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
早已不仅仅是京东的生日,这个由京东开创的
618
年中购物节已经迎来了第
16
个年头,一路走来,京东作为开创和缔造者逐年推动,消费者消费热情逐年高涨,狂热参与到年中购物盛典中,成为全民共识的年中狂欢。
而越来越多的线上、线下电商、零售等各领域的企业,从最初的冷眼观望到跃跃欲试,从初尝甜头到最终按捺不住,纷纷跟随京东的步伐,甚至相继用“史上最大”的规模和力度参与到
618
中来……
撰文:杨阳
版式:邓尖
今年京东的
618
比往年更加热闹,各种被蹭热点:京东的竞争对手们不仅也学起了拉长战斗时间的方法,更是同样强调物流快速。
在杨姐看来,这实际上是出于两种原因:首先,
618
已经成了中国最大的电商节之一,这个电商高潮的时候如果不出现,就会慢慢被公众遗忘;其次,今年不比往年,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中,必须在大家一起花钱的时候分一杯羹,否则,家庭预算削减的情况下,如果主要的支出都被京东
618
消耗掉,那么接下来的电商节能分到的预算将越来越少。
所以,无论从占领用户心智上,还是预算上,京东
618
这个热点,天猫等众电商都必须蹭。不过,显然京东也不是好惹的,
618
也不那么容易蹭。
京东公开的数据显示,开场
1
小时里,京东
618
平台共销售出超过
1700
万件商品,同比增长达
83%
,首日战报中的(拼购)下沉数据则更加惊人:
6
月
1
日全天四线及以下城市下单金额同比增长达
108%
。
可见,在公众心里,
618
还是京东的!
从“月黑风高”到电商重典
提起京东
618
,又要暴露年龄。
话说
618
其实是
1998
年刘强东开始创业成立京东多媒体的日子。后来到了
2005
年的时候他发现老有人大半夜地在论坛上留言发询问贴,于是感觉出了睡觉前才是购物高峰的经典论断,于是推出了“月黑风高”。
那个时候,如果有记者问京东的朋友能否打折拿点便宜点产品,杨姐还记得,他们给指的“明路”都是说,夜里,你去“月黑风高”看看。不过那个时候还没定在
618
,而是在红六月里选一天固定时间进行。再之后,就固定在
6
月
18
日进行每年的大促。
也有一种说法:“京东最初做月黑风高是因为当时体量太小,和厂商没有话语权,想低价做促销活动很难。京东发现网络
24
小时营业特点,不像线下店有营业时间,于是很机智地在半夜降价,瞬间“毁尸灭迹”,厂商也无可奈何。”
这种低价策略在京东初创期吸引了很多铁杆用户,专门深夜等着抢购,并且口口相传,为京东打出低价、保真的口碑。
据了解,有文字可考的
618
资料是从
2009
年开始的,当时叫“红六月,京东
11
年”,那一年的
618
当日营业额突破
3
千万,有效订单超
4.5
万个。当时预计整个
6
月有可能突破
3.5
亿,与
2007
年营业额持平。
低价是
2009
年
618
的杀手锏——
11
元的
CPU
、内存、相机,甚至笔记本电脑。老刘想用敢死队的做法在市场上打出名声,让所有人都知道京东便宜。
而天猫的双
11
也是
2009
年,却比京东的
618
晚了
5
个月。
(这里必须解释一下数字——
2013
年前,京东多少周年是以
1998
年成立日计算;
2013
年之后,则是以
2004
年转型电商作为
JD
元年,今年是京东第
15
年。因此本文此后涉及的,
2009
年在说“京东
11
年”,而
2013
年却说“十周年店庆”,就是这个原因。)
如果说
2009
年之前的
618
是京东的自我探索,那么此后三年里,
618
对京东的意义则完全不同。因为从
2009
年之后,“造节”就成了电商圈里的常态。到了
2015
年,不仅电商行业,包括传统零售行业也开始用
618
为噱头。
时至今日,
618
已经成了整个零售行业线上线下的集体狂欢——蛋糕越做越大。而到了今年,各家电商忍不住要来抢食了。
图片来自网络
京东的主场总是“进攻型”
京东
618
的气质和其他大促其实很不一样。
首先,京东并不攒订单,
