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GBE建筑论坛 推荐关注
文推荐 | 知学学园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
TOD
最佳商业综合体
候选征集的第三个项目
由
SAPRK思邦
设计的
「深圳蛇口汇港购物中心」
汇港
坐落在深圳南头半岛的最南端。
由一个
110米高
的办公塔楼
和5个商业体空间组成。
总占地
71,600平方米
,其中包括
办公面积为
47,20
0
平方米,
商业面积
20,4
00
平方米。
该综合开发项目建在公交场站
和“海上世界”地铁站口之上,
是蛇口区新的交通枢纽
。
汇港四周环绕着自然美景,
周围与两座绿意盎然的大、小南山相互交融。
正是这种壮观的
亚热带滨海景色
和
丰富的人文活动
之间的关系,
启发了SPARK思邦的设计。
汇港综合体项目的建筑使
景观和室内设计和谐一致,
形成一座独特的
城市花园
特征。
效果图
SPARK董事Stephen Pimbley设计手稿
SPARK思邦的设计是在项目基本布局
和
功能排布的初始设计之上展开的。
汇港首层的
主要入口
特意设计成
可渗透
的,
促进了相邻城市街道到项目中心的人流连接。
此设计灵感来源于
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诺里地图
,
结合并扩展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之间的边界,
为人们创造出更多的空间。
轴侧平面图
景观路段从城市延伸到项目入口内的
下沉式花园
,
较高层的露台和活动广场,增进了
城市体验
的价值。
地铁站,巴士总站,办公楼及
相邻的蛇口海上世界项目之间的人流连接
依照可渗透的入口平面进行规划。
入口内部的
实际联系和视觉联系
协调一致,
为参观者提供了轻松的导视和愉快的体验。
办公塔楼是这个项目最显著的组成部分
。
占地面积达
1100
平方米
,
每个标准层都设有
通高幕墙
,
面向深圳湾的辽阔海景以及北面起伏的山景。
大厦上层幕墙的透明玻璃设有
竖向铝质百叶
,
遮光的同时为大厦的外立面
增添了层次感和品质感。
效果图
塔楼底部与商业裙楼在三层通过
流线和立面材料
转换和连接,
商业水平排布的石材与塔楼的表面纹理相融合,
石材也随着塔楼的上升有层次变化。
整个设计突出了
塔楼的主导地位
,
同时为整个项目带来了
视觉上的延续性
。
从较小规模的街区尺度来看,
主要的使用者体验将是
五个连接的商业亭空间。
其中有四个汇聚在一个中心庭院周围,
还有一个则立于三角形场地的中心位置。
SPARK的设计让
边缘围合的商业亭子
之间的空间
直接汇入
城市环境中,
提供进入到城市商业花园的通道,
进一步将项目与更广泛的城市肌理汇合。
四层的商亭包外立面由
水平条带状石材
组成,
来源于周围山体岩层的启发。
这些元素为项目生成一种更加亲人的尺度,
同时又能更好地将商业及
广告标示与建筑
有机延续
。
商亭的
角落弯曲
,
柔化了建筑并引导人流。
所有的商亭都在首层陈列延续的
玻璃透明
店铺,
而获取最大限度的
商业机遇
。
下沉式花园和二层的景观露台
为项目注入一种更加
私密
的购物体验,
购物人群在商业流线的引导下
能够自然的从外街走到商业景观中
叠层开放式
的建筑设计将增加场所的利用空间,
多方面满足人们在购物、工作和娱乐方面的需求
形式上和概念上都与建筑的
水平
石材纹理
形成有机的对话。
景观的设计由
条带的石材叠层
组成,
由雅致的
金属条带
点缀,在夜晚它们会发光,
同建筑的表皮相呼应。
点缀的金属条带是受到自然状态下
岩层缝隙受到矿藏元素的启发。
建筑外立面与景观中的选材一致,
商业亭仿佛为自然地理的
竖向延伸
。
随着办公塔楼接近街面水平,
周围的景观会
柔和建筑的底部
环境。
铺装和绿植的选择在质地,
材料和色调方面都相互补充,
更加突出了
流动性
,
使人们流经一系列景观层次。
从街边的植物到一个下沉花园,
再上升到灯笼亭的露台,
其顶部由商亭的绿色屋顶遮掩。
别致的室外购物区设计让层叠的表皮
持续到室内
,形成条带的石材,
而间歇被特色的空间打断,
由
金属色调质感
混搭。
标识和平面设计来源于同样的金属色调,
补充和提升了
建筑表皮和室内自然石材
的暖色调。
▽首层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建筑、景观与室内同步设计,
将汇港与商业配套携手打造成一个
有
丰富层次并充满地域独特性
的项目。
汇港不仅是商业办公场所,
它也会是
整个蛇口办公和生活品质的前沿
。
在今年八月,
深圳蛇口汇
港购物中心
荣获了2018年德国
ICONIC AWARDS
的
标志性建筑设计大奖
。
文章来源
:
GBE建筑论坛
推荐关注
免责声明:
知学学园所发布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本平台对文中观点及准确性保持中立。转载内容均会注明出处,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原作者的,仅标明转载来源,还望谅解,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Allan Wu是新加坡晤桥亚洲公司创始人,毕业於美國麻省理工学院(MIT)房地产硕士专业,是美国注册会计师 (CPA) 和特许财务分析师 (CFA)。兼具房地产行业及金融专业双重专业资历。
→Allan
老师有多年的中国商业地产投资和资产管理经验。2006年至2011年,负责GIC在阳光新业(000608)的战略投资管理业务,期间以阳光新业为平台为GIC在北京、天津、青岛、成都、沈阳等城市成功收购、开发、改造了20多个商业地产项目。
→在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的八年任职期间,与凯德置地团队长期合作,共同管理天津津汇广场、上海来福士广场、北京来福士广场,同时参与上海长宁、成都、杭州、宁波来福士广场的开发管理工作。
1个真实案例,5个推演阶段,模拟全程操盘
Ps.每组会配备一部电脑,供使用投资测算回报系统,并配一位助教来指导学员操作。
一、地产行业趋势与大资产管理时代的到来
1.中国经济2025-经济转型带来的四个地产机会
2.金融市场与地产市场结合带来的大资管时代
二、资产市场退出通道规划与资产管理的内涵外延
1.解读新加坡和香港REITs市场与差异-结合资产证券化看中国REITs发展空间
2.案例:类REITs与真REITs的差异-类REITs是企业包袱,并非企业的轻资产通道
3.金融化轻资产战略与资产管理体系的关系
三、综合开发能力提升操作与案例
1.资产配置问题:把鸡蛋放对篮子-城市选择与商业资产配置建议
2.写字楼、购物中心、酒店的不同属性要素分析-如何做好综合体?
3.案例:凯德置地-上海人民广场来福士广场与长宁来福士广场操作分析
四、资产管理回报最大化操作与案例
1.资管与前期体系-项目回报最大化操作:与国际接轨-自上而下以回报为主导的方案设计与开发规划体系
2.资产管理与开发体系-以回报管理和风险控制为核心的成本、质量与工期管理体系
3.案例1:三个新业广场的成功改造与提升操作-青岛、北京、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