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山西老乡俱乐部”,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清明节是“春分后十五日”
在二十四节气中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是如何从节气变成节日的呢
一说是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另一说是因为春秋时期,介子推因为晋文公的过错被烧死于绵山的一棵老柳树下,晋文公为纪念他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从此流传下来。
了解了清明的来历,
再看看咱们山西人在清明节的习俗
山西旧有“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土番)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的民谣,生动地概括了时人的心情与扫墓的特点。
春天,民间多修补房舍,以防夏季雨漏。田间坟头经过风吹雨淋,往往塌陷低落。
清明时节上坟,最大的特点就是铲除坟头杂草,用新土将坟堆加高加固,习惯称为整修阴宅,表现了儿孙对先人的哀思。
北部地区上坟多是男子的事情,妇女一般不到坟莹。多数地方要将冥钱等物全部烧尽,理由是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
大同等地,旧俗妇女们要在大门外放声大哭,“阖村哀声连一片,传入耳中都是悲”。另外大同等地又习惯白日上坟,晚上在家中焚烧冥钱冥帛。
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旧俗上坟要带酒肴,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与先人共饮共食。讲究用黍米磨面作饼,俗称“摊黄儿”,吕梁地区在清明后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称“清新火”。
吕梁在清明还有一种习俗,就是捏“燕燕”,又叫“子推燕”,咱老百姓把它叫做“寒燕”,巧手妇女们用白面捏成燕子的形状,上锅蒸熟即可,这也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不动烟火的产物。
晋南地区人家不论贵贱贫富,上坟时男女都到,表示所有后代都在怀念祖先。
清明节上坟,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不燃香、不化纸,要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原因是寒食节习惯禁火,而清明节又在寒食节期间。
晋南的闻喜等地,上坟时要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上坟后,回家时要拔些麦苗,并在门上插松枝柏叶或柳条以辟邪。
晋南地区民间要蒸大馍,中夹核桃、红枣、豆子之类,称为子福。取意子孙多福,全凭祖宗保佑。家家还要做黑豆凉粉,切薄块灌汤而食。铲萎蕤草,在炕席上搓拉,名曰驱蝎。
介休等地,上坟时供品为面饼,形如盘蛇。回家后将面饼放在院里,吹晒干以后再吃。老人们讲究可治病,其源盖出于寒食禁火的缘故。
晋东南地区清明的习俗是人人头上插柳枝枯叶。妇女要用描金彩胜(头饰)贴在两鬓。哀与乐并存、敬与畏同在,是清明节民俗活动的最大特点。
清明节现摘水果不能吃
但有一种植物却是一定要吃的
那就是艾草
作为一种传统而又有效的草本植物,可做菜可做药,有着“医草”的美称。
一年356天,也仅有在清明节前后一个月,才会出现在大家的眼中。流传一句谚语云:“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艾粄因加有艾草,故具有一定的药用保健功能。有消食健胃,散寒除湿,消肿散结,平喘、镇咳、祛痰、护肝利胆的作用。
此品表皮光滑,色泽翠绿,清香扑鼻,甘中带苦,质柔有韧性,食而不腻。不仅风味独特,且能温肺暖脾,散寒除湿,有防病保健之功效。
艾叶煮鸡蛋是一道对女性很有好处的食疗偏方。体寒的女性常吃,能起到温经暖宫的效果。有痛经的朋友更可通过服用艾叶煮鸡蛋,来达到改善的效果。
艾草茶,采摘的嫩艾草经过脱水干燥处理而成,与泡茶叶一样,用沸水冲开即可。喜欢甜一点的话,可以加入少许蜂蜜调味。对慢性咽炎的人来说,简直是年度最佳饮品。
温馨提示
超市、菜市场均可买到艾草
清明扫墓时也要注意这些事
文明扫墓
从我做起
清明祭扫寄托哀思,安全也绝不能小觑。
多多注意下面几点,文明祭扫,发生火灾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
看看周围的环境,注意远离这样几类建筑:比如居民住宅、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易燃易爆场所、山林、草原等,并且尽量避开大风天,防止引发火灾;
看看墓地周围有没有可燃物,一旦发现,提前清理。
现在大部分公墓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即便允许,也一定要在指定的区域内;
使用明火,尽量圈定阻燃围栏或挖掘深坑;
不要让孩子接近火源。
祭扫后——小心!
离开前务必将燃灰清理干净,可以用沙土掩埋,并且观察一段时间,确认火源完全熄灭后再离开;不要乱扔、遗留烟头等火种。
如果有火情发生,也切忌惊慌。首先要及时拨打119报警;一旦发现自己身处着火区域,应当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附近有水的话最好把身上的衣服弄湿,尽快逃离现场。
投稿 | 合作请联系QQ:10036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