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权谋智慧
研究权术谋略的精深与智慧,传播权谋文化的奥妙与能量。帮助你在职场、官场、商场、情场、战场,均获得成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薪人薪事企小薪  ·  拒绝在工位“坐牢”!这届打工人午休选择走出去 ·  昨天  
HR新逻辑  ·  华为绩效管理实践:工具与方法(公开课) ·  4 天前  
CareerIn投行PEVC求职  ·  汇丰大震荡:员工奖金成谜 求职潮汹涌来袭?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权谋智慧

做领导奖罚分明就行了,但是基本没人做到!原因找到了!

权谋智慧  · 公众号  · 职场  · 2020-12-09 12:00

正文


【困惑】老师,所有的管理书籍都在强调奖罚分明,排除了那些出于个人私利,无功行赏,小功大赏; 为了泄私愤,而无过处罚、小过大罚的情况,为什么很多好领导也做不到奖罚分明啊?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解析】人不是执行规则的机器,所以除了个人恩怨之外,影响奖罚的主要是人性的三大错误认知:

1、不良印象,纠缠旧账

人与人的第一印象真的是非常重要,心理学上说的“首因效应”就是如此。因为先入为主,所以形成刻板的认知。尤其是领导,对下属的接触时间很少,而且精力也不会用在不喜欢的人身上,基本上都是选择性忽视。既然都进不到领导的视野范围,也就不存在奖罚。即使做了对的事情,也会被之前的旧账所影响。三国时期,甘宁做过盗贼,后来尽管多次为黄祖立下大功,但是总是视而不见,最终甘宁被逼反,导致黄祖兵败身亡。做领导的都无法避免自己对人的喜好和偏见。

2、一时之怒,情绪难控

上面说的是没有和领导建立正常的沟通关系的,即使有功劳也会视而不见。但是错误的时候,却又是另外一种景象了,因为领导的对下属缺乏了解和包容,没有信任和认同,所以看到其犯了错误的时候,就会情绪难以控制,立即就会暴怒,受到暴怒的情绪影响,就会做出加大处罚的决定。唐朝时期,武卫大将军权善才误砍了昭陵(李世民坟墓)的柏树,唐高宗,大怒之下,认为权善才让自己不孝,必须要杀了他。后来经过狄仁杰的苦苦哀求和辩护,才让权善才免于一死。

3、标准错误,误判行为

是对还是错呢,很多时候,因为大家所处的位置不同,思维能力不同,综合认知不同,上下级之间就会出现做事的判断差异,很多不听从领导指挥的行为,都会被认为错误。尽管事实上领导是错误的,但是下级辩论之后,被迫执行,即使,执行的结果是你按照领导的指示行为,失败了,领导同样会认为你是消极怠工,故意失败,而不是领导认为他自己错了。比如唐朝安史之乱,名将哥舒翰镇守潼关,是攻是守,唐玄宗和哥舒翰的判断并不一致。最终哥舒翰被迫出征,却身败名裂。

经过上述的分析,我们能看出来,奖罚的确是个很难的事情,不仅仅是克服自己的私利,更重要的是摆脱自己固有的偏见,控制自己的情绪,提升自己的决策水平。而这三点,基本上都是人性的固有缺点,弱点和盲点,因此,想做好奖罚,真的是太难的一件事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