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沪上布政使
上海科技、工信、文化及农业产业政策研究机构,为企业获得专项资金扶持提供咨询服务,并提供项目投资咨询、行业研究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峡小微  ·  这里的绿电“AI”了“AI”了 ·  昨天  
徐州新闻  ·  抖音、快手同日宣布:下架! ·  昨天  
三峡小微  ·  媒体聚焦:梯级电站保供很给力 ... ·  2 天前  
短剧新圈  ·  2月8日短剧榜: ·  2 天前  
三峡小微  ·  来自地下2600米的温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沪上布政使

静安:静安区发布关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

沪上布政使  · 公众号  ·  · 2024-12-19 11:30

正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构建更具竞争力和创新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全面提升静安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制定本措施。

一、总体要求

聚焦重点领域。结合静安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集聚优质产业要素,重点支持本市建设“(2+2)+(3+6)+(4+5)”[1]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本区六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对标科技前沿,构建创新生态体系,面向重点产业和新赛道领域,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耦合,夯实静安产业创新发展基础。

坚持数字赋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积极培育拓展产业发展新场景、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促进数字技术和产业经济深度融合,助力产业优化升级。

坚持开放合作。强化合作共赢,推动跨领域跨产业协同创新,加快补齐短板,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发展水平。做优服务,扩大静安品牌影响力。

二、支持产业集聚及能级提升

(一)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加快吸引高能级主体。鼓励市场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产业带动效应明显,在产业链和产业生态中处于核心关键地位的经营主体落户静安。支持“链主”企业招引上下游优质项目;鼓励产业链配套企业、园区、楼宇等协助引进“链主”“隐形冠军”等经营主体。(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科经委、区司法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文化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数据局、区投资办)

支持产业规模跃升。鼓励经营主体扩大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支持创新型、贸易型企业总部和民营企业总部、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等项目建设。(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科经委、区司法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文化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数据局、区投资办)

支持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聚焦产业新赛道,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支持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重点区域和新兴行业的项目建设、业务开展、重大问题研究等。(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科经委、区司法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文化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数据局、区投资办)

支持经营主体降本增效。多措并举降低经营主体用工、用能、融资、物流、制度性交易等成本,鼓励内部挖潜提质增效。(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科经委、区司法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文化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数据局、区投资办)

提升产业影响力。鼓励经营主体参与国内外行业权威榜单排名,以及国际、国家、市级荣誉、资质评选。支持经营主体举办、参与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论坛、学术研讨、展会、峰会等活动。(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科经委、区司法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文化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数据局、区投资办)

(二)促进商贸服务业繁荣发展

释放消费市场活力。优化重点商圈功能布局,支持打造高能级商业地标。优化国际友好消费环境,扩充离境退税服务网点。支持企业在“一节六季”“五五购物节”等市级重点主题期间,开展具有市场引领性的创意活动。鼓励商贸企业经营民生保障类项目和网点,打造高品质生活社区。(责任部门:区商务委)

构建多元化品牌矩阵。汇聚国内外知名品牌。支持企业制定品牌战略,开展品牌推广,优化品牌布局,提高品牌建设、孵化能力。持续推进老字号焕新,推动老品牌聚焦新消费、新客群、新渠道提升品牌价值。鼓励本土品牌跨领域、跨虚实合作,支持具有引领性的本土品牌在境外布局。深化静安“全球新品首发地示范区”建设,鼓励企业和品牌设立更多的首店、旗舰店,举办首店首展首秀等高品质营促销活动。(责任部门: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管局)

支持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鼓励商贸企业对店面、运营、供应链管理等实施数字化升级;支持智慧零售、数字商务、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加快发展;支持企业打造数实结合、创新多元、体验丰富的消费新场景;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直播电商平台和基地。(责任部门:区商务委)

推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促进货物贸易保稳提质,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支持外贸企业规范管理,提升信用等级,完善供应链体系。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促进企业通过进博会达成采购交易。(责任部门:区商务委)

(三)促进金融服务业深化发展

提升科技金融。积极推广“科技履约贷”、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支持金融机构承销、投资科技型企业发行的发行科创票据、高成长债等。(责任部门:区投资办)

优化绿色金融。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绿色培训机构,将ESG[2]评价纳入投资、风险管控流程。支持金融机构发行、承销、投资绿色金融债券、碳中和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责任部门:区投资办)

深化普惠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重点群体等的支持力度。(责任部门:区投资办)

