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晨老师教英文
跟随 北外李晨 老师提升英文素养与教学能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3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76:Expressions ... ·  3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77:My old cat ... ·  2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4 天前  
清晨朗读会  ·  清晨朗读3175:Knowing what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晨老师教英文

北外李晨:裸考PTE学术英语考试的经验与教训

李晨老师教英文  · 公众号  · 英语  · 2019-07-19 02:02

正文

裸考PTE-A体会杂记,July 18

去年11月,我应Pearson官方的邀请,在重庆和张敏、付珺二位老师一起做了面对PTE教师的师训。在那之前,我只是粗略了解过PTE学术英语考试(以下简称PTE-A),倒是在读了Lin (2013)的论文后,联想到了Pearson的GSE,对其开发的GSE Teacher Toolkit很感兴趣。

作为一名教师和 教师培训师 ,读到此类讨论语言教学导向和理念的文章和成果,总能引发无尽的思考。例如韩宝成、梁海英 (2019)的“整体外语教学的实施路径”则描绘了另一番图景——

韩宝成,梁海英. 2019. 整体外语教学的实施路径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4):583-595


打住打住,偏题了😄


没错,也就是借那次师训的契机,我对PTE-A的各个题型有了最基本的了解。在感慨PTE迅速崛起的同时,也被其严谨、务实、公正的测试原理和考务组织形式所吸引。不过,我毕竟没有亲身考过PTE-A,对当时张敏和付珺老师提到的大部分考试相关信息是难以消化的。


还记得细心的付珺老师看出来我对考题的陌生,挑着眉毛对我说:“李老师,考一个吧,考一个你就知道了。”😄


行,那就考一个吧。下面是分数——

7月17日下午4点半考试,18日上午11点就出分了!PTE-A出分果然神速!


90分满分,我的总评分86分。其中,阅读、语法、语音、词汇和书面语篇都是满分,拼写最差仅80分,口语流利度85,听、说均为86。



去年11月至今,8个月过去了。在重庆听的PTE题型介绍早已遗忘。不过我刻意不做任何考前训练,就想看一看我作为一个以英语教学和研究为业的人参加PTE-A考试,能考多少分?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仅因为题型不熟悉而导致我的考分很不理想的话,PTE-A的设计肯定很成问题😄


于是乎,抱着裸考PTE来检测其是不是坊间传闻的那样“是一个强调技巧的考试”(参看 https://www.theguardian.com/australia-news/2017/aug/10/outsmarting-the-computer-the-secret-to-passing-australias-english-proficiency-test ),7月17日下午,我来到了位于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写字楼1153的考点。



签到、存包、录掌纹、阅读考场须知、拍照等一系列流程走完,领取了可擦写板,就进了考场。


坐惯了单位格子间的我对考场的陈设没有丝毫不适应,调整了座椅的高度后,等着开考。


监考员发了两支笔,登录了系统后,就正式开考了。我刚刚做过一场机考听说考试的公益讲座(参看《 北外李晨:北京中考英语听说考试的难点与对策 》),深知调试麦克风音量大小的重要性。我不紧不慢地通过调整收音音量和麦克风的相对位置,找到了一个相对理想的点,点了Next,正式开考。


做完了自我介绍,第一题是Read Aloud,这个题型对我来说很简单,花了几秒钟扫了眼题目后,就等着屏幕倒计时结束来录音。我的页面倒计时还剩十几秒时,考场里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朗读声。职业习惯使然,虽然我应该全神贯注在自己的考题上,但还是关注到了考场内其他考生的表现。


坐在我左手边的考生显然是个熟手,他几乎没有在调试麦克风这个环节做任何停留,自我介绍也说得很溜,在我干等着的时候,他没有浪费一丁点儿时间,先是大声地朗读起Read Aloud的题目,算是给发音器官做个热身,在我倒计时还剩十秒左右的时候,他就正式开始答题了。虽然重音、节奏基本谈不上,个别音发得不准,但流利度还是相当不错的。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更多的“熟手”们开始正式的朗读,我对他们语音的判断比较一致,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语音训练,重音、语调都不理想,但共性是声音都特别放得开,就算我戴着耳机也觉得考场里一下子“音浪太强”,大有互相比拼嗓门的架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