战其权力的人态度非常强硬。这就使得其他人更多会顺从而不是冒犯他。其实从美国盟国对特朗普的态度改变可以看的非常明显。其第一任期时,一些盟国领导人还敢于向特朗普说“不”,表达出于美国不同的意见。不过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其盟国估计对特朗普会更多的配合,至少冒犯的可能性会减少。

三是个性 ,特朗普的很多想法经常发生变化,他很灵活,有不确定性。所以在中美关系当中,和第一任期就相比,他的第二任期有比较大的不同,因为第一任期他没那么有权有势,他还是有一点担心,就是作为一个政治素人能否处理好国家大事,这也促使他第一任期初期还是任命了一些有专业知识背景、有职业经验的官员,而这一次他更多的是选择和他价值观趋同的人员,而不是考虑专业技能匹配。当然,专业技能也有考虑,如果说两者之间出现冲突不能兼顾的话,肯定是选择和他价值观更趋同的,所以,这就意味着第二任期的政府会更加专权和强势。


尽管其政府内部也有不少问题,包括商人帮、军人帮等可能会有一些分歧。但毕竟特朗普有权有势有个性,这些问题在短时间内可能都不会成为他的麻烦。因为他和以前的总统不一样,特朗普并非职业政客出身,所以他可能不会花心思去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或者说至少不是他的优先任务。

关于台湾问题,凌胜利说,特朗普在第一任期还没上任前就提出台湾问题可以做交易,当时遭到中方的坚决反对,使其意识到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前提条件和政治基础,不是可以随便交易的筹码。因而特朗普第一任期时期,虽然对台湾不断进行军事援助或军售,但明面上还是坚持“一中原则”,并未出现军事危机。到了拜登政府时期,其实是在虚化“一中原则”,实际是加强美台关系,但也尽量避免出现台海危机。

现在我们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对台政策目前不确定性可能更大,但是灵活性可能更强。如果从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包括他在2024年大选期间的表态,其实可以发现特朗普对台湾问题是保持模糊态度,既没有斩钉截铁地说一定会保卫台湾,也没有说要放弃台湾,所以台湾在他的政策里面,主要还是放在中美关系里面,把它作为交易筹码,他会拿这个筹码敲打中国。所以我们可能要警惕,关于台湾问题是重中之重的表态是必要的,但实际上跟美方的表态并不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最重要的办法。因此,一方面,需要表明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要增强中国对台湾问题的自主可控性,增强抗外部干扰能力。

可以预计,特朗普肯定会将台湾问题作为筹码不断炒作,甚至是激化台湾问题来和中国博弈,但实际上特朗普是个“和平主义者”,不愿做赔钱的买卖,所以在台湾问题爆发军事冲突,这是特朗普政府无法承受的,而且一旦中美关系完全走到这个情况,美国也会面临着战与和的选择问题。特朗普精明敛财,所以他是不愿意介入台海军事冲突。


凌胜利说,如果把台海危机升高到一定程度,就意味着特朗普政府面临着兑现承诺的信任危机。因此,特朗普一方面会加码去激发矛盾,但另一方面还是会有一个上限。因为中方已经把这个问题表现的很明显,而且从佩洛西窜访台湾以来,我们对台的举动已经显示了非常强的意志,包括现在环台湾岛的军事演习,这是促使美国对于介入台湾问题的成本预期的增加。所以,相互都在提高对方的成本,但是出现大的冲突风险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更需关心的可能还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战等问题。在贸易问题上,特朗普的表态也非常明确,一是对所有的进口的商品加10%的关税,对中国是要60%,对操纵汇率或不使用美元的国家可能要100%,甚至要说取消全部的和中国的贸易,所以其实这个思路和他第一任期非常相似,即谈判的筹码具有多样性。他希望通过不断加码的方式来施压,然后强迫他的谈判对手尽早缴械投降。但问题是如果在前面的一个筹码达成共识之后,特朗普政府是否能保证后面不会变卦,不会有新的筹码,所以这是很复杂的。当然,贸易问题也反映很明显,一些贸易可能很敏感,但是一些普通的民用的消费品可能对于美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因为即便是加了关税,买中国东西也还是更便宜,所以美国民众肯能还会买。

