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布尔费墨
布老师心胸宽广,就事论事,从未见他恶语相向。我并不赞同他的某些观点,如知识产权问题,但就素养而言,他把一些教书育人者比了下去。布老师节日快乐!——薛兆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DA数据分析师  ·  Deepseek来袭,数据分析师会失业吗? ·  18 小时前  
大数据文摘  ·  风投式思维:哪吒2和DeepSeek背后的共 ... ·  5 天前  
数据派THU  ·  数据派志愿者招募 | 寻找最志同道合的你! ·  2 天前  
CDA数据分析师  ·  Deepseek爆火,CDA持证人如何确保不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布尔费墨

写给大学新生的话。

布尔费墨  · 公众号  ·  · 2018-09-03 09:00

正文

1 、大学不是用来学知识的,而是用来给社会分层的。大学文凭只是一张社会阶层通行证。

2 、学习是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是相伴终生的能力,所以不要让学校阻碍了你的学习。

3 、除非你打算当教授,搞科研,否则你大学期间要学会的首要技能,就是赚钱。


恭喜你考入大学!


如果你是今年 大学一年级 的新生,那么你需要读一读我的这篇文章。先警告一下,这篇文章的知识量可能比较大,需要很强的思维能力,同时又会触到很多人的痛点。希望你能带着智商,而不是情绪来看待我的分析。因为在现实面前,情绪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冷静的思考才能改变现实。


先问你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上大学?我经常说: 大学不是用来学知识的 。因为想学知识,去哪里都可以。例如,去公共图书馆办一张借书卡,并不需要高考成绩,也不需要几千上万的学费。再如,现在网络上的课程多如牛毛。如果你想学知识,只要一台电脑,一个 wifi ,你就能听世界各地的大师给你讲授任何的课程。


可是你没有。在一个高考前的考生看来,去图书馆博览群书,打开电脑听网课,都是浪费时间。你需要悬梁刺股,背水一战,才能考上大学。那么 你考大学就不是为了去学知识的 。你考大学,肯定是另有原因。这个原因就是: 大学是用来给社会分层的。 你需要通过高等教育,保住或提升自己的社会阶层。


在你十几年的人生中,可能很少接触到 社会阶层 这个话题。老师和父母要么对此一无所知,要么确实知道,但却讳莫如深。但是社会阶层无处不在。我刚才说了, 你考大学这件事本身,就是因为你需要保住或进入某一个社会阶层 。那么我们就需要详细了解一下 社会阶层 这个东西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了解了之后,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就比较的清晰了。


改革开放已经近 40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也已经近 30 年。中国社会在这三四十年之中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 80 90 年代,中国社会爆发了一场野生资本主义的革命,造就了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资本主义的转型。这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并且造就了 中国人财富的巨大膨胀


由于货币的超发,土地的管制,以及人口的涌入,近十几年来,一二线城市和其他城市的财富距离已经被房产价值拉开。目前一线城市的本地家庭,只要拥有 3 套以上房产,哪怕是最差的小破房子,家庭资产就已接近千万。在一线城市有一定职位和成就的人,如果买房比较早,资产很容易就过亿。


一二线以下城市,家庭资产在 8 位数及以上的,有一定职位和成就的人,他们在资产价值上虽然比不过一二线城市的人,但是他们手里的很多资源,也是一线城市的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所以我们划分社会阶层,不仅需要考虑家庭资产,更需要考虑 可调动资产 。那么这些可调动资产价值在 8 位数及以上的人,我们勉强把他们划分为精英阶层。


这些新晋的精英阶层普遍 缺乏安全感 。举个例子:有的一线城市 IT 精英,虽然年入百万,房产和其他资产数千万,但是他们的财富是在一代人之内突然积累起来的。他们的父母,也许是中小城市的眼界狭窄的普通职员。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许现在还生活在农村。


他们从原生家庭的培养,以及职业生涯之中, 并未学习到社会精英的消费习惯和思维方式 。他们也没有处理巨额财富的有关知识,只是跟着社会流行的思潮而随波逐流。大多数的人不愿、不会,也没有时间来思考宏大的社会问题。他们总是把这件事交给知识分子,包括媒体和各路意见领袖。


而媒体和意见领袖呢,往往沾染了知识分子的一些逆向种族主义的坏毛病。例如唱空本国,吹捧外国,散布中国崩溃论,制造社会恐慌。所以,这些新晋的精英,本来就 缺乏对于财富的把控能力 ,加上媒体不停地唱空房价,唱衰中国,他们虽然是大城市房价上涨的受益者,却纷纷想要卖房移民,把烫手的房子抛给 傻子 ,全家移居到 安全的 国度。



