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金融圈(ID:New_Finance)
顶风“站台”难免令人想要质疑其背后的动机。2018年所发布的17份关于12家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研报当中,有7家今年以来股价涨跌幅为负。近年来,朱国广团队已踩中三只“医药雷”,西南证券本身投行业务在去年收到来自监管的处罚,投行收入腰斩,人员流失,到底是哪里来的勇气站台?
疫苗事件仍在发酵之中,资本市场顺势掀起了理智派与情感派的对决,西南证券团队无疑属于“理智派”的一员。
比如,西南证券医药团队首席朱国广敏感时刻推出疫苗事件专家会议,并在描述中表示“莫被误导,对国内疫苗产业充满信心”。
图片来自于网络
此时的顶风“站台”,自然是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西南证券陈铁林所在的微信群一片哗然,对于微信群内的指责,陈铁林表示“想想当年的塑化剂和三鹿奶粉事件,再看看,伊利和茅台股价”。
图片来自于网络
随即,有网友提出质疑,“为了赚钱,不顾廉耻?!”此后,西南证券迫于压力取消电话会。同时,新浪财经报道称,该电话会被业界批评
“毫无必要”,请专家花这钱还不如去调研问题企业。
已连踩三只“医药雷”
陈铁林所在的团队为西南证券朱国广医药团队,
在第十四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中,西南证券朱国广医药团队首获医药行业最佳分析师荣誉。
西南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朱国广本人也曾两次在新财富中获得名次。2015年,朱国广曾获得“新财富最具潜力分析师”第三名,2016年获第十四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医药生物“第五名”。
但翻阅过去其发布的研报可以发现,西南证券朱国广医药团队此前已踩中三只“医药雷”,
从虚增利润的尔康制药,到“神药”莎普爱思,到一月腰斩圣济堂。其2018年所发布的17份关于12家上市公司的研报当中,有7家今年以来股价涨跌幅为负数,其中跌幅最高的为圣济堂,今年以来股价跌去50.92%。
数据来源:choice
2015年8月,2016年4月,2017年4月朱国广团队共计发布3份关于尔康制药的研报,并给出2次“增持”与1次“买入”评级。2017年5月9日,尔康制药陷入“虚增利润”质疑,最终其因2015年、2016年两年虚增利润过2亿被罚60万。从陷入虚增利润质疑之日算起,尔康制药股价至今跌幅为67.16%。而
从朱国广团队发布首次针对尔康制药的研报并给出增持评级至今,尔康制药的股价跌去了76.65%。
2015年1月朱国广团队发布了两份关于莎普爱思的调研报告,均给出增持评级。2016年4月1日,在对莎普爱思的年报点评中,朱国广仍然给出了增持的建议。2017年12月2日,一篇《一年卖出7.5亿的洗脑“神药”,请放过中国老人》让莎普爱思迅速陷入舆论漩涡。随着事件发酵,广告被停播,新型专利被宣告无效,
莎普爱思自事件发生后股价至今已是腰斩。
如今,莎普爱思的股价距离2015年1月23日朱国广团队首次给出增持评级时跌去59.87%。
最近的一次“踩雷”事件,是朱国广团队于2018年5月发布的对于圣济堂的年报点评。同样,朱国广团队对圣济堂给出了增持评级。彼时圣济堂仍名为赤天化。一个月后,圣济堂突然“闪崩”跌停
后停牌策划非公开发行
股票事项。6月底,圣济堂作为信托重仓股被抛售,
其股价一度创下两年来新低。
2018年5月2日,朱国广团队给予圣济堂增持评级至今,圣济堂股价跌幅为38.19%。
朱国广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硕士,于2011年加入西南证券,历任重庆金融研究院医药行业研究院、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医药行业分析师、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医药组负责人、分析师,西南证券西药行业首席缝隙式;同时也是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总经理助理。
Choice数据显示,自2010年来西南医药团队共计发布了166篇关于医药领域上市公司的研究报告,
自2013年8月以后的研报的作者栏几乎都是朱国广居首。
西南证券人员流失,“老将”出走
成立于1999年的西南证券是重庆第一家A股上市的金融机构。当年,也是风光无限。
而近年,西南证券业务往往剑走偏锋——从被处罚,到被降级,到人员流失,到监管多次约谈,再到医药投研多次“踩雷”,如今的西南证券年初至今,跌幅达17.03%。
据其2017年年报显示,西南证券投资银行业务营收5.69亿,及较上一年度下降53.34%。此外,其2017年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规模也下滑明显,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减少15.7%,实现净利润6.91亿元,同比减少24.30%,下滑幅度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