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生猪市场利好,饲料企业降价,猪价上涨和饲料成本降低扩大了生猪养殖盈利空间。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发生爆炸事故导致部分维生素产品停产,引发维生素价格上涨趋势。豆粕、鱼粉等原料价格走低,玉米价格下调。巴斯夫事故对全球维生素供需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维生素价格大幅上涨。
近期生猪价格上涨,同时随着豆粕、鱼粉等价格不断走低,饲料企业纷纷宣布降价,生猪养殖的盈利空间正在扩大。
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发生爆炸事故导致部分维生素产品停产和供应中断,引发维生素价格上涨。事故对全球维生素供需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豆粕、鱼粉等饲料原料价格不断走低,新希望、海大等饲料企业掀起降价潮,降价幅度在50~100元之间。
巴斯夫事故导致维生素供给中断和价格上涨,市场对维生素的需求出现旺季。经销商的惜售情绪和下游厂商的囤货意愿进一步加剧了价格上涨趋势。
近期生猪市场可谓利好不断,先是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另外近期
随着豆粕、鱼粉等价格不断走低,大批饲料企业宣布降价。
猪价涨,饲料降,这一涨一降之间,生猪养殖的盈利空间也在不断扩大。
坏消息是,近期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近期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意外事故。这家公司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大型化工厂于当地时间7月29日突然发生爆炸并引发火灾,导致部分VA、VE价值链产品、类胡萝卜素产品和香原料(紫罗兰酮、白花醇、DL-薄荷脑、玫瑰醚、乙基芳樟醇、橙花叔醇和异
植醇)交付中断,不接受新订单。
受事件影响,国内维生素企业股价普遍上升。
维生素的需求端主要为动物饲料,随着猪周期迎来拐点、猪价回升、单猪毛利增长,生猪养殖企业盈利能力持续修复、对维生素需求来到旺季。
本次事故
将导致全球维生素供给发生计划外缩减,供给不足加剧,叠加市场补库周期及价格持续增长背景下经销商的惜售情绪、下游厂商的囤货意愿,维生素产品价格有望维持上涨趋势。
因此,养殖场(户)需警惕饲料价格上涨。
豆粕方面,8月9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继续弱势运行。
今日全国油厂及贸易商43%蛋白豆粕价格普遍小幅下跌,其中营口油厂3050元/吨,跌10元/吨;秦皇岛油厂3020元/吨,跌10元/吨;天津贸易商2900元/吨,跌20元/吨;青岛油厂2960元/吨,涨10元/吨;张家港油厂2940元/吨,跌20元/吨;泉州油厂3020元/吨,跌20元/吨;东莞外资油厂2990元/吨,跌10元/吨;北海油厂2960元/吨;西安油厂3070元/吨,涨20元/吨;眉山油厂3120元/吨。
鱼粉方面,国内进口鱼粉价格下跌,并且跌幅扩大,在100-300元/吨。
目前秘鲁超级蒸汽鱼粉价格集中在15100-15400元/吨,实际成交议价为主。鱼粉行情之所以持续下跌,一方面港口鱼粉到货量增加,库存量攀升至23万吨以上,一方面鱼粉需求旺季不旺,令鱼粉厂商心态承压,顺价销售。此外国产鱼粉继续降价300元/吨,其中山东荣成地区63%蛋白TVN150的国产鱼粉参考报价在11400元/吨。后市来看,短期鱼粉行情难以突破,保持弱势运行。
玉米方面,8月9日国内玉米价格震荡下调。
东北地区玉米价格继续走低;黄淮地区玉米价格小幅下跌;港口地区玉米价格涨跌互现;南方销区玉米价格相对稳定。
随着豆粕、鱼粉等饲料原料价格不断走低,
新希望、海大、大北农、安佑、九鼎、正虹等饲料企业掀起降价潮,降价幅度在50~100元之间。
8月7日晚,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发布公告称
,路德维希港工厂因7月29日的火灾事故导致装置受损,将引起部分维生素产品停产和供应中断,交付出现不可抗力。
巴斯夫是全球维生素的重要提供商之一,其爆炸传导至维生素产业链。
近期,国内维生素A(VA)和维生素E(VE)价格大幅上涨。
经过一周等待,巴斯夫给出了最新调查情况:发生火灾的装置生产香原料和用于维生素A、维生素E和类胡萝卜素生产的前体。
所有受伤员工在事故当晚,均已离开医疗中心。
此次事件没有造成空气、水或土壤污染。
巴斯夫的环境监测车在厂区内外均未检测到任何产品。
相关政府部门已知悉该事件。
同时,巴斯夫还表示:“此次事故导致装置受损,引起上述产品停产和供应中断,我们深表遗憾。装置的清洁、检查和维修工作已经启动。”
就巴斯夫就此次事故的最新情况,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连夜联系了业界人士,均一致表示,“将会对相关产品的市场供需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将更加找不到货了!”8月7日晚间,看到巴斯夫的断供消息,华东地区一家大型的维生素经销商对e公司记者称,“没有悬念,VA、VE等产品价格,还将继续大幅上涨。”
值得一提的是,巴斯夫正式宣布断供前夕(8月6日),上述经销商已经感受了市场的惜售氛围,并在接受记者采访过程中大吐苦水:
“现在,合同就像一张废纸,厂家找各种理由不发货,有钱也拿不到货。”
据了解,上述维生素经销商,原本与国内某维生素生产厂家,签约了约50吨订购合同,合同约定价格为92元/公斤。但是,厂家的客户经理已经口头通知,要么毁单,厂家赔偿违约金,要么延期交货。
厂家为什么宁可支付违约金也要毁约?
上述经销商称,首先,违约成本太低,合同约定交不了货需要赔偿10%的违约金,但是,现在VA、VE价格涨的太厉害了。另外,维生素生产厂家,也不是不给货,而是找各种理由,把交货时间往后拖延。合同都是他们厂家拟定,延迟交货厂家的责任也太大。
比如说,50吨VA供货合同,按照厂家来算,10%的赔偿,也就是46万违约金。但是,目前VA的市场,部分成交价已经到了200多元/公斤,即便赔偿46万元违约金,厂家还能多赚420多万元。“如果涨到300元—500元/公斤,那他们违约成本就更低了”。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上述维生素经销商的电话,一个接着接一个。从他们之间沟通的内容可以判断,基本上都是客户、同行在四处找货。
据了解,巴斯夫8月7日晚正式宣布断供之前,虽然市场普遍处于观望态度,但是,价格已经开始大涨。其中,部分VA参考成交价上涨至180元—190元/公斤;VE参考成交价在120元—130元/公斤。
而巴斯夫爆炸事故前,即7月28日,VA市场参考的成交价为92元/公斤,VE市场参考成交价为93元/公斤。
从市场供应来看,在维生素领域,巴斯夫和
帝斯曼
在全球具有重要的话语权。此次巴斯夫德国爆炸事故,将对全球维生素的供需产生较大影响。
公开数据显示,VA、VE两大品种主要分布于国内和欧洲,其中以巴斯夫、帝斯曼为代表的行业龙头基本决定了海外供给产能。据统计,2023年全球VA有效产能4.9万吨,其中海外产能占比55%,全球VE有效产能28万吨,其中海外产能占比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