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行业研究报告"订阅本号,以便随时来访。
截至2015年末,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9万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17%,占贷款总额的比重由2011年的15%增长至19%;信用卡信贷余额7万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占贷款总额的比重由2011的4%上升至7%。
PS:免费索取报告,请关注“行业研究报告”下方菜单栏“我要报告”项。IPO咨询,请关注下方菜单栏“我要合作”项。
来源:海通证券研究院 行业报告研究院
一、消费金融发展前景广阔
什么是消费金融?传统意义上的消费金融主要指的是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各个阶层的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等独特优势。
消费金融源于2009年银监会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试点初期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四地各批准一家机构进行试点,目前已有19家消费金融公司开业,3家已获批。
消费对GDP的贡献逐年上升,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国家的经济发展最初主要依靠投资率推动,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增长将由供给转向需求,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驱动。
近几年来,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持续增加,在2011年突破50%,我国已经步入消费驱动型经济。2015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为26.48万亿元,同比增长9%,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近年来,消费对GDP的贡献基本稳定在45%左右,与发达国家平均70%左右的高水平比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消费信贷规模不断上升,增速较快,但占信贷总额比重仍然较低。2015年我国消费信贷规模达19万亿元,同比增长23.4%,其中不含房贷的消费信贷余额为4万亿元,同比增长26.1%。消费信贷余额占我国整体信贷余额的比重逐年增长,2015年末虽增长至19%,仍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比例。
2015年末,我国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01.3万亿元,消费信贷仅占贷款余额的19.4%,从近几年消费信贷的占比情况来看,虽然消费信贷占比逐年小幅上升,但是总体围绕20%左右变动。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和市场消费信贷产品的增加,消费金融将充分释放强大的发展潜力。
从消费金融的商业模式来看,主要分为三种:
商业银行:以线下渠道为主,主要是传统信贷的转型,注重产品创新和场景延伸。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产品包括信用卡、汽车贷、消费贷等,由银行基于申请资料向客户发放贷款。
消费金融公司:依托牌照优势,深入经营。2009年银监会开始对消费金融公司进行试点,试点初期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四地各批准一家机构进行试点,目前已有19家消费金融公司开业。具有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特征。
互联网消费金融:依托互联网技术,电子化、网络化及信息化经营。互联网消费金融最早起源于大型电商平台或者依托于大型电商平台,典型例子有京东白条、蚂蚁花呗,均是依托于电商平台的消费环境而产生。
此外,一些小型电商平台与大型电商平台相比欠缺强大的资金流水和客户体量,因此切入点往往在于一些细分市场,同时辅以P2P作为资金来源。
二、消费金融模式一: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主要以线下渠道为主,主要是传统信贷的转型,注重产品创新和场景延伸。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产品包括信用卡、汽车贷、消费贷等,由银行基于申请资料向客户发放贷款。
消费贷款在银行的贷款总额中占比仍较低。截至2015年末,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9万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17%,占贷款总额的比重由2011年的15%增长至19%;信用卡信贷余额7万亿元,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占贷款总额的比重由2011的4%上升至7%。
尽管近年来,信用卡贷款和消费贷的占比逐年提升,但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考虑到近年来消费信贷增速高于贷款总量的增速,且随着居民消费信贷意识进一步增强,未来消费信贷的规模及占比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更多是零售业务的延伸。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消费金融业务更多的是作为客户转化的渠道、提升客户粘性的手段、提升银行竞争力的方式。