精英 们不顾一切地想要把孩子送出国。然后自己也要移民出去。这就产生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奇怪的现状,那就是 中上层人士基本不需要中国的高等教育。 在上海和北京,很多父母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为出国留学做准备。例如,上海的很多贵族学校,年龄横跨 15 个年级,从幼儿园小班一直到高三,都是以培养出国的留学生为目的。这些学校的学费,一般一年都在 6 位数。出国留学的成本则会更高。去美国读高中、大学和研究生,每年花费大概是 40 万人民币左右。


这就是我说的: 大学不是用来学知识的。大学是用来给社会分层的。 这些新晋的社会精英,未必在欧美国家生活过,也未必享受过欧美的高等教育,他们大部分可能连一本完整的英文书都读不了。他们之所以把孩子送去欧美国家,之所以需要给他们的孩子镀金,是因为出国留学是一件平民百姓消费不起的事情。 出国留学买到的不是教育,而是上层社会的敲门砖。 这是你关于出国留学要明白的首要事情。


因为既然你进入了中国大陆的大学,就说明很有可能,你的父母无法负担送你出国留学的上百万的费用。也许你对此耿耿于怀,也许你因此而怨恨你的父母。所以我今天要你记住的一句话,就是:大学的文凭,并不代表你具备某种特殊的身份或者能力,它本身最大的作用,就是给你 进入某个社会阶层提供一张通行证


而这块敲门砖、这张通行证的价值,本身也是在不断贬值的。因为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文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娱乐、社交、信息、财富,甚至是语言和人际关系,都在因为互联网,而进行着空前的变革。而 学校教育,则是工业社会留在互联网时代的活化石。 不信我举几个例子:


学校教育把男女青年按照年龄划分,组织统一的考试。好像 18 岁的男女就必须学会多普勒效应和三角恒等变换,知道苯酚遇空气变成什么颜色。其实完全不是这样。人的天赋不同,兴趣点也不同。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做文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这个社会有许许多多的行业是大学里没有的,有很多知识和智慧是学校里学不到的。


大学给每个学生分了专业,其实这也是没有必要。并不是每个行业都有大学的专业与之配套。也并不是每个专业都有光明的就业前景。一个高中生,包括他的老师和父母,对于 4 年以后社会需要什么,也可能是一无所知。这时候强行给大学生分一个专业,很有可能是浪费了学生和老师的时间,造成毕业以后就立刻失业的的现象。


而互联网呢,从来不问你是什么年龄,也不会给你分任何的专业,更不会给你分配一个闹哄哄的宿舍和一个什么都管的宿管员。在互联网上,什么时候学,去哪里学,学什么,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你通过互联网,可以和这个领域最顶尖的大牛学习。 例如在向我请教政治、经济、人生、情感、思维方式等问题的人群中,既有 18 岁的高中生,也有 48 岁的中年人。他们在某个领域的水平可能差不多,可以作为同班同学。


韩愈曰: 圣人无常师。 …… 是故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从今天的眼光看,韩愈的这段话非常符合 互联网的精神 :没有固定的老师。任何人都可以做你的老师。按需学习,因材施教,交流信息,互通有无。学习变成了成长的过程,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非死记硬背那些毫无意义的公式,没完没了地做题。


所以说,在学校教育扭曲、异化了教育之后,互联网才使得教育回归了它的本质。请记住我今天要给你们说的第二句话: 学习是一个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是一种相伴终生的能力,所以不要让学校教育阻碍了你的学习。


我今天要讲的第三点,也是和社会阶层有关。我需要你回想一下,你的小学、初中同学,那些没有参加中考和高考,也没有出国留学的同学,他们都去哪里了?他们是不是有很多初中毕业就去工作,或者上了个职高,就去打工了?他们为什么不要去上大学?


也可能他们有的不是上大学这块料。但很有可能的是:上大学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用。他们的父母意识到:上大学并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因为他们本身是没有资本,没有背景的家庭,大学并不能改变这些事实。而且因为上大学既花钱,又耽误时间, 还会让一个人对于自己所属的社会阶层有错误的认识 ,所以他们宁愿自己的孩子不去上大学,早早打工赚钱。


所以当你大学 4 年上下来,也可能你初中毕业就去打工的同学已经工作了 7 年了。 7 年是一个不短的时间。如果你在大学 4 年的时间里,除了完成学校的科目,通过考试之外,就是在打游戏,吃吃喝喝,淘宝买买买,什么实际的能力都没有学到,如果你的父母此时也不能帮你找一个好工作,需要你从零开始在社会上打拼,那么很有可能,你将竞争不过那个已经工作 7 年的初中同学。


如果你在大学的 4 年没有学到什么能够带来现金流的真本领,你就会发现自己将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情况:大学毕业,两手空空的你,如何去和海外归来的富二代、官三代竞争那些 需要关系、背景 才能获得的职位?你又如何去和那些已经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七八年的初中毕业生竞争那些 不需要关系、背景 就能获得的职位?这才是你真正需要恐惧的。


这就是我想给大学生说的第三句话:除非你打算当教授,搞科研,否则你大学期间要学会的首要技能,就是 赚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