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独角兽智库
独角兽智库是一个新兴产业投研平台,搭建新兴领域高端技术与投资机构、传统行业的桥梁,让专业的资本找到优质的企业,实现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平台提供新兴产业干货报告、专家咨询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独角兽智库

【次新股】上市暴涨超11倍!次新板块成牛股集中营,会是泡沫吗(附优质次新)

独角兽智库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9-09 20:2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独角兽智库 产业研究第一智库


独角兽VIP会员群招募

产业研究第一社群,每周行业专家及明星分析师线上路演,分享新兴行业的最新投资机会,不定期线下产业沙龙,北上广深等地闭门会。加入会员即可获得原价3999元各行业及个股深度报告。申请加入需加微信:itouzi6(二维码在文末),加入需备注: 姓名+公司+职位


次新股近期又在成为市场的明星!”

表征次新股表现的深证次新股指数(代码:399678)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累计涨幅已接近20%。

部分次新股的涨势更为火爆。以华大基因为例,该股以13.64元的价格发行,今年7月14日挂牌上市,上市后连续19个涨停板(含首日),开板之后很快又重启升势,截至周五收盘,华大基因股价已较上市首日收盘价上涨778.21%,较发行价上涨1164.52%。因连续大幅上涨,华大基因今天下午开始停牌核查。

01 年内涨幅最大的10只次新股中,7月以来上市的占了一半

7 月以来上市的次新股牛股辈出,多只涨幅惊人。

据时报君在对今年以来上市的股票统计后发现,上市以来涨幅(较上市首日收盘价的涨幅,如未特别说明,下同)居前的10只股票中,华大基因、建科院、中科信息、索通发展、嘉泽新能5只股票都是7月以来才上市。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市股票平均涨幅为131.51%,相较之下,即便算上尚未开板的股票,7月以来上市的股票平均涨幅也较上述值要高,达145.84%。这表明7月以来上市次新股表现要明显强于今年上半年上市的。

上述5只股票的涨幅明显要高更多。

建科院在首次开板后,股价再涨一倍多,上市以来涨幅达600.76%。

中科信息在首次开板后再来超过10个涨停板,并两度停牌核查,上市以来涨幅高达600.62%。

索通发展在连续涨停开板后,其后持续稳步上涨,上市以来涨幅高达552.25%。

嘉泽新能即便近日有所调整,上市以来涨幅仍高达489.50%。

华大基因上市以来涨幅更高,达778.21%,创年内上市股票涨幅第二高,亦创下最近半年来上市股票涨幅最高。如果是按发行价计算涨幅,华大基因上市以来股价上涨超过11倍!

长江证券研究指出,本轮次新股表现受到上市时间、市值、换手率、发行费率等四个因素的影响。该机构指出,上市时间越短、市值越小、换手率越高、发行费率越高的次新股,近期表现越好。

2016 年末以来,次新股板块持续调整,近期行情的回暖或不是偶然。

中原证券通过研究指出,当次新股开板最低市值到 20亿左右,最低流通市值到 5 亿左右时, 往往是次新股指数的低点。次新股在 2014 年年初、2014 年 8 月、 2015 年 1 月、2015 年 7 月最低开板市值曾低于 20 亿,而对应到次新股指数上,次新股指数往往都有上升趋势的行情。而 2017 年 8 月, 次新股的最低开板市值再一次来到 20 亿,最低流通市值回到 5 亿。

02 华大基因等次新股是否已出现泡沫?

市场对华大基因的追捧源于其被称为基因界的腾讯,其是国内基因测序和检测行业的绝对龙头,市场普遍认为未来基因测序和检测行业发展空间巨大,而且这一行业也被国家寄予厚望。今年初发改委发布《“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将实施生物产业惠民工程,推广基因检测、细胞治疗等新兴技术应用。

不过,与华大基因相比,腾讯股价虽然自上市以来已上涨超过400倍(经权息调整后),但这一巨大的涨幅是在长达13年的时间完成,而且腾讯每年股价的上涨都伴随着非常可观的业绩增速,上市以来净利润增长近200倍,股价与业绩的增长大体匹配。

而华大基因上涨速度显然更为迅速,这其中虽有发行定价偏低的因素,但短期资金在其中的连续炒作不容忽视。

公开资料显示,华大基因2016年度业绩增速并不算太高,净利润同比增速为26.93%。公司近日发布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8.88亿元,同比增长15.90%;实现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28.08%,暂时并未表现出非常高的增速,弱于腾讯同期净利润增速。