一方面,随着商业银行模式的转变,使得银行业更加重视零售业务,而消费金融成为信贷资源重点领域;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互联网巨头的挑战,银行信贷模式开始转变。事实上银行在从事消费金融方面存在着客户基础强大、庞大的银行卡及信用卡体系、大量营业部网点等优势。
目前商业银行从事消费金融主要通过:
控股或参股消费金融公司。事实上,目前19家已开业或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中16家是由银行或控股或参股的,银行主导的比例非常高。目前光大银行、宁波银行亦在筹划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与各类电商平台合作,实现消费场景的延伸。商业银行通过运用互联网思维,将金融服务运用到客户的衣食住行玩方面,通过与一些餐饮、旅游、打车、装修等互联网平台合作实现消费场景的延伸。典型例子包括:
招商银行与滴滴合作联名卡,并在未来将推出基于支付的消费体系;建设银行与土巴兔合作推出的装修贷;工行、农行、中行等在信用卡的基础上将消费金融载入旅游行业,推出网购分期、POS分期、专项分期等个人旅游消费信贷业务。
自主推出信贷产品及构建电商平台。商业银行拥有极大的客户基础及海量的用户消费数据,因此银行可以通过对客户的消费习惯、信用等级等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创新信贷产品。
典型的如:浙商银行可用理财产品质押申请消费贷款,华夏银行和中信银行均开发了住房公积金缴存人申请信用贷款的模式,各家银行纷纷推出基于信用卡的现金分期及小额消费贷。
利率定价竞争力较强。商业银行在提供消费贷及信用卡分期时,往往能给予相对市场较低的利率,这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对客户的筛选更为严格,并且客户往往在银行已经购买理财产品、有相对较好的信用记录。
例如建设银行与土巴兔合作的装修贷年化利率约7%~8%,中信银行的公积金网络信用贷款年利率最低约6%~7%。而信用卡分期的利率稍高,年化约10%~18%。
三、消费金融模式二:消费金融公司
消费金融源于2009年银监会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试点初期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四地各批准一家机构进行试点,目前已有16家消费金融公司取得牌照,3家已获批。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占据市场优势地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依托牌照垄断,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自2015年开始迅速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6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放开市场准入,将原在16个城市试点的消费金融公司扩展到全国,并将审批权下放至省级部门。2016年9月末,行业资产总额1077.23亿元,贷款余额970.29亿元,增长率均逾100%。
与无牌照公司相比,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具有明显优势。《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定,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可以通过境内股东存款、同业授信、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权等方式融资,而无牌照公司则多只接受股东和子公司存款以及P2P网贷。
随着国家对网贷的监管日益严格,持牌系公司融资渠道多元的优势将更加明显,资金成本将可以控制在3%-4%左右。
此外,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因其获得审批,业务和产品相较于无牌照公司更加丰富多样。公司不仅可以提供消费贷款,还可以代理销售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保险产品,以及提供与消费金融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等。这些交叉销售和增值服务都有助于提升客户粘性,取得产品上的优势。
与此同时,持牌系公司多依托传统银行,风控较为成熟,有助于降低违约概率;且持牌系公司可接入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能帮助公司分析用户信用特征,确定优质客户,同时督促借款人及时还款。
业务模式主打O2O,依托牌照深入经营。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以发放消费贷款为主,其他业务兼有发展。消费金融公司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向消费者提供贷款:
一是审核申请资料后,直接向消费者提供贷款;二是与购物平台或商户合作,将贷款资金支付给购物平台和商户,再由后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最后由消费者分期偿还贷款,即将消费金融嵌入到消费行为当中。
消费金融公司无法吸收公众存款,其资金来源主要为境内股东存款、同业授信、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权等,与无牌照公司大多依赖P2P相比,更为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使得持牌公司可以降低风险,深入经营,在贷款的基础上拓展保险、咨询等更多业务内容。
