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中国电建荣获'2024年度中国新型储能产业新质生产力源网侧储能电站项目领航奖',以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下属华东院总承包的青海宝库储能电站成功并网,采用新型构网技术,提高了效率并增强了电网稳定性。该电站的成功建设对提升青海电网的弹性、新能源消纳能力和惯性支撑能力具有显著效益。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电建荣获储能产业奖项
中国电建因在新型储能产业中的杰出贡献,荣获'2024年度中国新型储能产业新质生产力源网侧储能电站项目领航奖',该奖项由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与中国储能网共同颁发。
关键观点2: 青海宝库储能电站成功并网
华东院总承包的青海宝库储能电站采用创新技术成功并网,该电站采用'跟网+构网'联合运行的运行模式,总装机容量达224.5兆瓦/889兆瓦时,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和提高综合转换效率,具有稳定电力系统的能力。
关键观点3: 电站建设的效益
青海宝库储能电站的成功建设可以提升青海电网的弹性,增大新能源消纳能力和惯性支撑能力,提高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预计年充放电保守测算可增加新能源消纳2亿千瓦时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正文
发展储能新质生产力
开创能源转型新格局
近日,中国电建荣获“2024年度
中国新型储能产业新质生产力
源网侧储能电站项目领航奖”
为推动我国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贡献电建力量
“2024中国新型储能产业新质生产力”系列奖项由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与中国储能网共同举办,共设12个奖项。评选过程中共收到178家企业申请,约339万人次参与网络投票后产生。其中,中国电建所属华东院荣获“2024年度中国新型储能产业新质生产力源网侧储能电站项目领航奖”。
今年7月,华东院总承包的世界规模最大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项目——青海宝库储能电站,在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成功并网。
该电站采用“跟网+构网”联合运行的运行模式,总装机容量为224.5兆瓦/889兆瓦时,其中传统集中式跟网型储能系统116兆瓦/458.6兆瓦时,构网型高压直挂式储能系统108兆瓦/430.4兆瓦时。
与常规储能比,高压直挂式储能系统通过PCS的级联直接接入35千伏集电线路,减少了升压变压器等中间环节,提高了2%~3%综合转换效率。并通过构网技术和同步电压源的构建,实现了与传统发电机类似的电压源外特性,具备了在扰动前、中、后各阶段稳定电力系统的能力。
电站的成功建设可进一步提升青海电网的弹性,增大新能源消纳能力和惯性支撑能力,可极大提高电网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电站正式投运后,按年充放电350次保守测算,预计增加新能源消纳2亿千瓦时以上,可极大提升对青海省西州地区电网电压、频率和惯量支撑不足、短路比偏低等安全性问题解决能力,具有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编辑:饶舜
审核:王琦
素材来源:华东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