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差途中特意拐到济南停留一天,就是为了专程去一下山东博物馆。因为今年同时入围了十大精品终评的两个展览,都正在山博展出。
图:山东博物馆全景(图片来自网络)
其中一个是“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这个展览是山博的基本陈列,在去年国际博物馆日的山东主场活动时开放,作为山东省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之一,定位“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如此高规格的定位必须值得特意安排时间学习。
还有一个展览是“禮运东方:山东古代文明精粹”,虽然主办单位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但是却展出了来自全山东50多家文博单位的465件文物,其中有将近一半是一级文物,可以说是用“
禮
”为线索集合了全山东精品文物,真是蔚为壮观。
图:禮运东方展厅入口,观众络绎不绝
山博的中庭空间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种博物馆公共空间设置,参观者可以自由地在这个大阶梯上或站、或坐或三五成群的交谈。层与层之间的平台可以设置一些文创体验与茶歇区,让整个中庭充满了社区感。这个观点在我写天津博物馆的时候就表达过,前几天一位老师说,我的这个想法没有考虑到现在动不动就每年100多万的参观人数,想想也很有道理。我参观的当天是一个工作日,虽然人流没有到前几天去浙江博物馆那种接踵摩肩的程度,也是相当可观。
图:山东博物馆中庭,玉璧造型的天花引人注目
沿台阶上楼,就是整个历史文化陈列的总序厅,总序厅设计得庄重大气,体现了山东人的审美理念,背后的画作形象的展示了“海岱日新”的壮美景象。我特别喜欢这个基本陈列的展标,“海岱”两个字不提山东但却一眼山东,“日新”两个字让我感受到一种对人类历史和文明演进的哲学性思考。“新”与“不新”其实是相对的,在不同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中,我们往往得到不同的答案,但如果我们从人类历史和文明演进的宏观角度去观察,所有沧海桑田的变迁,不都是由“日新”累积起来的么。
图:
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总序厅
既然说到了“新”这个概念,我就重点聊一下这个展览的创新之处。整个展览包括近代史部分共五个厅参观下来,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策展人和设计师,都在非常用心的研究和思考,如何对传统的展览命题进行创新这件事,这种思考和尝试特别值得同行的尊重和学习。
图:基本陈列局部
首先是策展人特别重视文化IP的建立,比如“十大镇馆之宝”的概念,在这个陈列中就被特意地强化。在每个展厅门口的导视系统中,都会介绍这个展厅的哪件文物位列“十大镇馆之宝”,在对应文物说明牌上,也会明确地提示观众。据我现场观察,这些文物确实更加受到观众的关注,同时也带动了观众对基于这些文物的衍生艺术形式和文创产品的青睐,可以说这个IP的建立颇有成效。
图:展厅入口的导视系统特别介绍了“十大镇馆之宝”
一些老师认为,所谓“十大镇馆之宝”是对文物价值的粗暴评定,每一件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说法当然没错。因此很多博物馆甚至已经为了一件文物单独设置了一个展览,也刻意地规避了类似“镇馆之宝”的说法。从专业角度看,“镇馆之宝”这种称呼确实不够学术,但不能否认的是,“十大镇馆之宝”这样IP化的概念,确实是具有天然的流量属性,也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呢。
图:“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亚醜钺,以其为原型的文创产品颇受青睐。
其次是策展人在展项设置上,非常注意调动参观者的多感官体验,不仅去看,也可以去听,去触,从而引导观众去思考,这与我从事的博物馆场景理论的研究非常契合,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
图:在这里能听到千年前乐器发出的声音
陈列中有很多故事性非常强的场景,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策展人对每一个场景的设置都经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明确了每一个故事将要传达的信息,同时结合了馆藏文物的实际情况,让那些重要但馆藏并不丰富的历史一下子就立体了起来。
图:孔子杏坛讲学的场景
一些专题内容的展示上,策展人特别注重了多种陈列语言要素的综合运用,起到了很好的展示效果,真正把知识传递给了观众,而不是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展示学术的成果,让这个展览显得很有亲和力
。
图:用多种形式介绍了黄肠题凑这一古代墓葬形制
当然,所有创新的尝试,都会有一些值得商榷的部分,我觉得首先是展柜内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没有收到设计时预期的效果。比如展柜中的透明屏,虽然很好地还原了展柜中文物的使用环境,但亮度过高的画面挡住了柜内展板,反而让受众忽略了主要的信息。
图:展柜内的多媒体应用
还有一些文字与多媒体图像的组合,从设计上说,确实非常好看,但内容却很难看清。我并不是否认新技术的运用带来的展陈效果的提升,
这些遗憾都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一定会经历的不确定,
在不断尝试中完善,不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么?
图:被多媒体影像淹没的展板内容
总之,山东博物馆的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将山东“六十多万年人居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三千年齐鲁文化发展史,近现代奋斗史
提炼为一系列走在前列的故事。”
(摘自山东博物馆官网)这种提炼充满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哲学性思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综合推荐指数:
★
★
★
★
对于这个设计,您有什么感想
欢迎点赞留言!

近期热文:
南充市博物馆——嘉陵长歌
殷墟博物馆新馆 : 伟大的商文明
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
西藏日喀则博物馆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以物叙事,透物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