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作为一位资深养宠人士,建筑师张佳晶结合自己多年养宠生活的观察,设计出了国内第一家专门为宠物入住而打造的酒店。这也是爱犬“呆萌”去世前留给他的最后一件礼物。
文|孙雅兰
一个多月前,14岁零194天大的“呆萌”在一场安乐死手术中结束了血管瘤带来的痛苦。张佳晶不愿在医院目睹爱犬的手术过程,只是亲了亲呆萌的额头,说了声:“我走了。”他将呆萌的骨灰留在身边,直到一周后才将它埋葬。
我和张佳晶碰面这天,上海天气阴沉,气温比前一日陡降了11摄氏度,寒冷的秋意很快包裹了这座城市。我跟随张佳晶来到呆萌树葬的地方,这里位于徐汇滨江一带,紧邻西岸艺术中心,周围矗立着多栋互联网公司的高楼大厦。我们在一片空旷的停车场中停了下来,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张佳晶和几个建筑师朋友的工作室,他们在这里生活了9年,形成了一个艺术村落,如今已经被拆掉了。张佳晶熟悉这里的每一棵树,他一一指给我看,香樟树、桂花树、雪松……而呆萌生前最喜欢的就是那棵栾树,经常在树下发呆、玩耍、睡觉。“以前这里还有一棵大柳树,对面也没有这些高楼,夕阳洒在树上特别好看,丢一颗石子过去,一群鸟就哗地一下飞出来。”站在呼呼刮过的寒风里,张佳晶回忆着他和呆萌曾经共同拥有的快乐。
呆萌是一条拉布拉多犬。张佳晶形容它:“总是很安静地注视着什么,就像一个智慧生命。”他从未将呆萌视作一条宠物,更愿意称它为兄弟。过去14年里,呆萌陪伴张佳晶换过三个不同的工作室,一人一犬,走过了上海不同地段的大街小巷,也让他体验了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历程。如今上海的新工作室里,只残存着为数不多呆萌的痕迹,一些没吃完的狗粮、没用完的消毒纸巾、一张呆萌的工笔彩铅肖像,以及一幅呆萌睡在工作室门前的湿版照片。但在遥远的秦皇岛阿那亚,有一家名为“犬舍”的酒店,那是身为建筑师的张佳晶以呆萌为灵感而设计的一家酒店,是他更为长久的纪念。
张佳晶觉得“呆萌”更像个智慧生命,而不是宠物(受访者 供图)
犬舍被视为国内第一家为宠物入住而专门设计的酒店,位于阿那亚南端的一块三角地段,30间造型如同狗屋的房间垒成了两层,形成一种交错的叠合模式,清水混凝土的建筑材料造就了灰色的统一外观,周边还有宠物钟爱的草坪和海滩。2018年,阿那亚创始人马寅找到张佳晶,原本是想委托他设计一栋青年公寓,方案进行到一半时,马寅改问道:“能否设计成一家宠物酒店?”并告诉他,很多去游玩的人都有携宠入住的需求。这个建议瞬间令张佳晶兴奋起来,“这正好是我内心极大的一个需求,养狗人太需要这样的酒店了”。过去十几年里,由于几乎没有酒店能接受70斤重的呆萌入住,张佳晶几乎放弃了年轻时热爱的旅行,长时间的差旅也变得不可能。张佳晶不喜欢将呆萌送去宠物店寄养,担心会引起它的应激反应,每当需要长时间外出,他都将呆萌送给朋友照顾,时间一长朋友也失去了耐心。如今他能想起的最近的一次长途旅行,已经是12年前了。“有些酒店说是宠物友好,其实根本不是为宠物准备的,我只能带它住城郊的民宿。”
从业近30年,张佳晶设计过学校、幼儿园、公租房和高档小区住宅,但犬舍是他自己感觉最得心应手的一次设计,对方给予了他自由度,让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来规划。犬舍的名字也是张佳晶取的,听上去宠物才是这里的主人,他的想法是:“真正养狗的人是不会在意这些的。”设计之初,张佳晶找不到先例参考,更多是在设计中融入自己在养宠生活中的观察和体悟。在最初的方案中,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解决宠物入住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外出携带最多的犬类。基于多年的观察,他发现狗和狗相遇时很容易产生敌对情绪,互相叫嚷甚至撕咬,有时主人也控制不了。于是,建筑的设计要尽量避开宠物的对视和相遇。张佳晶摒弃了传统的廊式设计,犬舍的30间住房拥有各自独立进出的动线,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单元,避免宠物在走廊或楼梯等交叉通道相遇。房间的窗户朝向也需要错开,各单元的主要朝向(居室卧室)向周边布置,次要朝向(浴室卫生间)向内院布置,以此防止宠物在视线上的交会。
