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雅客先生
5分钟,你可以选择翻翻朋友圈,也可以选择关注我,提升PPT技能。我是雅客,是一名PPTER,每周一晚上推送一篇PPT干货文章,期待与你相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曹将  ·  离职后的那些朋友,怎么样了 ·  4 天前  
旁门左道PPT  ·  我用明星黄子韬的秃头照,做了一页中国风PPT! ·  5 天前  
旁门左道PPT  ·  很严重了,我劝大家极限存钱吧...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雅客先生

通过碎片化学习,如何构建知识体系

雅客先生  · 公众号  · PPT  · 2017-06-09 21:31

正文


在碎片化信息时代,知识获取的成本变得极低,如果你不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那么久而久之这些信息就被你所遗忘。


如果你想学习变得更有成效,那么就需要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今天的分享当中,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方法,让你学会通过碎片化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明确你要学习什么


学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你不得不去学的,比如说工作中的专业知识。另一种是你可以自己挑选去学的,比如说摄影、PPT、写作。



工作中需要用的专业知识不用说,学的越完整,越体系化,越有利于你展开之后的工作。


而自选式学习,学的越体系化,就越有机会成为你的一个核心竞争力,在与其他小伙伴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拿写作来说,写作谁不会写,可如果你写的文章特别吸引人,当公司需要在网络上销售产品的时候,那你的文笔就能派上用场。


不过在这里不建议大家“投机”式地去进行学习,一来你可能等了很久,都等不到这个机会;二来抱着“投机”的心态去学,也难以学好,因为太过急功近利。


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凭着自己的爱好去进行挑选。



爱因斯坦也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才,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以一颗赤子之心,同时保持对知识的好奇,方能真正学好。


二、怎么去学


学习分为四个层面:器、术、法、道。他们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倒金字塔的结构。



所谓器,就是指工具。比如你学习PPT,那么PowerPoint就是你学习的「器」。是学习中最为基础的一部分。


术,就是指技术。就是说你要去学习软件的基本操作,看到一个设计效果之后,能知道要运用哪些操作去进行实现。


法,就是指方法论。熟练掌握了PPT的基础操作,如果没有方法论的指导,依然是做不好PPT的,所以「法」要排在「术」上面。


道,可以理解为世界观。就是你是怎么认识目前你在学习的东西的。认识的程度不同,导向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如果你想体系化地去掌握一个知识,那么上面提到的学习四个层次,都是你需要去学习的。


建议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先去学习「道」层面,通过广泛的阅读,了解在这个领域内顶尖级的人物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比如说,黄有璨在他的书《运营之光》中,前面两章就提到了他对运营的看法,总体而言,他觉得运营是跟用户深层连接,是一件很有温度和有价值的事。


那如果抱着这样的价值观去理解「运营」,跟那些只知道用恶俗的内容去吸引别人眼球的运营对比,就能发现他们的段位完全不在一个层次。


这就是为什么建议大家先去学习「道」的原因,首先你的三观要正,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才不会剑走偏锋,走入一些歪门邪道之中。


学习完「道」之后,再去学「法」。因为方法论是相通的,不管你用什么工具,什么技术,他都具备指导性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再去学习「术」与「器」,熟悉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


三、从哪些地方学习


现在全网有那么多平台,简书、微信、知乎上面都有大量的经验分享文章,你可以关注一些与你要学习领域相关的博主。


然后通过阅读、或者参与一些在线微课等方式,去完成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而这些学习,都是可以利用你在上下班的路上,或者睡前的几分钟刷刷手机,来完成的。



四、如何进行整理


如果看到一些好的文章,不去进行整理和归档,那么下次如何我们还想找回来,就比较难了。


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几个整理文章的小方法。


在微信上,看到一篇好的文章,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收藏,收藏完之后,点击右下角的标签,我们可以对收藏的内容贴上标签,进行归类。



贴上标签之后,在文章的下面就会有一个标签的符号,那下次我们只要想搜索相关主题的文章,只需要进入到我的收藏。


然后点击搜索的按钮,点击相应的标签,就能把同一主题下的文章全部调出来。


由于很多平台的文章都支持分享到微信,所以其他平台的文章,我们一样可以在微信上进行归类和整理哦!


第二个方法,推荐大家使用一些APP来完成文章的管理。


比如说:收趣APP



这个APP收罗了全网的文章。知乎、微信、头条、简书上面的文章你都能在上面找到。


而且你可以有针对性地订阅相关博主,遇到好的文章同样可以收藏下来。


而且它同样支持标签的定义,还可以标记为“未读”“已读”“续读”这三种状态,方便我们一时来及阅读文章时,下次可以知道文章阅读的状态。


还有一个也不错:Pocket  



这个APP同样是一款稍后阅读神器,而且可以实现全平台同步,也就是说你收藏了一篇文章,就等于在手机上、电脑上都可以看到。


即使保存的文章由于某些不可抗力从源网站删除我们仍可以从 Pocket 服务器中找到备份文章,而不至于文章无缘无故丢失。


除此之外,文章资料整理的APP,还有印象笔记、为知笔记、有道云笔记。这些都是整理文章比较好用的工具。


五、构建知识框架


当你看了很多篇文章之后,对某个领域的知识应该就有一个比较充裕的认识和了解。不过这时候你的知识还是散乱的。


那么你可以通过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将这些散乱的知识点给串联起来。


目前市面上的思维导图工具也有很多,如果你不想下载思维导图的软件,那么推荐百度脑图这个工具。



思维导图可以在线绘制,而且可以导出格式为图片格式,Xmind,也可以将你的思维导图分享给他人。


与之相似的工具还有Processon,同样也是支持在线思维导图编辑,后者的颜色要比前者要好看一些。



上面这个图就是我当时在准备PPT系统课程的时候绘制的PPT课程框架。


通过思维导图的辅助,可以让你联想起所有的知识点,同时各部分散乱的知识,也可以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知识网络。


思维导图画完之后,你可以再去跟一些书的目录去进行对比,看看自己是否有遗漏的部分,再进行补充。


六、实践检验真理


当你学到其中一个知识点之后,如果是操作类的,那么就可以学完,就立刻动手去尝试。在做练习的时候,你会加深对这个功能的认识。


如果是理论类的,学完一个知识点之后,你可以做下笔记,联想一下这个是知识点可以用来解释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以后怎么去用。


而不是学完,点一下收藏,就完事了。只有这些知识在你的大脑内经过加工,重现,这些知识点就会真正变为你自己的东西。



七、与他人分享


如果你按照前面的流程一个个走下来,那么此时你对该领域的知识应该是有一个非常全面的了解了。


这时候你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或者线下分享的方式,将你所学到的知识与他人进行分享。


在准备分享的时候,又是一次知识的整理,这样无疑会进一步加深你对这个知识的理解。


而且在与他们进行分享的过程中,可能会与对方的一些想法产生碰撞,也能让你重新思考该问题的答案。



-END-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内容,概括起来,构建知识体系分为六个步骤:


明确你要学习的领域、知道怎么去学、知道去哪里学、对知识进行整理、构建思维导图、实践检验真理、与他人分享。


希望这周的分享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