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天天说钱团队原创作品
2
月
11
日,有三个重要的财经新闻值得我们关注:
1
、
A
股猪年第一个交易日高挂红盘,上涨指数上涨
1.36%
,创业板指数则大涨了
3.53%
,预示着新年股市将有机会。
2
、下午
4
点多,央行公布了截至
1
月末的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外汇储备比上月增长了
152
亿美元,
黄金储备则增长了
38
万盎司。这是中国央行连续第二个月增持黄金。
3
、晚上,新华社发布国务院常务会议通稿,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
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
这三个消息看似无关,其实存在内在联系。下面,我将着重分析一下央行增持黄金,到底意味着什么。
中国是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2014
年
6
月曾达到过创纪录的
3.99
万亿美元。如今,中国外汇储备是
30879
亿美元。虽然比最高的时候缩水了
22.6%
,但仍然是全球绝对的第一,大约占全球外汇储备的
30%
。
中国央行还持有
1800
多吨的黄金,在全球位居第六。
第一的是美国,官方持有
8133.5
吨黄金储备;第二是德国,持有
3371
吨黄金储备;第三是意大利,持有
2451.8
吨;第四是法国,持有
2430.6
吨;第五是俄罗斯,持有
1909.8
吨。中国之后,持有黄金比较多的国家依次是瑞士、日本、荷兰、印度。
看起来,中国持有黄金储备不多,跟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似乎不相符。但我们应该看到,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持有较多黄金,是因为他们本币就是“硬通货”,是主要的外汇储备形式,所以它们的外汇储备都不太多,都没有进入全球前十。所以,美国和欧元国家,都需要较多的黄金储备。
相比之下,俄罗斯黄金储备就显得“异乎寻常”。
为什么普京这样喜欢黄金?因为俄罗斯自
2014
年克里米亚事件之后,就跟美欧对抗,奉行去美元化的政策,所以不断增持黄金。
中国央行估计从
2014
年开始增持黄金,但一直没有更新数据。
2015
年
6
月更新数据(人民币纳入SDR篮子的要求),一下子从
3389
万盎司变成了
5332
万盎司。随后,中国央行一度几乎每月都增持黄金,持续到了
2016
年
10
月,达到了
5924
万盎司。
但从
2016
年
11
月到
2018
年
11
月,连续两年时间里中国央行不再增持黄金。
到了
2018
年
12
月,
5924
万盎司的黄金储备才首次出现变化,增长到了
5956
万盎司;
2019
年
1
月,又增长到了
5994
万盎司——相当于
1864.34
吨。仍然位居全球第六位。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央行在
2016
年
11
月到
2018
年
11
月连续两年不增持黄金,最近两个月突然再次增持?
两年不增持,是因为美元进入了“快速加息
+
缩表”的周期,黄金价格疲软,前景不明,所以中国央行按兵不动。
2018
年
12
月突然再度增持黄金,并持续两个月增持,是因为美元加息前景出现了重大变化。
之前我在专栏里分析过,在特朗普连续炮轰、施压之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态度出现转化,转折点就是
11
月下旬。虽然
12
月仍然加息一次,但措辞已经发生变化,暗示会减少甚至可能暂停加息,缩表的规划也会减少。
上图:近年来黄金走势。
“加息
+
缩表”让美元坚挺,则黄金就疲软;反之,美元可能暂停加息和减缓缩表,则让美元疲软,黄金将进入上升周期。虽然黄金已经开始上涨,但未来可能还会涨,所以央行增持。
总之,在暂停增持黄金
25
个月之后,中国央行突然连续两个月增持黄金,透露了“央妈”的一个重要判断:美元
“硬不起来”了,加息周期已经是强弩之末。
虽然此前我们也有这样的预期,但央行用买买买证实了这个重要变化。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时代变了”,全球主要经济体有可能再度转入降息周期。
相比之下,印度央行最急不可待,在特朗普2月5日给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摆下“鸿门宴”之后2天,第一个宣布降息。随后,澳大利亚央行也暗示未来可能降息。
对此,我已经在专栏里分析过,这里不再赘述。
只是告诉大家,央行增持黄金,意味着今年降准空间加大,降息极有可能。货币供应量会增加,广义货币
M2
同比增速有较大概率重返
9%
以上,甚至
10%
以上。
这是实体经济、楼市、股市的利好!
再看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的表述:
会议决定,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同时,促进加强对民营、小微企业等的金融支持。
一是对商业银行,提高永续债发行审批效率,降低优先股、可转债等准入门槛,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同时发行多种资本补充工具。
二是引入基金、年金等长期投资者参与银行增资扩股,支持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债券,鼓励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债券市场交易。
会议强调,资本金得到补充的商业银行要完善内部机制,提高对民营、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力度。
对于商业银行通过永续债、可转债、优先股等方式补充资本金,我在专栏里至少分析过两次。银行是杠杆率最高的企业,就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资本充足率其实就是银行的杠杆率。简单地说,假设一家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是
8%
,它的自有资本是
1000
亿,就可以吸引(
100
÷
8
)×
1000=12500
亿元的存款,假设贷存比监管要求是
75%
,则这家银行最多可以放贷
9375
亿元。
当这家银行存款已经达到
1.25
万亿的时候,它就必须要增加资本金,才能继续拓展业务。如果能增加
500
亿的资本金,则最多可以增加
4680
亿元的贷款能力(前提是它可以吸引到足够多的存款)。
由此可以看出,银行增加资本金,不仅可以防范风险,增加金融系统的稳定性,还可以大大增强银行发放贷款的能力。
请注意,
2019
年之后,中国金融业进入深度开放期,国外大银行将纷纷涌入。做大做强中资银行,显然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候。
所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具有多重含义,稳增长、扩大贷款能力显然是核心目标。
总之,钱将会多起来。但这不是大水漫灌,国家会控制节奏,通过“加量的滴灌”,让经济向好、让失业率下降、促经济转型。
至于搞活股市,也是这个目的,是
2019
年的重要目标之一。
至于人民币汇率,仍维持此前的判断:中美能达成协议,则人民币对美元小幅升值;反之,则可能贬值破7,但幅度不会太大。我对中美达成协议,持乐观态度。
欢迎加入刘晓博的知识星球,参与互动!
如果你在买房中遇到难题,可以加入刘晓博在第三方APP“知识星球”上开设的栏目“刘晓博说楼市”,通过
支付年费
的方式,获得更详细的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