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必经之路
佛在人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精彩纷呈。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妨好戏连台。梦中佛事,水月道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念行者  ·  以大海而存在,让波浪境生境灭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必经之路

莲花生大师对修行人的三十一 条忠告

必经之路  · 公众号  · 佛学  · 2017-08-02 07:59

正文

莲花生大师或莲华生,梵语音译为巴特玛萨木巴瓦,印度僧人。印度乌仗那国(即今之斯瓦特)人, 建立藏传佛教前弘期传承的重要人物 ,西藏密宗红教开山祖师,常被尊称为大师、大士、咕噜仁波切(意即上师仁波切)等。


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入藏,帮助西藏正式建立了佛教传播的基础,因此受到藏族人民的受戴,尊奉他为藏密的开基祖,是宁玛派的传承祖师。


来源|赞普文化(ID:zanpuwenhua)

责编|慧远


莲花生是印藏传佛教史上的一位神奇人物,是在藏传佛教初兴时期来藏弘法的一位印度密教大师。 莲花生生活在8世纪,是古印度乌仗那国(今属巴基斯坦)人。他人长磊赴孟加拉地方从巴尔哈蒂论师出家,号释迦师子,跟从高师学习众多显密经典。


他曾在鬼气森林的坟地里刻苦修炼,获得得多种密宗神通成就,因而名闻四方。吐蕃土赤松德赞当政埋藏,特邀他来吐蕃传教。由于赤松德赞的崇拜和扶持,莲花生得以大力弘传密法,与另一位印度化验室大师寂护共同创建了西藏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桑耶寺至今忆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堪称西藏寺院的鼻祖。 桑耶寺建成后,西藏才有了历史上的第一批出家人。



乌仗那的莲华生大士,示现最究竟的菩提心,他的大悲是无尽无际的,所以对于有幸能够遇到伏藏的福德众生,总是会给予谆谆的教诲。


下面是莲花生大师对修行人的三十一条忠告:


01. 莲华生大士说道:“有缘遇到我的伏藏时,神、鬼、人等护法当会以寂静与忿怒两种形式示现,而来自印度、中国西藏的一切鬼神也都将显现出来。”


02. “得到伏藏的人,必须要具足种种的白业善行,如果造恶作孽,必然会有各类的不利缘起发生。我们必须安心定志、神识清明,要时常寂静默然,不要随意以妄心开口议论,更不能放纵自己耽溺于酒色,使自己迟滞在六道轮回当中。 所有热衷于世俗的生活、会阻挡自身修行的亲友,都是不利的因缘,应当远离; 所以,修行人应当善学出离,尽量不要安住于世俗之中,而到隐密无人的地方,寻找真正清净而没有逆境的地方修行,与所有不利的缘起绝断。不要攀着那些不利于修行的因缘,千万不能自已毁灭目己,这是我莲华生诚恳衷心的嘱咐。”



03. “没有人希望自己是不幸福的,因为我们的内心深处是喜爱自己的,但是千万不要沉沦于自利的行为之中.不过,我们修行人开始修持的时候,不要急着说要利他.因为在初始我们尚不具足那样的能力; 所以应当使自己先修行具力之后,再来帮助他人,这样才能够有所成就。”


04. “因此,我们平常应当抑制自己的妄念,但是见地却要十分宽广。我们要斩断所有的臆想妄心,让自己安住在禅定三昧之中。 所有胡思乱想的心性要立即断绝,让我们的修行如须弥大山一般安稳,安住在光明体性,永不动摇。”


05. 一位真正的修行人,应该乐于独处,如果只喜欢与他人相处,是难以获得殊胜功德的。



06. “我们如果能够恒常修行相续不断,安住在自然精进的佛法事业当中,那我们所有利益众生的事业,也将会自然成就。”


07. 追求衣食的人,会像奴仆一般,无法得到自由。 所以,我们不要去奢望求得美食佳服,只要能够让我们的生命存续,粗食陋衣也就足够。


08. 当你发掘到了财宝的伏藏,就没有福分去得到法宝的伏藏 ;而发掘了佛法的伏藏,也就没有福分得到财宝的伏藏,这两种伏藏是难以兼得的。”



09. “在伏藏之中,具足一切善妙法要,如果开玩笑地说,伏藏是除了狗的尸体之外,什么都有的。但是当我们获得伏藏,而且具足长寿的话,千万要留意许多意外状况的发生。所以,我们要有防护这些意外状况的武器;这些防护武器,就是具足一切善妙众行,而安住在佛法当中;我莲华生的话语都是真实无妄的。”


10. 一位获得伏藏的人,千万要注意,不要将自己的财产与有夫之妇所拥有的相互混淆,造成了各种纷端。更不要用自己的虚幻造作,来成全别人宛若智慧的虚幻。我们要知道, 一个修行人不能像一个傻瓜一般,一无所知,这也是所知障啊。 所以,我们对于佛法的五明都要努力学习,以求增长,成为一位真正的菩萨行者,这是我心里真实的话语。”



11. 一个人如同在高山顶上的太阳,是片刻也留不住的。 所以,可靠的人,实际上是十分稀有的。我们如果不懂得管理伏藏的话,将来会有许多不好的结果。当人的心生起恶念时,是十分的龌龊,所以惟有基于灵敏的智觉才能避开; 只有如实地观照,才能去除伤害。 因此,我们修行人必须十分仔细,以防护自己的所有细行,这样子才能够完全去除障碍。”