相较于传统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发放贷款更加灵活便捷,主打O2O模式。消费金融公司贷款单笔额度较小,每笔个人贷款不得超过20万元; 审核速度极快,通常30分钟、3分钟甚至即时可到账;
流程更加简化,各家消费金融公司多采取O2O的模式发放贷款,线上操作省去传统商业银行贷款‚面签‛的麻烦,给借款人带来更为便捷的用户体验;
担保方式多样,许多公司的贷款采取无担保或是使用自身金融产品账户做担保的模式,如苏宁金融的‚零钱贷‛即让借款人以其‚零钱宝‛资产作为抵押,相比于传统的房屋抵押更为灵活。
目前,市场上的典型产品有北银消费金融公司的 ‚轻松e贷‛和苏宁消费金融公司的 ‚任性付‛等。轻松e 贷‛是一个直接支付类贷款产品,客户申请通过后北银公司直接将一定额度的贷款发放到客户指定账户。
‚轻松e贷‛以低收入人群为目标客户,适用于支付个人及家庭旅游、婚庆、教育、装修等各类消费事项,借款人无需担保,且可自己选择贷款期数。
‚任性付‛属于受托支付类产品,是消费者在苏宁易购网上商城购物时可选的一种分期付款支付方式,可以满足收入水平暂时较低却有强烈消费需求的客户群体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任性付‛在30天内还款免收手续费和利息。
根据银监会的规定,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除了可以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外,还可以代销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保险产品、发行金融债券、办理信贷资产转让以及从事与消费金融相关的咨询业务等。目前消费金融公司于此方向涉及的业务不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银行系公司占据主导,商业巨头积极布局。消费金融行业的股权结构最初呈现银行主导的形势。银行作为传统的金融机构,其在牌照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以及资金方面的优势不容小觑。
而随着消费金融行业的进步,外资和传统行业企业也进入该领域以寻求进一步的发展空间。目前共有22 家企业获得银监会的牌照批准,其中2010年获批4家、2014年6家、2015年5家、2016年7家。
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除北银、中银和锦程三家银行主导外,捷信也是中东的PPF集团旗下捷信集团的在中国的子公司;
北银于2013年成功实现引资改制,与全球最大消费金融公司——西班牙桑坦德消费金融公司,以及利时集团、联想控股、大连万达等一批国内知名民营企业签署股份认购协议,并与西班牙桑坦德消费金融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可见外资对于中国消费金融领域涉足较早。
2014年来自实体产业部门和互联网行业等产业的公司,包括苏宁云商、海尔集团等的企业也纷纷成立消费金融公司,而银行系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也多是与来自其他产业的公司共同成立,其中包括互联网行业、传统商业等。
实体产业企业对于消费者和市场的把握多更加直观,其对消费商业逻辑的把握也更成熟,对于消费的洞悉加上银行对资本运营的熟悉,很可能对消费金融的布局带来跟更大的正外部性影响。
2015年除中国华融的涉足外,新获批的消费金融多源于银行联合互联网或实体行业共同成立,消费金融公司的股权更多元化,涵盖国资、外资和民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在中国企业积极布局的同时,外资也没有停下脚步,如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就作为战略投资者加盟杭银消费金融,开始布局中国市场。
2016年旅游行业企业也开始进入,如哈银消费金融,同程旅游为其第二大股东,有助于同程旅游在已有业务基础上,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布局;中原银行联手上海伊千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中原消费金融,将通过‚银行+电商‛模式切入消费金融领域。
股东的多元化需要进一步利用合北京股东的优势,突出金融与商业、互联网等行业的结合,借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背靠银行:北银消费金融公司
北银消费金融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1日,是经中国银监会首批获准筹建、由北京银行发起设立的国内首家消费金融公司,是一家专为我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2013年成功实现引资改制,与全球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西班牙桑坦德消费金融公司,以及利时集团、联想控股、大连万达等一批国内知名民营企业签署股份认购协议,并与西班牙桑坦德消费金融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直接支付类产品。直接支付类贷款产品是由客户申请通过后,由北银消费直接将一定额度的贷款发放到客户指定的账户上,以供客户用于消费使用。直接支付类产品的特点在于受理平台广,可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北银消费营业厅、自助机具、人工电话等平台进行贷款申请。
