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军武大本营
军武大本营,以敏锐视角剖析当代社会。我们拒绝以“震惊”“吓尿”等轻佻字眼忽悠众人,输出高价值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军武大本营

张大彪:“38大盖只能钻个眼”?600米都能打穿1米土墙!|轻武专栏

军武大本营  · 公众号  ·  · 2021-03-08 13:20

正文


三八大盖威力一点都不小!

大家好,我是头像机枪一样秃秃秃秃的排稿少女梦小二。


咱们经常在一些影视剧当中看到,抗战中我军将士吐槽鬼子三八大盖穿透虽强,但威力太小。往往一枪两眼,只要没命中要害,回去修养个把礼拜就生龙活虎。


▲这可能是大多数人认为38大盖威力小的开始


到了抗日神剧泛滥的年代,这种段子越传越多,俨然一副日本轻武器从上到下都是弱智设计的段子大范围流传。而真实的三八大盖杀伤力真的这样么?

先说最早关于三八大盖一枪两眼的说法最早源自于作家刘流在1958年出版的小说《烈火金刚》,其中有以下描述:

虽然这是文学创作的描写,实际上三八大盖的子弹威力小并不是无风不起浪。当时的日本人觉得他们身材普遍矮小,对于欧洲一水7-8mm的全威力步枪弹的后座力,确实难以承受,而采用了比较小的6.5毫米口径。


▲98K枪口动能有3696焦耳


所以说三八大盖的子弹弹头只有9克,而德军98K弹头有12.8克,从枪管中发射出来的动能仅有2600多焦耳,而当时其他国家的步枪普遍都有3500焦耳以上。

▲莫辛纳甘枪口动能比98K稍高,3740焦耳


虽然38大盖枪口动能比同时代的其他枪械低,但是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个能量水平一点不低。大名鼎鼎的AK47枪口动能1960焦。三八大盖好歹打的也是6.5毫米的全威力步枪弹,2600焦耳的水平超过AK一大截,所以说三八大盖动能看要和谁比,打人绰绰有余。


▲AK射中小腿后果,出口碗大的洞

三八大盖又岂能只是一个眼?

(过于血腥打码处理)


除了弹头能量外,有坂6.5毫米步枪弹的设计也很凶猛。早期的子弹弹头的形状大多都是圆头,因为早期人们还没意识到尖头弹带来的更好的抗风阻效应,而圆头弹相对有更好的存能,在低速情况下也有更好的停止作用。日俄战争时日本的步枪弹就是30式圆头弹,效果不太好。



但后来,尤其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候,各国纷纷感觉到尖头弹的存速优秀,高速的弹头射入人体之后遇阻会发生翻滚,破裂。往往能造成几倍于弹头直径的弹道创伤。于是日本人在日俄战争之后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尖头的38式6.5mm尖头弹也被研发了出来,这种弹不可谓不毒。


二战之后,美国医疗部发布的弹道创伤报告中对于日本6.5mm子弹的研究提到:日本6.5mm尖头弹的前段铜被甲较厚。而后端较薄,弹芯材料是铅。由于铅比铜重,所以弹头的重心集中在后部。

当这种弹头以600米每秒的速度或者更高速度射入人体的时候,弹头会出现可怕的失稳,进而导致翻滚,甚至铜套和铅芯分离。三八大盖的一穿两眼这个论调,至少在较近距离是不可能的,更何况38式6.5mm子弹的长径比很高,翻滚起来伤害更大一些。

▲弹头在体内这样滚,谁能遭得住?


那么200米开外呢?其实这才是威力小的来源。因为日本人对于枪械精度想当执着,那就要让出膛的弹丸飞的又稳又远因此弹头转速很高。弹头刚刚射出之后射入人体,瞬间阻力加大导致失稳。但到了200米之后,弹头进入飞行稳定期,容易出现一穿而过的现象,相比同期全威力步枪弹显得有些威力不足,但绝不是像抗日神剧里一样打中钻个眼没事的那种。

▲38步枪侵彻力很高

在600米上还能击穿近一米土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