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新视点
医学领域全球平台,关注医疗健康的最新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儿天空  ·  阅文2024年会将于2月28号在新加坡圣淘沙 ... ·  7 小时前  
中国中医  ·  【健康养生】春日过敏性鼻炎 ... ·  20 小时前  
北京厚朴中医  ·  筑基十一期招生开启——学习中医、厚朴筑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新视点

当脑梗碰上心梗,该静脉溶栓还是机械取栓?

医学新视点  · 公众号  ·  · 2024-08-23 20:00

正文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全球死亡病例中, 32% 与心血管疾病有关,而其中 85% 可归因于心肌梗死和卒中。既往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罹患急性缺血性卒中( AIS )风险有所增加,首次住院期间,每 1000 例心梗患者中将有 11.1 例罹患缺血性卒中,之后 1 年,患病人数将升高至 21.4 例。反过来,卒中也增加了心梗发生风险,研究显示 ,卒中后年度心梗发生率为1.7% 考虑到两种疾病的高发病率,可能有部分人群同时患有 AMI AIS (心脑梗死) 。因此,了解临床心脑梗死的情况以及患者预后,对于临床医生对患者采取合理的干预和治疗措施大有裨益。


心脑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AMI AIS 都是临床常见疾病,但心脑梗死在临床上却不算太常见。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临床了解其发病率、特征、危险因素、治疗和预后,也尚无针对心脑梗死的具体管理策略。


心脑梗死的患病率尚不明确,现有证据主要来源于病例系列研究或病例报告 一项病例系列研究纳入 AIS 1683 例)和 AMI 1983 例)患者,发现心脑梗死患病率为 0.79% ,该研究还提出了同期心脑梗死(即同时发生),以及异时心脑梗死(即相继发生)的概念,但目前尚不明确心脑梗死发生持续时间所代表的意义。


由于病情严重,心脑梗死患者死亡率可能更高 。一项纳入 44 例心脑梗死患者的系统性评价研究发现,中位观察 2 天内, 10 例患者死亡。最近发表的一项基于人群的大型心脑梗死观察性研究,纳入了新加坡卒中和 AMI 登记处的 120531 AIS AMI 患者,研究人员将患者分为 AMI 74219 例)、 AIS 44721 例)、心脑梗死 [1591 例,进一步划分为同期(当天, 625 例)和异时心脑梗死( 1 周内, 966 例) ] ,主要研究结局为全因死亡率,次要结局为心血管死亡率。研究结果显示:


  • 相比于 AMI 患者和 AIS 患者 同期 和异时心脑梗死患者 30 天死亡率风险分别升高 141% aHR=2.41 )和 180% aHR=2.80 )。

  • 相比于 AMI 患者, 同期 和异时心脑梗死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分别升高 203% aHR=3.03 )和 241% aHR=3.41 );

  • 相比于 AIS 患者, 同期 和异时心脑梗死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分别升高 158% aHR=2.58 )和 352% aHR=4.52 );


  • 相比于 AMI 患者, 同期 心脑梗死患者不太可能通过 PCI 和二级预防药物进行治疗( P <0.001 )。


但对于 同期 和异时心脑梗死患者死亡率是否存在差异尚不明确,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 考虑到当前缺乏心脑梗死相关国际指南,还需更多研究了解心脑梗死的致病原因和管理策略。

心脑梗死患者的管理



AMI 发生后,由于左心室缺血和运动障碍、高凝状态和心外膜变化,导致左心室血栓形成,可能引起栓塞并导致缺血性卒中。冠状动脉血栓栓塞也可能同时发生在脑血管中,其常见原因之一是房颤。研究发现,相比于 AIS 患者,无论是 同期 还是异时心脑梗死患者,发生房颤比例均更高,该结果支持了心脏血栓栓塞的理论。房颤可预测严重卒中和早期死亡率,与其他亚型相比,心源性卒中的死亡率更高。此外,有研究发现,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方面,无论是 同期 还是异时心脑梗死患者得分均高于 A IS或AMI ,提示 心脑梗死患者卒中更严重,也支持了心源性栓塞的可能性 。因此,对于心脑梗死患者而言,加强对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心脏监测或有益于患者健康。


此前有研究发现, 同期 和异时心脑梗死患者接受经皮冠状静脉介入治疗后,死亡率并未明显下降。因此,心脑梗死患者不太可能接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循证治疗,如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溶栓治疗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但根据美国心脏协会 / 美国卒中协会的科学声明建议,对于心脑梗死患者而言,以最大 0.9 mg/kg 的卒中剂量(低于心梗治疗剂量)静脉注射阿替普酶,然后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合理的。科学声明中未考虑机械取栓( EVT ),但前面的研究却发现,相比于 AIS 或异时心脑梗死患者, 同期 心脑梗死患者 机械 取栓率更高,且患者住院全因死亡率和 30 天全因及心血管死亡率均较低,支持对于特定心脑梗死取栓或许是可行的。因此,基于当前循证医学证据及研究人员治疗经验,文章提出 对于心脑梗死患者,可先考虑 0.9 mg/kg 的静脉溶栓,再考虑机械取栓和 PCI 。在决定采取机械取栓和 PCI 之前,应充分考虑到冠状动脉或脑血管闭塞的位置,以及操作的可行性。此外,还需进一步明确相关治疗措施有效性、安全性、干预实施时间和顺序等。


小结



总之,心脑梗死是临床相对不常见但重要的疾病,其死亡率高于 AMI AIS 。目前,临床对于心脑梗死的了解仍比较有限,还需更多前瞻性研究来明确其最佳治疗策略。


本文作者: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郑刚

相关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