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上一讲
中,本🐰讲解了掌握曲线修图的先决条件——理解直方图的含义。也点出了掌握曲线修图的意义——
仅凭这一个工具,
你
就能搞定照片调色,并且比直接加复古滤镜之类的可控性更强,你能更加自由而
精细地调节照片的色彩与明暗反差。
不过在讲具体步骤之前,还是要先复习两点对本期教程至关重要的知识点:
!敲黑板!
1 曲线看似只有一根,其实可以分为 RGB 三通道,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
红
、
绿
、
蓝
三原色。
2
点击曲线能出现控制点,移动控制点,其实是改变直方图相应位置的亮度,也就是说改变画面中相应位置的亮度。
亮部、中间调和亮部,也是下面文章中对曲线上控制点位置的描述词,需要你先在脑海里有印象它们分别指曲线的什么部位。
好,现在可能你预感本文会不太好理解……
没关系,我们先来讲讲你绝对能学会的曲线修图方法, 也就是
懒人的曲线修图法
!
(谁让本🐰其实也是懒人呢~)
●
●
●
●
懒人的曲线修图法
拿起手机跟我操作,打开 Snapseed ,点击曲线工具。
然后,请注意屏幕底部的这个符号:
点击它,你会发现一大波惊喜——叫做
曲线
预设
,也就是说这里面有很多 Snapseed 已经给你调整好的效果颇为不错的曲线设置。
而你要做的,只不过是
向右滑动,一个个去试,喜欢哪个就用哪个
。
本🐰要说的是,这些预设非常丰富,越往后越复杂,很多直接模拟了一些流行的色调和胶片的色调。并且,很多都已经包含了 RGB 三通道曲线的调节,很是高级。
当然,你可能也会觉得某一个曲线预设整体上很喜欢,但明暗对比太强或太弱,某一个通道颜色不够好。没关系,接下来你可以点击这个符号:
然后你就能看到每一个通道的选项:
进一步选择任意一个通道进行调节,比如下面的风格是我选了 M02 之后的曲线是这样的:
但我觉得画面的亮部(墙壁部分)有点过曝,于是又重新对这个预设的 RGB 曲线进行了修改,将右上的曲线上的点按住向下拖动,从而降低了画面原本亮部的亮度。也就是让图像中的墙面有了更多色彩和细节。
这里我还在曲线的中间多点了一下,也就是新建了一个点,这个点的作用是当我改变其他点所在曲线的高低时,不会影响到新建点的曲线。
新建的点,就像一个钉子,把曲线的这部分钉在了亮度坐标轴上。
最后补充一点,有些预设里通道曲线的左端点从曲线坐标的对角点上移了,
这实际上是为画面的暗部加入了相应颜色曲线的色调。
“
对懒人来说,先从预设里选一种风格,再对其进行修修补补(不修补也OK),是最省事省力的修片途径。
●
●
●
●
三通道调曲线的原理
其实,你已经从刚刚的懒人方法里看到了曲线修片的模式,也就是分别进入 RGB总通道和R、G、B 的独立通道进行曲线的调节。
那么,这样的调节有什么依据呢?
其实这与每一张照片的画面情况有关,并没有一个万能的曲线预设适合所有照片。
所以,我在这要告诉你的是每一个通道改变曲线后所带来的效果,也就是
原理
。
至于应该改到什么程度,其实是需要由你自己决定的。
顺便一提,学会之后,其实每次修图就是
对着几根曲线拽来拽去
,操作并不复杂。
R - 红色通道
这里你可以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记忆红通道曲线的作用:
自 古 “ 红
蓝
” 出 C P !!!
(调节红通道曲线能让画面出现更多蓝色)
怎么改呢?当然是拉低红通道曲线,因为这意味着画面中红色部分的亮度降低,从而蓝色部分就显露了出来。
左图是未做任何处理的曲线,右图加入一个曲线控制点,并
拉低红色曲线。
结果呢?
