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截至今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的总票房(含海外票房)已经突破123.19亿,超过皮克斯和迪士尼联合出品的《头脑的特工队2》,拿下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第一名,也彰显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浑厚实力。
全球影史票房排行榜上,《哪吒2》也冲到了第8位。值得一提的是,《哪吒2》的海外票房也近8000万。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哪吒》导演的名字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叫饺子?饺子真名其实是杨宇。近日,他在采访中解释说,自己一开始取的名字其实是叫“饺克力”,英文名jokelate,还创立了“饺克力工作室”,在他看来,饺子和巧克力都是美食,寓意“中西合璧,各取所长”,后来觉得这个名字太复杂了,索性改名为饺子。
随着《哪吒2》的火爆,网友“考古”发现,饺子在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电影纪念画集的序言里,曾无比感谢田晓鹏导演,直言如果没有“大圣”,就不会有“哪吒”,“以前国产动画的生存王道是把制作成本压缩在政府补贴之下,所以创作者会一股脑儿地挖空心思降低成本。但是《大圣归来》给我当头一棒:只要和观众‘以真心换真心’,观众是愿意看好的作品的,甚至会更加宽容,这也坚定了我的信念。于是,一个丑丑的、不受人待见的哪吒诞生了。他从出生就背负必死的命运,连同周围人的偏见。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了陈塘关百姓对他的偏见。他也感化了敖丙,两人一起扭转了一个原本无解、必死的结局。”
如今,《哪吒2》横扫迪士尼和皮克斯,登顶全球动画票房榜,更是证明了他的创作理念。
几乎所有人都曾问过饺子:为什么要做哪吒?
饺子在自述里也解释,自己其实是一个很保守的人,从小就循规蹈矩。虽然自己天然对绘画有热爱,但在报考大学时,依然做出了最稳妥的选择,“因为父母都在医院工作,所以我报考了华西医科大学想有一个‘铁饭碗’”。
但捧着“铁饭碗”的他反而更痴迷动画了,在同学介绍给他一个三维动画软件之后,他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开始自学动画。
然而,当他毕业后,想去动画公司工作的时候,却因为偏见受到排挤。于是,他索性自己开干,尝试做了一个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没想到,一下就获奖,也得到了彩条屋抛出的橄榄枝,“我就想做一部打破成见的动画,同时也是我自己的心路写照,后来就把主人公定位到哪吒身上,为什么呢?一方面,这是自己压抑多年的释放;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希望给奔跑在自己理想道路上的人鼓励、希望、温暖与力量。其实哪吒是我们每个人的写照,即便被塌下来的天压歪了头,也能挣扎着生出三头六臂把天扛起来!”
有眼尖的网友还发现,饺子神似龙爹敖光!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