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教授罗闻全在新书《适应性市场》中指出:经济学家不应该紧盯着精确数学模型,他们更应该借鉴生物学的思考。他的“适应性市场假说”认为,推动个人行为的主要是经验法则,人们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在市场中,这样做的结果类似于一种“快速进化”。
有人批评说经济学家们有一种“羡慕物理学”情结——总沉迷于构建精确的数学模型,而不去研究凌乱的现实世界。但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罗闻全(Andrew Lo)的新书《适应性市场:以思考的速度进行金融演化》(Adaptive Markets: Financial Evolution at the Speed of Thought)认为,经济学家一直以来找错了对标的科学方向,他们本应该专注于生物学。这种观点源自“行为经济学”学派,它指出人类并不是某些模型所依赖的那种超级理性的计算机器,这就导致市场并不总是“有效”。
罗闻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将经济学从狭隘的思维定势中扭转过来。他的主要理论“适应性市场假说”认为推动个人行为的是思想“捷径”,也就是用以做决策的经验法则。如果这些决定导致的结果不佳,人们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并总结出新的规则来遵守。人类的心理怪癖包括不愿意承担损失,以及要倾向于在随机数据中找出模式。
研究还展示了我们在做决策时大脑里发生了什么。赢钱与可卡因瘾君子嗨了一把对于大脑的效果是一样的,而赔钱对于风险厌恶者的效果则类似于恶心的气味或是残肢的图片。此外,情绪在衡量风险方面是一个“让大脑选择有利行为的奖惩机制”。当我们把这种行为怪癖用在市场中,其结果类似于“快速进化”,而投资策略就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经受考验。更进一步,该理论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经济可以在长期稳定后突然出现危机。
《适应性市场:以思考的速度进行金融演化》
Adaptive Markets: Financial Evolution at the Speed of Thought
罗闻全(Andrew Lo)著
作者并未从自适应市场理论出发,提出任何实用性命题或市场策略,但这种不确定性也许正是进化本身的特质之一。欢迎登录《经济学人·商论》App浏览五月刊文章《进化中的思想》。(一键切换,双语阅读)
互动有礼
经济学家应该更重视人类的思维“非理性”因素吗?
欢迎在下方“写留言”参与评论
每周留言获赞最多的三位读者将获得礼品
了解世界,不仅是读懂英文那么简单
现在订阅《经济学人·商论》全年即可免费加入学习社区
更可获赠商论定制版帆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