位于阿那亚的犬舍,造型如同狗屋,两层交错叠合(受访者 供图)
解决了有可能发生的矛盾后,还需要考虑到住客在舒适度上的需求。不同于一般宠物友好的酒店将人的需求放在首位,犬舍对宠物的习性和喜好给予了同等的重视。结合结构、防水、保温等必要的规范,犬舍采用了清水混凝土的整体结构,外墙则使用哑光透明的聚脲防水涂料,这种涂料可以有效防止狗尿和猫尿的渗透和腐蚀。考虑到宠物入住后的卫生清理问题,张佳晶将地板设计成易于擦拭的砖块,还在酒店入口处安排了为宠物冲脚的装置,以便第一时间处理宠物外出归来时携带的沙土。一些分布在室内不同角落的小窗,成为张佳晶极力想保留的“宠物视角”,因为位置很低,刚好契合宠物的身高。张佳晶考虑到,有时主人外出不方便携带宠物时,它们留在房间难免会感到无聊或者孤独,透过这扇小窗至少可以看看风景。
在张佳晶看来,人和宠物的相处模式因人而异,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跟宠物睡在一起,也不是所有宠物都喜欢跟人睡在一起,因此有必要创造出彼此独处的空间。他将6米高的房间设计成两层的loft结构,一楼作为客厅,二楼作为卧室,房间备有可以挪动的宠物睡垫。一楼开辟了一处榻榻米空间,作为多人入住的备用,楼梯处的夹层还可以作为人和宠物的趣味逗留空间。考虑到有些短腿狗和老年狗上下楼梯比较困难,他在后期又增设了三间平层房型。
在室内设计方面也需要兼顾人和宠物的双重需求。犬舍的主理人杨浩雍告诉我,室内家具和软装全部采用了耐咬耐撕的材质,并且不含有害宠物健康的成分。酒店同时会提供宠物所需的基本生活用品,包括尿垫、狗盆狗碗、宠物零食、牵引绳、吹水机等。当主人外出时,可以将宠物寄养在酒店的SPA里,全程提供监控以供主人检视。犬舍的清洁成本通常远超仅供人入住的酒店,从清理毛发到消毒,再到通风除味,一套流程下来往往会持续一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
考虑到人宠共住时的不同模式,犬舍室内设计成双层loft结构(受访者 供图)
虽然已经实现充分的宠物友好,犬舍依然做不到向所有宠物开放,德牧、杜宾、罗威纳、恶霸犬等猛犬被限制入住,异宠和牲畜也不在可携带之列。与此同时,犬舍并非只面向养宠人士,酒店营业至今,非携宠人士入住的比例最高达到8%。这些住客往往都喜欢小动物,来犬舍是为了感受这里的氛围。入住之前,酒店会电话跟客人沟通能否接受宠物入住过的房间,以此达成充分的知情。
早在2018年设计之初,张佳晶就计划带着呆萌体验一次入住,希望让它“拥有一个圆满的狗生”。三年后犬舍落成,因为不想托运呆萌,张佳晶带着它驱车1400公里从上海奔赴阿那亚。途中两天他发现,除了上海和北京的郊区,几乎没有可以携宠入住的酒店,为此他不得不抓紧时间赶路,“开到后面精神都不集中了,体力已经到达了极限”。在犬舍住了五天,切换成用户视角以后,张佳晶对自己的作品基本满意,但仍然不免留下遗憾。那时呆萌已经11岁,不再是年轻力壮的“壮汉”,爬起楼梯来有些吃力,张佳晶只好抱着他上下楼梯,“我没想到有一天它也会老”。过去呆萌腿脚还很灵活,在工作室爬上爬下都没有问题。犬舍的地下一层是阿那亚的公共食堂,张佳晶曾建议将其改造成宠物友好的餐厅,始终未能如愿。“很多餐厅狗不能进去,要关进外面的笼子,这与我的价值观相悖,我宁愿把它放在家里。”张佳晶说。
那是张佳晶和呆萌唯一有过的一次长途旅行,此后呆萌越来越老迈体衰,再未离开过上海。张佳晶至今还能想起呆萌第一次看到大海,在海里兴奋扑腾的样子。