此外,直接支付类贷款产品的申请金额大,根据个人信用记录最高申请额度可达20万元。线上互联网的直接支付类产品包括轻松e贷、极速贷;线下营业点则包括轻松贷、白领贷、惠农贷、尊享时贷、助业贷等。
受托支付类产品。受托支付类贷款产品是由客户在北银消费的合作商户店面购买商品或服务时,通过申请北银消费个人贷款,办理消费分期,由北银消费替客户将费用支付给商户,客户直接享受商品或服务的产品。
受托支付类产品的特点包括:审批速度快,平均30分钟可完成贷款审批;还款更灵活,客户可通过任意一张带有银联卡标识的借记卡进行还款;选择多样化,北银消费合作商户遍布全国多个省份,覆盖众多行业。受托支付类产品包括轻松付、易分期等。
循环信用类产品。循环信用类贷款产品是由北银消费根据客户的信用情况,向客户提供一个可以循环多次使用、提取现金的贷款产品。客户可以根据消费习惯选择使用实体卡或者虚拟卡。循环信用类产品的特点包括:一次审批,循环使用;按日计息,随借随还;取款便利,使用自由。循环信用类贷款产品包括Mini循环消费贷、循环时贷等。
持有牌照,融资成本具有竞争优势。公司作为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风险较低。因此拥有良好的同业拆借渠道,相对于非持牌机构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资金,同时直接连通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达到降低贷款者违约风险、提升催收回款效率的作用。
依托北京银行,资金及客户资源具有优势。北银消费拥有银行股东背景,领导层多来自北京银行。在资金来源、客户来源、风控措施的方面,北京银行皆给予有力的支持。
北银消费依托北京银行,不仅拥有资金优势及成熟的风控体系,更能依托北京银行的客户资源,下沉业务渠道,形成自上而下的运营模式,并将北京银行的资源借鉴到消费金融业务中。
首家获批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位居行业领先地位。北银消费是银监会于2010年第一个批准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截至2015年3月,北银消费累计发放贷款突破230亿元,同比增长约130%;累计服务客户数量超40万户,同比增长约60%。
2014年更引入桑坦德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以引智为重点,以技援为核心,在风险、科技、商业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北银消费治理水平获得持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显著增强、业务拓展步伐明显加快。
积极拓展业务区域。2013年银监会修订《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允许消费金融公司依托零售商网点开展异地业务。截至目前,北银消费已在上海、济南、西安等12个地区筹备受理中心。
此外,公司业务也伸向金融知识匮乏、金融服务不充分的京郊农村市场,并在北京市商务委支持下,联手大中电器在大兴区长子营镇李堡村举行‚消费金融服务下乡进村‛活动,成功推出国内首款针对农民客户提供的无担保、无抵押、利率优惠的信用消费贷款——‚惠农贷‛。
融资渠道多元化。北银消费与20多家银行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并逐步开展资产证券化项目。根据北京银行2014年年报,北京银行与北银丰业、北银消费合作推出国内首单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证券化产品,募集资金共5.5亿元。
此外,北银消费也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善用持牌机构及背靠北京银行的优势,替公司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电商平台式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海尔消费金融由海尔集团、海尔财务、红星美凯龙、绿城电商等共同发起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海尔消费金融是我国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范围后第一家经银监会批准开业的全国性消费金融公司,也是我国首家由产业发起设立的产融结合消费金融公司。
其产融结合创新模式对于‚以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实现‘普惠金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海尔消费金融致力于通过线上线下无缝对接,零时差提供消费金融服务。海尔消费金融定位于‚乐享生活‛,以‚家庭为中心‛,坚持为中国居民创新更美好的家庭生活品质,创造全新消费金融体验模式的价值主张。
同时,海尔消费金融秉承全新商业理念,以及‚来自产业、服务产业‛的精神,将消费者、商户、厂家和消费金融公司四方有机串联,形成紧密联系的产融结合的金融服务网。
除了与家电产业联合的0元购、与海尔地产联合推出的车位贷、以及与培生集团合作推出的环球游学分期等等,海尔消费金融不断创新业务产品,在家装、教育、健康、通讯、旅游等领域,围绕家庭消费,为消费者构建一站式、全方位的户式金融服务。
截至2015年底,海尔消费金融累计发放贷款数十亿,并在全国布局近4000家营业据点,为数十万用户提供消费分期服务。根据海尔消费金融的三年目标,2017年预计将实现‚双百‛——放款额超百亿、实际服务用户超百万。
背靠海尔集团,深化产融结合。海尔消费金融的主要股东包括海尔集团、海尔财务、红星美凯龙、绿城电商以及中国创新支付,其中,海尔集团与海尔财务公司占海尔消费金融49%的股份。
海尔消费金融背靠海尔集团,依托雄厚的品牌、产业和资金实力,并通过创新的产融结合等消费金融模式,全面实现金融与渠道、产业资源的融合与协同。
