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纵深推进纪检监察高质量发展作出部署。
一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做实政治监督、做深日常监督、做准专项监督、做强基层监督,不断提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综合功效,持续巩固发展良好的政治生态,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州实践提供坚强保障。
为迎接即将召开的市纪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即日起,“清风福州”微信公众号推出“喜迎全会”专栏,回顾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纵深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要深化整治基建工程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清理风险隐患。今年以来,鼓楼区纪委监委聚焦责任落实、权力运行、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工程领域招投标不规范影响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切实以有力监督执纪问责筑牢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防腐墙”,着力营造公平公正、规范高效、阳光透明的招标投标市场环境。
“深化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不规范问题专项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监督融合、协同发力上做文章。”鼓楼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鼓楼区纪委监委联合相关部门攥指成拳,建立发改、住建、公安等部门协同机制,压实主管部门责任,成立工程领域招投标不规范影响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明确整治内容范围和工作分工,倒排工作时间节点,强化督查调度。建立健全“周调度、月研判、全覆盖”工作机制,不定期下沉项目现场开展实地督导,严厉打击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招标等违法违规行为,推动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图为鼓楼区纪检监察干部深入重点工程项目一线开展监督检查。
紧盯问题靶向发力。鼓楼区纪委监委坚持以发现问题为突破口,发放《工程领域项目招投标工作核查情况表》,组织各单位自查工程类项目174个,实行项目清单化管理,做到招投标项目“数量清、问题明”。同时,督促职能部门用好“福建省工程领域招标在线监管平台”系统,对2023年以来27个项目进行全覆盖复核,发现9个问题并督促整改到位。
为回应群众关切,该区纪委监委压紧压实责任链条,督促职能部门、街镇深入摸排,发现并推动解决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不到位、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62个,推动拨付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3692万元。
“被金钱蒙蔽了眼睛,摆错了自己的位置,找了个自己在工地上帮他们做事的牵强理由,抱着侥幸心理,拿着不该拿的钱、不能拿的每月好处费,把国法、党纪、党规抛在脑后……”这是福州市属某国企原副经理余某在忏悔书中的自述。经查,余某身为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利用担任多个项目经理的职务便利,收受管理服务对象贿送好处费103余万元。今年11月,鼓楼区纪委监委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工程建设领域资金投入密集、参与主体复杂、设租寻租机会多,极易滋生腐败问题。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以来,鼓楼区纪委监委坚持以办案为引领,采用线上“大数据”与线下“铁脚板”相结合的方式,通过“12345”一线处置平台、鼓楼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巡察、审计、举报电话等途径,广泛收集查找问题线索。
同时,强化协作,狠抓案件查办,坚持“室组地”联动,对事实清楚、指向明确的快查快结,对情节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综合运用领导包案、挂牌督办、片区协作等方式,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攻坚。
图为鼓楼区纪检监察干部下沉辖区工程项目现场开展实地督导。
“身为监管人员,一旦存在‘吃拿卡要’行为,不仅对工程项目造成不良影响,还严重损害了营商环境。”不久前,鼓楼区纪委监委收到线索,辖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返聘工作人员方某某,在检查辖区工地现场时先后多次收受项目相关人员红包共计9000余元。随即,该区纪委监委立即对该线索进行集中研判、跟踪督办,坚决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工程项目“蝇贪蚁腐”。最后,方某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收缴违纪所得。
截至目前,全区已处置相关问题线索15条,立案15件,处分处理10人,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查办案件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在案件查办的基础上,鼓楼区纪委监委加强从个案到类案的综合对比分析,找出相关行业管理漏洞,注重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推动完善62项制度机制,堵塞监管漏洞。
如,该区纪委监委督促区发改局聚焦工程项目招投标流程,制定《政府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注意事项提醒函制度》,建立权责明确、制约有效、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督促区工信局制定《鼓楼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制度》,明确项目具体监管内容和违规处理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