一般的周期都是提前十天半个月,甚至
20
天就开始。这样的好处是消费者不用焦虑,社会资源也不至于太过浪费。而不好的地方就是,数字不会像某些电商平那样“憋”几天攒个天量的交易数字那么有轰动效应。
其次,消费者对京东
618
的印象定位正在升级,而不是单纯的低价:
从最初的“低价”“便宜”,到今天的“品质消费”,再到应有尽有和逆向定制,其实京东已经与其他平台拉开了距离和层次。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
618
京东的核心优势品类表现强劲,家电品类仅用
3
分
47
秒成交额即突破
8
亿元,其中空调品类
15
秒成交额突破
1
亿元。开场仅
3
分钟,京东就卖出手机超过
5
万台,
1
小时内
OPPO
、
vivo
成交额超去年同期
6
倍;
PC
电脑在
5
分钟内卖出超过
5
万台,笔记本
1
小时内销量同比增长
93%
。
当然除了
3C
,京东超市也大放异彩:
10
分钟销量突破
100
万件,其中花王(
Merries
)纸尿裤加大号尿不湿
2
秒内卖出
90
万片;纸品前
5
分钟成交额达去年同期的
7
倍;啤酒销量
3
分钟破
50
万听。
创新品类则成为今年
618
的“黑马”:家用医疗仪器类商品仅用
30
分钟成交额即超过去年同期全天。包括体检、齿科等在内的健康服务类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
13
倍,其中基因检测类商品的成交额同比增长
49
倍。开场一小时,传统滋补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
235%
,保健品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达
200%
。服务消费创造出新的热点,
4S
店汽车保养成交额同比增长
18
倍,洗车机成交额同比增长
322%
,摩托车成交额同比增长
257%
。
这说明,消费者其实并非只关注低价,他们更关注品质和保证。
第三,“弹药”不断加码。
既然是大促,让利是不可避免的。今年的京东618全球年中购物节更是盛况空前:据悉,京东与上游供应商联手,一起有超过千万人投入到京东618筹备工作之中;有90%以上的核心品牌会在京东618上发布新品;数百万份新品助阵京东618;京东还联合了百万线下门店共同参与京东618的狂欢,由京东主导的618市场营销活动将覆盖7.5亿消费者!“
而在大促
1
小时里,消费者购物热情被全面引爆:按下单量统计,手机、空调、平板电视分别占据品类排行榜前三的位置;北京、上海、广州成为购买力最强的城市;荣耀
20
、华为
P30
、
realme X
占据搜索排行榜前三的位置,成为最受消费者关注的明星单品。
第四,持续下沉!
5
月
24
日,京东
618
先锋部队京东拼购日打响,
15
分钟下单量达
100
万——这其实是基于京东已经摸索出的一套社交电商“产业带垂直整合”模式,在货品把控、商家管理、前端营销、用户体验等层面成熟高效运营。
例如在商品层面,京东拼购基于前期社交电商用户购物偏好的分析,为石狮男装产业带专门挖掘风格时潮流且高质价比货品;以贸易代工为主业的工厂“少数派”,从
2018
年就开始转向外销
+
内销并重的经营策略,并独家入驻京东和京东拼购。在牵手京东拼购
3
个月后,其订单量较上月环比增长
23
倍。
第五,
10
万家品质工厂“逆向定制”。
就在
5
月
24
日,京东集团在京重磅发布“厂直优品”计划——向全国招募超过
10
万家具备国际品质的制造型企业,通过提供定制化营销、技术、物流、金融等全面支持体系,帮助他们释放产能,推动消费升级。
换句话说,无论在大促的力度还是在玩法上,京东一直在引领
618
。
杨姐点评:
不论
618
还是双
11
,人们更需要的都是一个更物美价廉的市场。而就在很多人把关注点放在蹭热点的时候,其实我更关心的是这种大促背后的经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