前端金融可以全面参与到产品设计中,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最优的分期方案;后端则以金融为纽带;海尔消费金融打通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实现跨产业融合与资源共享。
打造综合性户式金融服务生态圈。海尔消费金融以家庭消费需求为核心,以金融为纽带,打造覆盖‚立家、美家、乐家‛场景的综合性户式金融服务生态圈。公司立足于互联网+时代风口,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亿万实名家庭用户数据为基石,全面布局虚实网络、O2O金融生态圈,轻松实现金融进千家万户,从而满足亿万家庭的需求。
联手出境游服务商,积极布局互联网旅游场景。2016年末,海尔消费金融和国内知名O2O出境游服务商百程旅行在百程旅行网PC端、APP、H5界面全面上线旅游金融服务。用户在百程旅行办理签证时,只要完成实名认证,即可在线申请金融服务,全方位提升用户签证服务体验。
此次合作为海尔消费金融布局旅行金融的开端,并围绕出境游场景和用户,持续积极布局出境游金融市场。同时,通过与在线旅游产业的不断合作拓展,海尔消费金融抢先占据互联网旅游消费场景,与合作伙伴共享线上线下优势资源,进行在线旅游场景化营销。
携手光伏新能源,响应绿色金融。‚光伏分期‛是海尔消费金融在响应国家绿色金融的基础上,发展出产融结合的创新营销模式,也推进海尔消费金融拓宽金融领域和实现金融引领,并为未来光伏营销方式和分布式光伏应用提供全新的探索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带动光伏新能源的普及与应用具有积极作用。
海尔消费金融通过深度挖掘产融结合模式,切入行业与用户痛点,以消费金融为纽带,通过成套户式金融服务,实现用户、产业、金融的共赢增值。
四、消费金融模式三:互联网消费金融
互联网消费金融遍地开花
目前消费金融领域的参与主体众多,包括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P2P网贷平台、电商平台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与消费金融的结合更加紧密,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的相结合,在传统消费金融活动的各个环节上达到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极大地提升了消费金融的效率。
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数量已接近200家,P2P借贷平台运营中的约有1500家,互联网众筹平台约600多家。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消费金融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消费场景的嵌入和渗透,弥补传统消费金融在细分领域的缺失。结合互联网思维,互联网金融消费能有效的切入到消费场景中,使消费者更加的便捷。
海量数据支撑。互联网消费金融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对客户信息(基本资料、行为信息、征信信息等)进行交叉验证,并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灵活的服务。
用户体验增强。与传统消费金融的低频次使用相比,互联网消费金融使用频率更高。因此,互联网消费金融也更加注重用户体验。
目前,互联网金融正步入大数据红利期。互联网的应用使得用户数据获取更为有效和风险控制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获客、场景、风控等方面都具有较强优势,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提高审贷效率、降低违约率,为消费金融向中低端需求市场渗透提供了有效手段。
截至2015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为2356.4亿元,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处于刚刚起步,增速非常快,2015年同比增长1187%。考虑到未来互联网金融消费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2020年有望达到5.7万亿。
我们认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在发展的探索期,政策面偏紧,行业的整体规模不大,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随着监管的放松,互联网消费金融迎来市场启动期,在这个阶段,一些大型的互联网平台推出各类产品,典型的如‚京东白条‛;
当市场逐步认可并开始接受互联网消费金融这一理念后,针对各细分领域的创新层出不穷,成为整个消费金融市场的增长亮点;而在应用成熟期,细分领域的商业模式逐步成熟,市场将出现1-2家兼具多种领域的龙头企业,市场集中度显著提升。
互联网消费金融:各个支付场景的渗透
互联网消费金融场景化是指,以生活中常见的高频行为作为互联网金融产品切入口,通过场景化设计与布局激发消费者需求,结合互联网支付方式,缓解用户痛点,完成交易。目前互联网金融场景化已覆盖3C产品消费、租房、二手车、大学生、蓝领消费、装修、旅游等领域。
互联网消费金融:三大电商平台
消费金融领域在各个不同的渠道竞争都较为激烈,以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苏宁金融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切入车险消费分期理财市场的豆蔓理财;主打分期购物的乐分期、趣分期;移动端信贷APP,例如手机贷、拉卡拉替你还等。
此外银行在消费信贷这块的布局也很广泛,像招商银行闪电贷和建设银行快e贷等。下面我们来看看三家电商平台的消费金融模式及特点。