张佳晶在他的新工作室里,爱犬“呆萌”的痕迹只剩下几幅照片(李江松 摄)
呆萌的到来,对张佳晶其实是个完全的意外,14年前,他被迫接受了这个生活的闯入者。那时,一个朋友花了1.5万元买下这条欧洲冠军犬的后代,目的是陪伴两个孩子成长,没想到幼年犬飘起的狗毛被小孩吸入后引发了哮喘,朋友只好将它送人。一开始,呆萌被送去了一户住在三室两厅公寓楼的人家,活泼好动的呆萌有些腾挪不开,总是随地大小便、乱咬家具,不受规训,时间一久,开始变得郁郁寡欢。几经辗转后,六个月大的呆萌被送到了张佳晶手里,那年他刚在上海华山路租下一座老洋楼作为工作室,楼里分为上下两层,还带有露台和院子,足以让一条大狗满地撒欢。
那时的张佳晶对狗毫无兴趣,只是出于一种责任感收养了呆萌。刚开始,他形容自己像个只管吃住的“继父”,根本谈不上关心和爱,那时候陪伴呆萌更多的是工作室的伙伴。随着原来的同事相继离开,他才不得已承担起照护呆萌的主要责任。渐渐地,张佳晶很少再在晚上外出应酬了,那是他陪呆萌遛弯的时间。有段时间,他发现呆萌很爱舔爪子,舔到伤口长期不能愈合,一查才知道这是焦虑的表现,他试着每天爱抚呆萌十分钟,它这才慢慢不舔了。
呆萌天性喜欢自由,在华山路的8年里,张佳晶一直让它睡在室外,在雨棚下面为它做了一道折叠门,放了一个沙发作为它的狗窝。呆萌8岁时,有一天趴在地上就站不起来了,张佳晶这才意识到它老了,得了老寒腿,他开始给它喂羊奶和软骨素,拖它晒太阳,又在自己的办公桌下给它搭了狗窝。他像照顾老人一样照顾呆萌,仔细给它掏耳螨、剔牙齿、擦屁股。得了血管瘤以后,呆萌的病情快速恶化,有时会拉血水,大小便也失禁了。一次呆萌窜稀,拉得满屋都是,干了以后结实地粘在地板上,张佳晶只好拿着小刀一点点地铲,铲到心情崩溃,“从来没想过我能做到这样,是呆萌给我上了亲情的一课”。
很长一段时间里,一听说有人计划养宠,张佳晶的第一反应是劝退,“你能做到像我这样吗?”在他看来,如果没有足够的责任心,养宠是养不长久的。他以自己多年的遛狗经验观察到,在徐汇滨江一带很多狗的年龄都偏大,主人都是一些老头老太太,而华山路老城区一带的狗年龄都很小,一问都是一岁或者两岁,牵狗的都是些俊男靓女,“那些老狗都去哪儿了?你可以想象一下。始乱终弃的人太多了。被抛弃最多的是猫”。呆萌去世后,张佳晶在感到难过的同时,还隐隐有种解脱感,“忽然觉得自己不用承担那么重的责任了,以前我每天都要想怎么照顾好它,怎么让它开心,让它活得再长一些”。
《宠物医院》剧照
呆萌的陪伴让张佳晶感受到了类似亲情的羁绊,“不仅仅是呆萌依赖我,我也依赖呆萌”。从小到大,张佳晶与父母的关系都有些疏远,他觉得弟弟才是被偏爱的那个,而自己总是受到更严苛的要求。张佳晶从小学习优异,考上了同济大学的建筑系,努力做到了父亲想要的优秀,内心却一直难以释怀,“感觉他只关心我成绩怎么样,成功不成功,从来不会问我吃得好不好,身体怎么样”。有一次,张佳晶去同学家,看见同学被他妈妈一把抱住,捧着他的脸说:“儿子又瘦了。”他当场就被这种亲密的身体接触震住了,那是他从未拥有过的。后来他经常抱呆萌,终于意识到,“当你触碰到一个身体,那种亲切感是无比强烈的”。
相比之下,父母对弟弟的要求却宽松得多,跟弟弟的关系也更加亲密。后来张佳晶才明白父母的用心,弟弟出生两个月后被诊断出腹肌瘤,被医生宣布活不了了,一场手术后,弟弟顽强地活了下来,但也遗留下一些先天不足。小时候张佳晶和别的孩子一样,喜欢欺负弟弟,嫌弃他笨,连端汤这种小事都做不好。即使长大后懂事了,面对弟弟不断制造的状况,他也忍不住总发脾气,每次“发作”完又很内疚。父母去世后,他成了弟弟最亲密的人,这让他对弟弟的处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你我离厄运只有一步之远,所谓的弱者不过是上帝掷骰子的事情。我身边很多人的苦恼都来自于想追求卓越,殊不知他们想摆脱的平凡是多少人想要而得不到的,我弟弟就是这样。”