12. “佛陀的语言,是完全真实圆满而没有虚妄的。佛陀的教诲,在我们得到成就之前,都应当努力去修持。在修证佛法最深奥的境界时,所有的障难魔扰都会十分猖狂地来加以阻挠。所以,我们不应该随意泄露自己所证得的境界。在自己尚未完全实证圆满之前,切莫让人了解你所修证的佛法境界及密意;如果别人太早了解你的境界与方法的话,可能会产生嫉妒,对你有所伤害。所以,即使有些人,具有很高的身分地位,想要探知你的秘密心意时,也不要随便告知他们,这是我心中真实的教诲。”



13. “如果在发掘伏藏之时,马上急着去弘扬这些伏藏的法要,但却没有注意到,应在三年之中要先去修行这些伏藏的法门。如果这样的话,会有弟子反叛蔑视并毁谤伏藏的教法,所以要确实遵循三年的闭关修行。”


14. “修行人切莫被他人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也千万不要同流合污,去仿效一些世间的外相因缘。自己要有真实修行的想法,千万不要与世俗一致而受到同样的染污。未圆满成就的因缘,心中要如实地观照着,并发愿成就,任何的考验障难,要能安心承受,这是我心中真诚的话语、真实的教诲。”


15. “一位修行人,不要碰到些微的挫折,就轻易喊着:‘有障碍了!’我们在修行时,如果感觉到需要纠正自己的行为,或是觉得任何的事情需要改变之时,都要如实了知自己的最初发心,依照原本的发心来修证。”



16. 我们修行人绝对不能骄傲气盛,如果骄傲气盛的话,只会使自己的身心体性产生障碍。 我们不要与逾越盟誓不守信用的人来往;这样的话,反而会障碍我们自己的誓句三昧耶。”


17. “千万不要自作聪明,做出出卖佛法和上师的事情。一个修行人,对于任何自身修行的境界都要谦卑,不随意外显,必须谨记三个口诀,这三个口诀就是: 没有、不知道、不清楚 ,我们用这三个口诀反复地回答,那么我们的修行就容易安住在秘密当中,也容易得到成就,这是我心中真实的教诫。”


18. “只有魔王和外道们,才会大喊大叫地,号称他们已经成就了,但这是不可取的。当我们的境界不是十分稳固,感觉到还不是完全圆满之时,绝对不能够自视甚高地将这教法交予他人。就如同吃多了甜食,会让人呕吐;我们也不要轻易将殊胜秘密的口诀随便泄露,这是我心里真实的话语。”



19. “有些人对佛法的信仰并不十分真诚,对上师也不完全信服。他们常在暗中搬弄是非,口出恶语。所以,我们要十分注意观察,对于那些不能够虔信并诚恳祈愿的人,不要随意将修行的秘要告诉他们。我们坚守住自己的三昧耶,不去逾越我们的誓句,就不用受这些世间人心绪的杂染,而能真实安住修行。这是我心中的话语。追求虚妄的声名,是不能够有所成就的。对佛法的信仰也不能够只放在口头上。你们必须衷心地向我莲华生祈请,这样子,才能够得到我如实地加持成就。”


20. 会障碍的魔王具足许多的神变,我们要十分注意,不要被他们这些幻境所欺蒙。


21. “修行人,千万不能以佛法作人情,所以应当坚守我们所发的誓愿三昧耶。”



22. “一位掘藏师,他的见地不能有所污染,必须知见十分的清净。污染的见地横行,会给修法带来许多的障碍。成熟的解脱则宛如盾甲一般,庄严地守护着我们。我们必须皈依于我们殊胜的上师,承继着殊胜的传承,用三年的时间,专心地修持实践布施的胜行。不要急着去传播佛法,也不要自我封闭,要注意一切的因缘,而且必须专注思维,让我们在佛法当中得到自然的增长,这是我心里面真实的话语。”


23. “佛法如果自己不去真实修持的话,别人不只不会相信,更不会看重你所弘扬的伏藏。你们的一生当中,应当专心地修证佛法,不能偏离伏藏的法要。这些妙法好比是毒蛇头上的如意宝珠,有智慧的人,能够把这颗如意宝珠取下,当成自己的珍宝;但是如果取法不当的话,反而会被毒蛇所咬死啊!所以,取出伏藏法,不是获得成就,就是自我毁灭。而 能得到成就的人,必须要承担着许多的风险、阻难,这是宝贵的地伏藏所示现的因缘。”


24. 我们应该善用我们自身的身、语、意,用来从事一切佛法的善业,抄写佛经、念诵经典或思维佛陀。



25. “当我们如实地修持伏藏法的时候,我们一切所需,自然会有人供养;大王也会真正地恭敬你,而生活自然会有护法来安排。传承着佛陀的事业,事事如意地弘扬佛法,我们一心地建立佛法事业的柱石,如同弘扬佛法的大树一般。如果我们能够真实地发心,安住修行伏藏的要法,并且一直相续不变的话,我们所教化调伏的对象,将会对你无所违逆,能够对你作出良好的回应,遵循你的教导。”


26. “你们这些伏藏师是我所加持的,我难道不是时时在观照着你们吗?所以, 不要去做追逐名利、烦恼心身的事。 如果仰人鼻息去做一些凡俗的事情,而不愿实践真实佛法的教诲,只是专注于财物、食品的供养,就会使得佛法让位。这样的人,他们所说的言语十分污秽,真是不堪闻问。”


27. “千万不可放逸、散乱,而不努力地修持佛法;或是常知一些昏昧愚痴的人在一起,而不听智者的教诲。”



2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