京东白条
京东白条是允许符合条件的京东注册会员在京东商城购买商品时使用的支付服务,是首款互联网消费金融信用支付产品,应用于京东商城场景,让用户‚先消费、后付款、随心分期‛,用户申请使用京东白条,可选择延后付款(最长30天)或者分期付款(最长24期)的支付方式,最高授信额度1.5万元。
白条业务覆盖京东自营及开放平台产品,为防止套现,对虚拟产品充值卡及黄金等进行限制。从用户角度来说白条产品本质上是商品赊购,而从平台角度来说白条产品的实质是京东平台的应收账款管理。
京东白条是2C的信用贷款,与之前推出的2B的京保贝一起,在信贷端构成了完整的金融链条。通过2C的信贷服务能够拉动用户的消费量,促进京东商城的销量。
京东白条上线后,白条用户中超过50%使用了分期付款,分期付款的商品客单价比非白条用户的客单价高出约50%,月订单数量及月消费金额均大幅增长。
目前京东白条已与银行携手打造白条联名信用卡,并与第三方商户合作提供旅游、租房、装修、购车、教育等分期服务,并设有专门为校园和乡村人群提供的消费金融支持。
蚂蚁花呗
蚂蚁花呗是蚂蚁金服推出的消费信贷产品,自2015年4月上线,主要应用于在天猫商城、淘宝场景,实现‚这月买,下月还,超长免息‛的消费体验。用户被授信额度最高可达5万元,免息期最长可达41天,消费者还可以使用花呗分期功能分3、6、9、12个月进行还款。
2016年8月4日,蚂蚁花呗消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项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成为上交所首单互联网消费金融ABS。
2015年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蚂蚁花呗70后用户占比14.28%,80后、90后用户分别占比48.54%、32.75%,年轻用户为主流客户群。用户使用蚂蚁花呗后,消费能力较此前有10%左右提升。
蚂蚁花呗对中低消费人群的刺激作用更为明显,月均消费1000元以下人群在蚂蚁花呗的拉动下消费能力提升了50%。商户接入蚂蚁花呗后,成交转化提升了40%,销售额平均提升了23%。花呗分期的男女使用比例为72.48%对27.52%,花呗的男女使用比例为59.9%对40.1%。
苏宁任性付
苏宁任性付是由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推出的小额消费信贷产品。苏宁消费金融是国内首家持牌的正规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依托苏宁易购、易付宝等线上平台,以及线下苏宁门店,苏宁消费金融基本完成互联网消费金融布局。
目前细分消费信贷产品包括:任性付购物分期、任性借现金分期、任性借30天随借随还。任性付依据央行征信信息+用户消费数据+第三方信用数据,进行全自动审批,为用户授信,最高额度可达20万元。
相较于纯电商系消费信贷产品,任性付有额度大(20万),期限长(最长5年),支持提现,上报央行征信等特点。
2015年5月开业一年间,任性付共向2000万人发出授信邀请,累计邀请授信金额超过1000亿元,发放消费贷款数量超800万笔,最高单日放款金额近3亿,任性付基本覆盖国内一二线城市的苏宁门店,全年共有近20万用户在苏宁门店申请开通任性付,超过10万人享受到任性减免的优惠。
P2P平台:连接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中间商
相较于大型电商平台及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雄厚,小型互联网金融企业往往存在资金面短缺的状况,对接P2P平台以及ABS成为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从盈利模式上来看,一方面平台可以通过资金和资产端的价差盈利,另一方面通过引流吸引客户,销售平台产品及提供增值服务盈利。
截止至2016年末,P2P借贷行业累计交易额约3.4万亿元,P2P贷款余额约9000亿元,较2015年底翻了一倍。2016年交易量约2万亿元,较前几年大幅增长。
截至2017年1月,P2P网贷行业实现2209.92亿元的整体成交量,环比下降了9.55%。其中京沪浙粤四地20强平台市场份额总计高达57.4%。
五、消费金融空间几何?
行业利好政策持续驱动。2009年7月银监会颁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首次为试点消费金融公司的准入、监管和规范经营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随后首批4家消费金融公司于2010年分别在北京、上海、成都和天津成立并于同年先后开始营业。
2013年底发布修订版《管理办法》,将消费金融公司向民营资本放开,促进股权多元化,取消营业地域限制,新增10个试点城市、新成立7家消费金融公司,并且允许消费金融公司吸收股东存款,拓宽资金来源。
2015年6月,国务院开放市场准入,消费金融公司审批权下放到省,新成立4家消费金融公司。2015年7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确立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监管职责分工。2016年3月,发布《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消费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
截至2017年2月底,共有22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得牌照,其中18家已正式开业。此外,光大银行、河北银行、华夏银行等已宣布拟成立消费金融公司,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等脱胎于电商的金融集团也在积极申请消费金融牌照。
我们从几个维度来看消费金融还有多大的空间:
居民消费还有多少提升空间?