呆萌总是会让张佳晶想起弟弟。有时候,他也不清楚到底是谁先让自己学会了包容,两件事情好像早已交缠在了一起。不仅如此,关注弱小群体的观念还渗透进了他对待工作的态度。相比于业界其他独立建筑师对图书馆、美术馆等建筑的热衷,一直以来张佳晶更关注的领域是住宅建筑。在他看来,设计住宅不容易出名,但关乎更多普通人的利益,可以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我想做的是处理好城市的背景,我认为住宅建筑更能代表芸芸众生,而不是只关注几个标志性的宏大建筑,这往往会造成个体被忽略。很多年轻人租不起三室一厅的房子,想住在市中心都很困难,我们是不是需要有这样一类产品?”张佳晶及其团队的代表作之一是上海的龙南佳苑,这是一处保障性公租房住宅小区。为了挖掘小户型的住宅空间,张佳晶尝试在普遍只有35~6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里,设计出错层和跃层;在不同楼宇之间搭建连廊,部分替代电梯的功能,以此减少发生灾难时聚集的风险;努力争取朝向规范的松动空间,让日照户数通过率一度放宽至50%,以此换取更多自由的规划空间。“我更关注如何让年轻人住得更有尊严。”张佳晶说。
在张佳晶看来,无论是普通人的权益还是动物的权益,都应该被看到和关注,他的态度并不会因对象不同而发生改变:“怎么对待弱者,其实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表现。你怎么对待弱者,就会怎么对待自己的同类。”
《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剧照
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徐汇滨江是张佳晶和呆萌最常去的地方,那时他的工作室还在西岸艺术中心背后,紧邻这片区域。
在上海市中心的公共空间,如绿地、公园、广场等,允许携带宠物进入的地区相对较少,近两年虽然开始出现增多的趋势,比如永嘉路的口袋公园和新华·社区营造中心,但这两处空间并非针对宠物友好而设计,只是随着携宠进入的人越来越多,就自然形成了聚集性的宠物活动空间。而徐汇滨江一带则是在管理者的有意打造下,形成了宠物友好浓度很高的区域。这里宽阔的沿江大道足以错开行人和宠物,既有大块的宠物绿地和乐园,还有宠物友好型咖啡馆和餐厅,综合商业体几乎完全对宠物开放,因此被很多上海市民视为“宠物友好天花板”。
这天我和张佳晶来到徐汇滨江,重走他和呆萌走过的路线。我先看到了一家星巴克宠物友好门店,这是一处通体白色的建筑,透过整面落地玻璃可以清楚地望见黄浦江,店内随处可见宠物元素的设计,还有为宠物定制的专属饮品。不过宠物的活动空间仅限于室外,面向江边的观景座位和阶梯座椅上坐满了携带宠物的人,专区还设有捆绑牵引绳的把手以及宠物饮水处。沿着江边往南走一公里,就到了Gate M西岸梦中心,这里拥有密集的人流和商业体,各个入口都能看到树立着的“宠物友好公约”指示牌,上面写着“宠物须由成年人牵宠物牵引绳携带入场;大型犬(肩高超60厘米,体重超30公斤)需佩戴嘴套”等条约。接下来路过一家专营宠物膳食的餐厅,挤满了人,橱柜里摆着的食物上标记着“关节健康”“软便克星”“皮毛光泽”等提示,透过橱窗,可以看见不少小型犬坐在餐桌边,等候主人给它们喂食。
《天狗的厨房》剧照
张佳晶告诉我,徐汇滨江的宠物友好氛围为他提供了不少灵感。在日复一日遛狗的过程中,他成为一个非常熟悉滨江公共空间的使用者,也因此发现了不少可以进一步挖掘利用的空间,听风台和河图洛书亭便是这样诞生的。听风台原本只是一个被废弃的建筑,曾经经营过咖啡馆,张佳晶一直觉得很可惜。后来他得到跟西岸集团合作的机会,来改造这个亭子。基于对公共空间“附近化”的理解,他首先想到要将其设计成一个非功能性的建筑物,并且最好能24小时开放,“这样才能激发社区自治”。