正如前面所说,画面变蓝了,特别是天空部分就变得更蓝了。但是其他部分也起了变化,比如暗部的水面就太蓝,且有点偏绿,原本早上被染红的云彩也变白了(因为亮部红色也减少了)。
办法就是,
你可以在一根曲线上,加上多个控制点,控制每一段曲线的高低走势。
最终加入的控制点如下:
上面通过控制点对曲线的调整,归纳起来可以看做是:
保持暗部曲线 -
降低中间调曲线 - 保持中间偏高调曲线 - 提升亮部曲线
翻译成对画面的影响就是:
从这个例子中,你可以看出对 R 通道曲线的调整的主要用途之一:
“
在风光照片中,可以用来强化天空、水面的蓝色,强化云彩的色彩。此外,如果想让照片带有复古胶片感,其实可以调节暗部的红色曲线。
G - 绿色通道
看完了红通道曲线,我们先不看它的好基友蓝色曲线,
而是按照顺序看看绿色通道的曲线。
我们点击圆圈图标,然后选择绿色。然后降低绿色曲线看看会发生什么:
云彩的红色被加强了,因为朝霞里与红色制衡的绿色少了。但水面也不太自然。
此外画面中暗部继续偏蓝的趋势,而中间调颜色变得有些奇怪……我不知该怎么描述,但不太自然,偏离了现场肉眼所见的色觉记忆。
所以,对这幅照片,我对绿色曲线做了这样的处理:
我们也得以通过这张照片,总结一下绿色通道曲线在修片时的作用:
“
在风光照片的修片中,绿色通道曲线可以掌控天空色彩,特别是降低亮部曲线,能让天色变得更优美。降低暗部曲线,则能让暗部泛蓝。
B - 蓝色通道
终于轮到红色曲线的好基友,蓝色曲线出场了。
这是让照片出现胶片色彩感觉的一条曲线
,是本🐰的最爱之一(咦?红绿我也爱啦~)。
好,按上面操作进入蓝色通道曲线,然后随便调一调看看:
可能你会觉得奇怪,降低蓝色曲线,画面应该偏红才对?
不不不,虽然红蓝是好基友,但实际作用并不总是针锋相对的。
对于蓝色曲线的作用,你可以这样理解:
蓝色曲线控制白平衡,让画面
想暖就暖
,
想冷就冷。
正如上面这句话的颜色所展示的那样,照片中偏橙黄色,视觉感受就是暖的,而偏蓝色,视觉感受就是冷的。
但对于这张图,我觉得亮部已经很暖了,反而是亮部天空的蓝色不够蓝,所以略微提亮了亮部的蓝色曲线,而保持了暗部基本不变,如下所示:
那么总结下蓝通道曲线的作用:
“
蓝色通道曲线,正是控制画面冷暖的开关。越往上扬,画面越冷,越往下沉,画面越暖。其实除了这个例子,更多时候蓝色曲线是暗部提升而亮部降低的。
RGB 通道
你是不是已经忘记还有这个通道了?
事实上,你忘了也好。
因为我更建议你分别调整完 红 绿 蓝 三通道曲线后,再来调节只改变画面综合明暗对比的 RGB 曲线(其作用和亮度曲线基本一致,后者不做说明)。
正如上图所展示的,对 RGB曲线 我只做了比较轻微的调节,压暗亮部以让天空色彩更饱和,保持其他部位亮部不变,避免出现曝光不足。
“
RGB曲线 的作用通常是调节画面高、中、暗调的明暗对比。常做 S 型调节,但不宜调得过多,否则很容易出现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
到这里,常用通道曲线的作用就讲完了。
但你应该也看出来了,这个部分仅仅以一张风景照片做例子是远远不能说明曲线的用法的,所以本文第 4 部分会讲解不同题材的更多例子。
不过在此之前,既然你了解了每个通道曲线对画面的影响,其实有一个问题就迫在眉睫了:
我要是不想让这个曲线影响画面的全部,只想影响某一部分咋办?
●
●
●
●
结合蒙版修曲线
对,蒙版又出场了。与之前讲 HDR 时相似,蒙版操作可以极大地拓展曲线修片的灵活性,你可以针对画面的不同位置,应用不同程度的曲线调整。
这往往是对单一曲线添加再多控制点也无法做到的。
例子:
原图
RGB三通道曲线分别做如下调节:
但问题也很明显,要想获得上面这样的画面整体明暗对比,色调效果,就无法兼顾画面中所有部分,
特别是同为中间调的蓝灰色皮革和黄色墙面,只能偏黄或偏蓝,而不能让墙偏黄、皮革偏蓝,形成漂亮的色彩对比。
这是一次曲线调节做不到的,怎么办?
蒙版来帮忙!进入蒙版的步骤如下:
然后,你要做的是先点击这个图标:
让画面先整体恢复曲线效果。
然后点击曲线左侧的向下箭头,设定此后涂抹过的地方曲线浓度为 0 。
然后,涂抹猫脸和皮革部分,去掉这些部分之前的曲线效果。
千万注意,放大涂抹才能精确。
接下来再点击蒙版,这时不要管画面其他位置的色彩,只看皮革部位,分通道调节,将皮革调整至我希望的偏蓝色调,以便和黄色墙面形成冷暖色彩对比:
然后进入后建立的这步曲线的蒙版界面,设定曲线浓度为 100 ,涂抹皮革部位:
如此一来,你就针对画面不同的部位,应用了恰如其分的曲线处理,从而让画面的效果更加出色。
这有点复杂,所以我才说,从第二部分开始,就不是适合懒人的修片方法了,但是,这是通向职业修片的必经之路。
●
●
●
●
色彩感知力和审美的重要性
( 更多实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