近几年来,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持续增加,在2011年突破50%,我国已经步入消费驱动型经济。2015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为26.48万亿元,同比增长9%,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近年来,消费对GDP的贡献基本稳定在45%左右,与美国等国家平均70%左右的高水平比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按照过去的年复合增长率,我们假设每年消费以12%的增速上升,预计2020年,消费支出有望达到47万亿元。按照此前林毅夫等经济学家估算的2020年GDP达到90万亿,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将有望提升至52%。
消费信贷占消费支出比例还有多大的上升空间?
2016年不含房贷的消费信贷余额约为5万亿元,消费金融公司贷款约1000亿元,互联网消费金融约9000亿,P2P消费信贷约410亿,居民消费信贷总量预计达5.9万亿元,约占消费支出的19%,与日本较为接近,远低于美国的30%。
我们认为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和市场消费信贷产品的增加,消费金融将充分释放强大的发展潜力。假设消费信贷按照每年20%的增速,2020年将达到12万亿,约占消费支出的25%,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消费金融这块蛋糕做大了以后,该如何切?
消费信贷主要由银行主导。从目前消费信贷的结构来看,银行及信用卡消费信贷余额占比非常高,而20家消费金融公司目前占比不足5%。从结构上来说与海外成熟体系差距较大。未来随着消费金融牌照的进一步放开,以及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普及,市场格局有望更加市场化。
六、完善风控的机制是消费金融规模发展的重要基础
完善风控的机制是 消费金融规模发展的重要基础。消费金融业务潜力巨大,但同时由于消费金融在我国仍处于逐步成熟的阶段,在风控方面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和难度,主要表现在: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尚不完善。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尚处于逐步成熟的阶段,个人信用意识比较薄弱,个体消费者未对违约后果引起充分关注。在金融法律制度建设层面,我国的个人信用法律制度尚不够完善。个人信用历史记录的共享和价值挖掘不足,为消费金融业务的大规模开展制造了一定的障碍。从信贷风险管控的角度来看,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将面临机构性调整和信用危机的挑战。
坏账率较高,违约风险高。消费金融采用灵活的风险模型,产品的不断创新将推出更多的无抵押无担保产品,属于高风险高收益业务。大规模的消费金融业务高度依赖打分卡等内嵌模型的批量自动化审批机制,容易发生客户违约和集体性违约等风险,造成一定的坏账率。
此外,消费金融作为新兴业态,催收流程和惩罚措施尚不明确,会给贷款追缴等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特别是缺乏金融风险经验的非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风险管理意识尚待积累。
与银行现有业务的融合。对于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还需关注消费金融与银行现有业务的融合问题。消费金融创新产品较银行传统信贷产品风险较高,银行或金融集团需要处理好高风险高收益产品与低风险低收益金融业务的混业经营,处理好传统与创新产品的关系,规避韩国信用卡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式的风险。
此外,消费金融公司是协助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需要思考消费金融业务与银行既有的无抵押贷款业务如何差异化生存。
消费金融的发展不但需要清晰、具有创意的商业模式,更需要完善的风险控制,以保证消费金融可持续性发展。消费金融公司需要根据业务特点,从政策、产品设计、营销、评分卡工具、审批、帐户管理、催收、IT系统等各个方面构建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
海外投资项目——马来西亚燕屋房
在东南亚有句谚语叫“有财富百万,不如有间燕屋”。说的就是燕屋的投资,一旦引燕成功,一间燕屋的盈利不仅稳健,而且年年看涨。
北京大学PPP实战研修班课程
北京大学雄厚的PPP专家资源,联合财政部、发改委、交通部、住建部、等领导;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香港)投资公司、摩根盛通等投资机构高管打造精品课程。
北清智库PE课程
由北京大学专家系统设计,为您全面解析资本市场,揭露资本的本质,让资本不再神秘,让资本变得简单,让资本不再成为敛财的工具,解除资本骗局的乱像;
由
对于腐败份子:宁遇阎王,莫遇老王;对于人民:宁遇老王,不要天堂。
真正的高手思维与常人不同,他们能够跳出一己私利的小圈子,通过成就他人,帮别人摆渡,最终惠及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