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下午,投中网CV智识联合投中资本,在上海威斯汀大饭店举办了名为《时代铸就产业,新形势下的“芯”问题》的Vtalk沙龙,邀请了华登国际合伙人王林,临芯投资董事长李亚军,软银中国管理合伙人张岳鹏,登临科技创始人李建文,磁宇科技技术副总裁戴瑾五位嘉宾先后做主题演讲与圆桌讨论。
以下为王林主题演讲《科创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实录:
我这里列了一些已经上市的公司,以中微、澜起和乐鑫几家新上市的科创板企业为例。
澜起中微都是成立15年之后才上市,乐鑫也有11年历史了。
我记得2013年就跟乐鑫谈过,谈了半年但后来错过了。
不管怎么样,我觉得投半导体需要有耐心,大家一定要有这样一个理念。
虽然科创板的到来有些新的机遇,但是这个机遇是不是真的能实现,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
是不是真的有一些亏损的企业能够尽快登陆科创板,如果这样的话,
集成电路行业的企业投资的时间可以减半
。
当然有机遇也有挑战,钱多了很多,好的企业拿到的钱更多了,我觉得当然是好事。
但是反过来一个不太好的事情,就是
没有竞争力本该被市场淘汰的企业不容易死掉了,该死的企业死不了,该好的企业就好不了
。
大家可以看一下统计,中国的IC设计企业有一两千家,但是一个企业可能就十来二十个人,中国的市场很大,很多这样的企业可以活着。
但是,这众多的企业里面多少能够成长为优秀的,帮助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企业,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不管怎么样,过去这一二十年,中国集成电路行业确实发展很快,究其原因,我觉得还是
进口替代
这四个字,大家可能也都认同。
十年前的进口替代,和现在的进口替代,四个字虽然一样,但后面的含义却大不相同。
我们中国半导体一期基金2011年成立,当时投消费类电子为主,但现在消费类里面还没有被替代的进口芯片绝大部分都是比较难被替代的了,进口替代的技术门槛高了很多。
我们最近看了一些想做进口替代的芯片企业,很多是在工业领域,在通信领域,在汽车领域的,虽然机会很多,包括华为等国内客户也很积极的扶持中国的供应链,但是技术难度、验证难度确实高了非常多。
我们投资了一家芯片企业被华为扶持,华为专门组织了一个帮扶小组帮这家企业,就算这样,也搞了将近两年才达到华为的标准。
虽然仍有大量进口替代的机会,但大家还要做好
艰苦奋斗
的准备。
我相信在座大家可能都是搞投资的人会比较多一点,大家如果要投芯片企业,建议在细分领域里面,投
龙头或者前三名
的企业会比较好一点。
那种还在重复一些me too,杀价格的企业,不能说没有机会,但我觉得这个竞争会惨烈很多。
而且对产业、对整个行业,我觉得都没有太大的价值。
长久以往,如果这样的企业多了,反而对整个行业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
我这里列了一张表挺有意思,给大家看一下。
这里列的是中国已经起来的行业,从最右边的TFT平板,然后再往左的是LED,然后再往左是太阳能,再往左,是半导体。
除了半导体以外,其他三个行业,在全球来看都是中国企业比较领先的行业。
但是中国企业在这些行业的兴起,带来的行业毛利率和领先企业毛利率的变化,是很惨痛的,大家都活得很累。
半导体行业我相信肯定也是这样的一个局面,
中国企业一定会起来,也一定会把整个行业的毛利率拉下来
。
比如说欧美半导体公司现在这种动不动百分之五六十毛利率的情况,我相信十年以后或二十年以后就不存在了。
但
集成电路行业是需要持续大量研发投入的,赚不了钱这个行业怎么去发展
,是需要大家去思考的。
我们从投资的角度,投什么样的企业,怎么样支持企业去赚钱,赚到足够的钱再去支持新的发展,我觉得需要大家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