腾讯公布的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上半年总收入1061.58亿元,同比增长57%。按非通用会计准则,期内盈利为人民币308.5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净利润为328.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

花了点时间筛选了一下,根据中报的内容,对第三季度报进行业绩增告大增的企业进行筛选,共有23只个股进入名单,筛选条件如下:

1 、2016年之后上市的次新股;

2 、总市值小于100亿;

3 、业绩增速下限在30%以上。

筛选后名单如下,通过这样的筛选,起码避免了业绩踩雷,缩小研究范围,像这里面,弘亚数控,新泉股份,荣晟环保在前面几次不同维度的筛选中,名单也一直有他们。

名单仅供缩小范围研究,不是叫你现在就买入;特别是近期涨得特别凶的个股,更不能介入,避免接下来次新股退潮,盈利资金瞬间杀退,跌停是常有的事。

我个人的做法是,如果个股真的不错的,就列入股票池,每隔一段时间翻一翻,偶尔会发现低吸的机会。

这两天午间有盯盘,看到锂电池相对活跃,但自己还是没有太多介入的欲望。内心感受很深刻,在过去,很多时候看到各类资讯,总觉得热点题材个股又涨了,可以追一把,投机一次的冲动。但现在,平淡很多,你埋伏长线就归埋伏长线,短线投机越来越少了。低位埋伏,即使有波动,一点也不恐慌,除非业绩变脸,否则找不到放弃坚守的理由。 现在深深的感受到,只有经过深度研究的个股,自己才会重仓。至少,在投资过程中,少了那一份市场波动带给你不安的情绪。

创业板站上了1900点,成交额在1000亿以上,可以说,从8月底以来,风口基本上在中小创个股。阶段性的行情,低位的补涨,高位的继续回调。所以,一直强调低位持股的,大家要拿得住,换股往往得不偿失。目前,轮动的节奏挺好。

突然想写两个案例,可能会击中某些人的辛酸:

1 、2016年9月底,当国家开始楼市收紧时,人民币在这前后也开始疲软,汇率一直跌,这个时候大家都冲进去换了美元,那时候热闹哄哄的,经常听某某去换了汇。而如今,人民币一直创新高,按目前的情况测算,去年下半年换汇的人应该是亏损的;

2 、还记得前两个月,大概是6月份前后,大家都在喊价值投资,哪个白马股好,哪只蓝筹股好的时候,如果是在那个时候介入的,现在多半不赚钱,多数个股出现回调的现象。

还是那句话,屡试不爽,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无时不刻提醒自己,其实是好事。行情经常是这样,刚开始发现人多的时候,并不是行情立马会结束,而往往是行情的尾声。在股市中,我们经常形象的将其比喻为鱼尾行情。鱼尾,刺很多,吃下去要小心翼翼。

总有人会问我对指数的看法,那就顺其意愿讲一下,1950点以上创业板会有压力,一次性过的可能性很小。目前行情,属于板块轮动,特别是中小板中前期超跌股,近期开始补涨了。只要不要重仓追涨那些从年初到现在已经涨了一至两倍的个股,我认为基本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研报点评

OLED | 金融去杠杆 | 人工智能 | Micro LED | 环保


个股深度逻辑

开山股份 | 东方雨虹 | 和佳股份 | 昆仑万维 | 新纶科技 | 常山药业 | 中国中车 | 深圳机场 | 迪安诊断 | 玖龙纸业 | 比亚迪 | 岭南控股 | 新大陆

精选行业报告

T M T: 电子研究 | 公有云 | 电子陶瓷 | 量子计算 | 大数据 | 云计算 | 无线充电 | 物联网 | 人工智能 | 集成电路 | 通信研究 | 量子通信 | 体育赛事 | 计算机

新能源: 燃料电池 | 特斯拉 | 新能源汽车

新材料: 石墨烯 | 碳纤维

大消费: 白酒 | 食品饮料 | 农业

医疗: 体外诊断 | CAR-T| CRO | 医疗信息化

军工机械: 军工研究 | 军民融合 | 军工 投资机会

造纸轻工: 造纸轻工

有色: 稀土 | 有色

深度行业研究

医药: 一致性评价

新材料: 碳纤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