改造完成一年后,当他和呆萌再次经过这里,发现这里经常会有一群人聚在一块吹萨克斯,这让他确认了自己当初的判断,“我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建筑维系社群情感的力量”。张佳晶发现,呆萌对于自己探索和发现“附近”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一次沿着滨江遛狗时,张佳晶偶遇了当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执行策展人高长军,主动向他讲述了自己对西岸空间的想法,这让他得到了设计河图洛书亭的机会,成为他又一个公共空间的小品建筑。河图洛书亭位于西岸美术馆的南面,旁边紧挨着一个篮球场,同样都是开放性的有顶空间,可以为来往的人和宠物提供小憩的场所。
在一家专做上海宠物友好空间地图的小程序“两条尾巴”上,收录的类似的宠物友好空间已经达到2150家,包括餐饮、购物、住宿、宠物医院、公共空间等不同类型。创始人小吴告诉我,徐汇滨江吸引的养宠人群来自上海各个地方,辐射范围远远超出周边,“很多人会专门远道前往,这在其他社区几乎是看不见的。尤其是西岸梦中心,现在已经是上海最热门的宠物友好打卡地”。就在几天前,小吴的同事还带着他们的“探店狗”去了一趟西岸梦中心,发现这里的物业有免费的宠物推车可以借用,街区里也有专门收集宠物粪便的垃圾桶,很多餐厅都可以带宠物入内就餐。虽然他们去的当天是个工作日,整个街区却相当热闹,到处都能看见钻堆“社交”的狗。“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滨江不同的河段,有不同的定位和相关部门的管理,所以宠物友好度不太一致。”小吴说。
于2022年5月上线的“两条尾巴”,原本是为了在疫情防控期间向宠物提供帮扶和救助,后来才演变成了为宠物提供出行服务的地图指南。过去两年,小吴注意到上海宠物友好指数在明显攀升,尤其是综合商业体的变化,“我们刚做地图的时候,有宠物友好标签的商业体只有三四家,这两年可以看见越来越多商业体都在朝宠物友好的方向靠拢,很多新开的商业体在规划之初就会考虑做成宠物友好。”但与此同时,住宿的数据更新还是很慢,“两条尾巴”上只有少量标记宠物友好的酒店和民宿,针对宠物入住专门设计的酒店则几乎没有。“做酒店的门槛相对比较高,需要更多考虑到清洁卫生的问题,还要提供寄养、用餐的服务,需要有一整套的东西去支撑,做得不好就很容易被投诉。”小吴说。
要想实现宠物友好的整体氛围,并不能只考虑养宠人士的需求,如何平衡非养宠人士的顾虑也很重要,在小吴看来,“大部分人对动物谈不上喜欢或是讨厌,只是他们的生活没有跟动物产生过连接,这决定了他们对待动物摇摆不定的态度,这就需要我们做更多科普的工作”。她认为,这样的科普除了面向非养宠人士展开,更重要的是提升养宠人士的认知。“现在养宠的门槛太低了,很多人只需要花点钱买个宠物,有时候连钱都不用花,没有针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会被要求参加宠物培训课程。如果不知道宠物的习性和它们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宠物一旦出现攻击行为,很多矛盾也就产生了。”
当我问及张佳晶对宠物友好型社会未来的想象,他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虽然养了呆萌14年,但他内心并不赞成养宠,“人类豢养动物,我从骨子里不太能接受这种事情,只是说既然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实,那我们就尽量做得更好一些。如果呆萌转世,我希望它成为一头狼,自由自在的多好”。
(本文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24年第44期)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