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ICE期棉震荡下跌后反弹,2月5日郑棉低开窄幅震荡,CF2505合约开盘13600元,最低13585元,最高13665元,收于13645元,涨5元。新棉加工基本结束,供应端宽松,商业库存维持高位,上方面临较大套保压力,下游棉纱市场即将迎来陆续开工,需求成为近期交易主线,关注后续订单状况。整体看,美对中国加征10%关税,我国也已经采取反制措施,多方因素交织,价格或将延续震荡格局。
2月4日,3月合约66.94美分,涨90点,5月合约68.05美分,涨94点;成交量78211手,减少7、513手。美国暂缓加征关税导致美元指数下跌,伴随谷物市场上涨的带动,ICE棉花期货强劲收升,主力3月合约回升到67美分附近。近两日市场反弹一方面是关税问题暂未彻底落实,引发部分投机性买盘,另一方面南美的恶劣天气导致谷物市场普涨,带动棉花跟涨。随着美棉播种的临近,棉花与竞争作物的价格走势也引发关注。
2月5日,进口棉到港均价(M指数)76.57美分/磅,较1月27日跌0.65美分/磅,折1%关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3359元/吨,折滑准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4126元/吨;国内3128棉均价(B指数)14672元/吨,较1月27日涨7元/吨。新疆棉山东到厂价3128B级14770元/吨,较1月27日涨10元/吨。国家棉花基差指数CNCottonJ(CF2505)636元/吨,较1月27日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