凌胜利认为,显而易见,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延续了其此前四年任期期间所采取的贸易战和关税大棒手段,有所不同的是更加细化和系统,形成一套完整的以关税和最惠国待遇等为工具的对他国经济施压方法,其中更是将中国进行区别对待。特朗普的严苛贸易政策将对中美两国和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该贸易政策将严重打击中美两国经济。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研究发现,对某些进口产品加征关税可能导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减少0.64%,中国减少0.68%,这会导致美国消费者面临更高的商品价格及潜在的就业损失。如果中美之间的贸易完全取消,则会双方经济的影响会更为严重。与此同时,这种激进的贸易政策也会引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受阻,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贸易秩序,使原本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会雪上加霜。


但在高科技领域,特朗普现在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拜登立了很多法,这些立法特朗普还会接着延用,甚至还会有新的立法。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可能性,就是像马斯克等人对美国政府对高科技领域的一些监管,感到不太满意,包括特朗普本人在竞选中强调不会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来要求美国企业或者盟国的企业来配合政策。

凌胜利说,在高科技领域,美国政策可能的调整对中国来说有三方面的影响: 第一,美国政企的合作会不会有什么变化,如果政府不给企业提供补贴,企业还要不要完全追随政府去进行科技遏制,特别是在很多企业在华有着重要的市场利益。

第二,美国与盟国之间的合作是否有变化。 如果美国自己的企业和政府态度分歧,盟国的企业会不会配合。显然,美国对华科技遏制在当前与其盟伴体系的配合极为重要。这也意味着是美国的“小院高墙”或“大院铁幕”的有效性。比如在半导体领域,联盟合作就极为重要,日本、韩国、荷兰这些国家是否会完全去配合美国?如果美国对盟国不再提供胡萝卜,而只是大棒的话。一般而言,企业先要考虑它是要活下去,而不是所谓的“政治正确”。所以至少这两个方面的变数意味着特朗普在高科技领域可能会来势汹汹,但是能不能得到落实还不确定。

第三,从中美关系层面来说,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已经基本丢掉幻想,自力更生,其实反映了一方面中国对美国政策调整的松动性的预期很低,另一方面也反映尽管中美在高精尖技术方面还有差距,但中国的科技并未非常落后,在多数领域它还是够用,随着时间延续,坚持国产自主缩小差距,更加依赖于自身,才能促进中国科技自立自强。


凌胜利指出,国际安全方面,俄乌、中东、朝鲜半岛或者南海,这些都是中美关系有所涉及的问题。目前有不少报导认为特朗普的团队已经在为俄乌冲突的解决做了各种方案,其中一条重要的思路是实现乌克兰东部地区的自治和乌克兰加入北约之间达成交易。显然,这个交易的实现肯定非常困难。所以未来双方的谈判还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由于缺乏像以往美国那样的强力支持,乌克兰的态度会不会出现转化也有待观察。但是,特朗普肯定不会很快从欧洲撤出,这涉及到承担的政治责任,也就是说放弃了乌克兰对特朗普而言是要被历史追责的。所以他肯定不会很快放弃乌克兰,但特朗普会减少美国的责任,战略投入会变少,要求盟友承担更多,如果交易达不成,那么特朗普可能破罐子破摔。

俄乌冲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要不要在北约和俄罗斯之间有一个缓冲地带,可能分歧就在于缓冲地带是乌东地区还是整个乌克兰。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欧洲国家对于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什么态度,是否都是高度一致的,我对此是表示怀疑。如果乌克兰要加入北约,对欧洲国家来讲就是乌克兰要把其和俄罗斯的事情处理的相对乾净一点,不要把麻烦带进来。所以,不仅要考虑美国的态度,欧洲国家的态度也很重要,因为最重要的投票不是美国一票就能够决定的,所以俄乌冲突不会那么快解决。

凌胜利表示,中东局势中,美以关系很重要,在特朗普时期美以关系相对于拜登时期会有所改善。不过在美以关系之外,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可能会更加强硬,比如美国和伊朗关系会不会再度恶化,因为特朗普第一次执政期间就撕毁了伊核协议。这次特朗普重新执政会不会“秋后算账”,如果美伊关系再度出现大的冲突,将对中东地区局势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但从总体来看,中东地区的局势可能越来越难以得到公正性的解决。在中东地区,以色列可能也不需要美国太多的帮助,只要美国不阻碍以色列,实际上以色列的军事实力是够用的。因此,如果特朗普对以色列持一个更加放任的态度,国际社会去维护公平正义会更加困难,中东局势可能会更加糟糕。




记者:郭至君(北京)

责编:若若

来源:中评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