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3日刊
|
总第3570期
近来最火的词汇是“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也在影视行业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技术革命。
近年来,LED虚拟拍摄技术在影视制作中得到广泛应用。2022年下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逐渐走进公众视野;2023年的ChatGPT、2024年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相继诞生。
这些以AI为基础的新质生产力,能够解决影视制作与创作中的诸多难题。
在文本方面,实现快速的信息归纳总结,帮助创作者实现头脑风暴;文本生成图像、视频工具,可以让创作者在分镜设计阶段拥有更多想象空间,很大程度上帮制作方节省创作时间、降低成本。
目前,影视行业对于AI的应用从简单到复杂,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层级。
首先是美术置景、绿幕抠图、海报制作等常规操作,AI已成为这些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中级阶段,是在《阿凡达》《复仇者联盟》等电影中得到广泛应用的LED虚拟拍摄,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LED虚拟拍摄的优势包括:更灵活的拍摄环境、更低的成本、更高效的拍摄过程、更出色的视觉效果等等。
国内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和《偶像练习生》都使用了LED虚拟拍摄技术。
目前,主流长视频平台配置的最先进虚拍棚,采用的都是LED虚拟拍摄技术。这些虚拟拍摄棚通过技术合成能实现虚拟环境,同时环境背景还能随运镜变化实时呈现效果,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影视拍摄的需求。
如爱奇艺的《云之羽》《狐妖小红娘》《围猎》,优酷的《清明上河图密码》等剧集都使用了虚拟拍摄的技术。
其中,于去年上线的《云之羽》拍摄时应用了爱奇艺影视虚拟制作工具和系统。
在无锋总部首领室、内部训练室等多个场景的拍摄中使用了虚拟制作,也制作了包含日出、日景、夜景、雪景等不同场景气氛的数字场景。
数字场景可以根据拍摄需求,实时调整气氛和光效,迅速上屏,与真人表演和现场置景相融合。
关于影视新质生产力,天图万境创始人、“技术派”导演图拉古在今年春推会的圆桌论坛上提出三点颠覆性看法。
第一、所有LED虚拍都是中间产物,将在三到五年之内消退成非主流;
第二、所有的AI感知虚拟制片将会成为兼并空间计算的脱形态;
第三、AI创意时代,电影生产和剧集生产开启去中心化创作的新生态。
天图万境自主研发了多套AI系统供给影视业。此前,《2045》《幻》采用天图万境自主研发的“感知虚拟制作”技术,演员在绿幕里拍摄,通过AI技术经过数字化修复和空间计算,将真实世界的人物“还原”到图像引擎中。
《幻》
《幻》还把古装玄幻、怪兽、元宇宙等元素结合在了一起。图拉古说,这套AI感知虚拟制作系统,既可以拍科幻也可以拍古装玄幻,无论是网络电影流行的怪兽片,还是新概念“元宇宙”,这套系统都有能力实现。
第三层级是,今年相继出现了多部完整的AI全流程影视作品。
今年3月,YouTube上线了一部“完全由AI制作的开创性长篇电影”——《我们的终结者2重置版》。
紧接着,央视出品的国内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国内首部原创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千秋诗颂》;
触飞瑞拓开发的“全AI化生产流程”微短剧《白狐》相继上线。
《我们的终结者2重置版》
能够看出,这些AI全流程影视作品有其先进之处,比如初看时的清晰度和逼真感,宏伟、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建筑,体现了其对物理规律的认知和掌握能力。
但对于其中人物的失真感和动作、画面衔接的不流畅,以及思想性的缺失等问题,观众仍有微词。
总的来说,无论是AIGC还是Sora,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些新质生产力目前对影视创作制作主要起辅助作用,以实现降本增效。
至于将来是否能像阿尔法狗在棋类上打败人类一样,成为影视业的最高主宰者,尚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