拓展养老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养老机构、老年产品制造企业等的支持力度,稳步发展具有养老属性的金融产品,承销、投资养老债券等。(责任部门:区投资办)

创新数字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做好对数字产业的金融支持,聚焦“(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大金融资源保障。(责任部门:区投资办)

打造“股权投资集聚区”。引导股权投资企业加大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等的投资力度。鼓励重点产业链链主设立CVC[3]机构。推动各类主体发起设立S基金[4]。(责任部门:区投资办)

(四)促进专业服务业“五化”[5]发展

支持专业服务业品质化升级。支持优势领域专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开展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创建,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全面提高专业服务业标准化发展水平。打造国家级人力资源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国家级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南京西路-苏河湾高端服务集聚带等重点品牌。(责任部门: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投资办)

增强专业服务业融合化质效。围绕企业创新发展和“走出去”等需求,提升专业服务机构服务能力。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与其他行业协同合作,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专业服务机构践行公益与社会责任。(责任部门: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投资办)

提升专业服务业数字化水平。支持有实力的专业服务机构建设大数据开源平台和社区,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开放应用,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聚焦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积极发挥数字技术在各类专业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责任部门: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投资办)

推进专业服务业绿色化转型。加快专业服务重点领域绿色转型,鼓励远程检测、线上咨询等新业态发展。支持专业服务机构拓展ESG等业务,赋能实体经济绿色化转型。(责任部门: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投资办)

推动专业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专业服务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网点;支持本区专业服务机构发展壮大,积极融入国际服务市场网络。鼓励专业服务机构承接国际项目,提高国际服务能力。(责任部门: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投资办)

(五)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

赋能企业创新融合。支持以新技术应用为手段,推动文化创意与相关行业跨界融合。鼓励文创企业在内容开发、设计能力提升、平台建设上加大投入。(责任部门:区科经委、区文化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

支持重点领域优秀成果。鼓励企业开展演艺、艺术品、影视、电竞、游戏、广告、会展、时尚消费品、文创产品开发、动漫、网络视听、文化服务出口贸易、新闻出版、设计创新等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责任部门:区科经委、区文化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

打造特色空间载体(平台)。支持企业在静安投资建设影视传媒、游戏电竞园区、数字广告园区等特色产业载体。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楼宇和空间打造公共服务平台。(责任部门:区科经委、区文化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

培育创新文旅消费。支持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艺术空间、多业态消费集聚等线下新型消费场景;支持企业利用数字化手段培育并打造线上新型消费形态;支持企业开发特色文旅项目,提升文旅消费能级。(责任部门:区文化旅游局)

(六)促进数据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鼓励关键领域技术攻关。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攻克核心技术,围绕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基础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韧性。(责任部门:区科经委)

鼓励创新技术应用。支持创新成果加快转化,提升产业高端供给能力。支持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赋能产业,促进智能化、品牌化、服务化、绿色化升级。(责任部门:区科经委)

开展创新示范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利用数据要素资源开展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积极参与国家、上海市数智产业相关试点示范项目建设。(责任部门:区科经委)

推进数智产业基地建设。支持大数据产业基地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开展算力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建设国家、市级、区级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测试服务平台等多层级创新平台。(责任部门:区科经委)

加快“数通链谷”建设。支持链主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完善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链上数据高效流通,增强用链跨链能力,丰富场景应用生态。支持国内外顶尖科学家、两院院士等领衔的重大项目落地。(责任部门:区数据局)

(七)促进生命健康产业加快发展

加大研发支持力度。强化新型药物设计和开发能力,加快创新药、改良型新药的研发与成果转化,推进基于新机制、新靶点、新生物标志物和新分子结构的创新药物研制。促进新型体外诊断、高端医疗设备等医疗器械研制开发。(责任部门:区科经委)

支持开拓海外市场。鼓励本区研发生产的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通过 FDA[6]、EMA[7]、CE[8]、PMDA[9]或 WHO[10]等国际机构注册,并在相关市场实现销售。(责任部门:区科经委)

支持养老科技创新开发。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健康及养老领域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提升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的智慧化水平。支持打造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园区项目。(责任部门:区科经委)

支持功能性平台建设。鼓励生命健康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等资源协同创新,设立公共研发服务、临床医学转化、技术创新孵化等功能性平台,打造创新生态体系。(责任部门:区科经委)

三、支持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加大梯度培育力度。围绕科技型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责任部门:区科经委)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